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血壓升高「沒感覺」,危害更大

血壓升高「沒感覺」,危害更大

大部分人會認為,血壓高了就應該有頭痛的表現,但中華疼痛學分會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院於生元教授等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高血壓與頭痛並無明確聯繫,而高齡、超重等與高血壓最為相關。其實,多數情況下,血壓升高是一個漸進過程,如果不是大起大落,可沒有任何癥狀。但有很多患者收縮壓已超過140毫米汞柱扔渾然不知。

高血壓患者常見的不適癥狀,包括頭暈、頸部僵硬感、心慌、胸悶等,急診碰到少數血壓很高並伴胸痛的患者,當使用降壓藥使血壓下降後,胸痛癥狀便消失了。但是有一些患者即便收縮壓達到180毫米汞柱,也沒有感覺不舒服。

血壓升高「沒感覺」,危害更大

自省為啥「沒感覺」

血壓已明顯升高,但是患者沒有任何不適癥狀,主要考慮為長期高血壓使患者產生了耐受。這樣的高血壓病危害更大,引發冠心病、腦卒中、腎病的風險更高,這種高血壓真正成了「無聲的殺手」。還有些早期高血壓病患者,改善了生活方式,採取積極運動、減輕體重、限制鈉鹽攝入等措施,使血壓恢復了正常,也就沒有什麼不舒服感覺了。

通常將血壓升高到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超過90 毫米汞柱診斷為高血壓病。醫學上將血壓升高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是指沒有確切原因導致的血壓升高,可能與遺傳因素、高鈉飲食、社會壓力增加等因素有關,主要是降壓治療;繼發性高血壓是由於腎動脈狹窄、某些內分泌疾病等原因引起的血壓升高,以治療原發性疾病為主。

有些高血壓病患者認為,既然我已經「耐受高血壓」,也沒什麼不舒服,如果將血壓降到正常,會不會反而不好呢?還有些患者發現血壓升高,特別是超過自己平時的血壓值時,不論有沒有不舒服,都會跑到醫院看醫生,要求用藥降壓。其實,這些認識和做法都是錯誤的。

規範用藥,定期監測

高血壓的治療首選口服藥物。如果發生「高血壓危象」,即患者的血壓短時間內急劇升高,出現頭痛、噁心、嘔吐、胸悶、氣急等癥狀,可能引發腦卒中、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情況,這時往往需要急診科醫生採取靜脈用藥治療等緊急處理。平時在家控制血壓時,要注意做到以下兩點:

1.降壓治療要達標。有些患者堅持吃降壓藥,但從來不測量血壓,這就有可能出現血壓控制不達標,仍然避免不了發生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併發症。

2.高血壓需要終身治療。有些患者吃藥後感覺沒什麼不舒服了,以為高血壓病好了,就自行停葯,這是錯誤的做法。特別是冬春、秋冬季節轉換氣溫急劇變化時,人體血管收縮舒張功能受到影響,血壓都會產生相應變化,必須持續加強降壓治療和血壓監測,每天定時定點測量血壓,及時調整用藥。

可見,高血壓患者不論有沒有不適的感覺,一旦確診為高血壓病,都要去醫院詳細檢查,規範用藥,並定期監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對不起,你在家精心泡製的藥酒,可能會喝死人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