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傳統文化:漢服之美

中國傳統文化:漢服之美

中國傳統文化

漢服之美

【青松i分享】

在正式開篇以前,小編在這裡鄭重的說,漢服不是和服!日本人有和服,洋人有西裝,韓國有人漢服,而我們中國人,則有漢服。自古,漢服一直都是被老祖宗拿來視為「國之顏面」的東西。在海外,當人們讚歎韓服的雍容華貴、和服的美麗端莊時,許多中國人都不知道,韓服只是明朝漢族的一種禮服,而和服只是幾款唐朝漢服而已。

風雅一身

一夢千年

漢族自古就是個相對內斂的民族,對美的追求不是極致的細膩就是低調的奢華,加上紡織業的相對發達,綾、羅、綢、緞、絲、帛、錦、絹……每個時期都營造了讓人驚嘆的服飾之美。

漢服,意指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漢服自「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始,止於清代「剃髮易服」。並非人們誤以為的「漢朝的衣服」。幾千年來,漢服雖歷經多個朝代的潤色,但最初的「深衣」仍是漢服的不二代表。

漢服的樣式

從形制上看,漢服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和「襦裙」制(襦,就是短衣)。

深 衣

深衣就是指上下連在一起的漢服,又有曲裾深衣、直裾深衣、直綴深衣和圓領衫袍幾種款式。

傳統深衣有三大講究。一為「交領右衽」,衣服前襟左右相交,漢服為向右掩。二為「褒衣寬袖」,漢服的衣服都寬鬆,且袖子寬大,長過手臂。三為「系帶隱扣」,漢服的衣服大多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繫結。依著如此特性,古人在身著漢服時,走起路來自然會瀟洒飄逸,輕揮衣袖,便帶起一陣清風。

明代多作為士人的禮服,用於祭祀、冠禮等傳統禮儀場合,日常並不隨便穿著。深衣用白色或玉色,交領,寬袖敞口,領、袖、衣襟、底邊等處施皁色或青色緣邊。上衣用布四幅,象徵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徵一年十二月,人的生活起居順應四時、十二月之序。衣身上下分裁,腰部以下為十二幅拼縫:大襟四幅,後襟四幅,兩側各一幅,小襟二幅。穿深衣時,頭上戴幅巾、腰束大帶與組帶、足穿素履。(摘自擷芳主人微博)註:這裡主要說是明代深衣,非朱子深衣。

曲 裾

今天看來,曲裾深衣有著別樣的風韻。不論是下擺寬敞的曲裾,還是楚風濃郁的漢代魚尾式「三繞膝」,都最能體現女子婀娜優雅。

像《漢武大帝》《大漢天子》《美人心計》等影視劇,基本都是曲裾。

直 裾

直裾深衣不繞襟,衣裾在身側或側後方。

漢代以後,由於內衣的改進,盛行於先秦及西漢前期的繞襟曲裾已屬多餘,本著經濟勝過美觀的歷史發展原則,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成為深衣的主要模式。

圓 領 衫 袍

圓領袍衫出現很早,但真正流行起來是在隋唐時期,這種服裝延續了唐、五代、宋、明,可謂是經久不衰。

襦 裙

漢服款式之一,即上襦下裙,交領右衽。襦裙從戰國時期就出現了,從戰國到明朝的兩千多年間,它的長短寬窄有些變化,但是其基本形制並沒有變化。

道 袍

交領右衽大袖長袍,領子常鑲白色護領,收袖口,衣身兩側開叉,從外襟的左側和內襟的右側開叉處分別接出一片布,一般打三道褶,納入後襟至中脊處,謂之 暗「擺」。

褙(bèi) 子

多罩在其他衣服外面,對襟長袖,直領,領緣直通底部,穿著時衣襟多敞開,衣身有長有短,有寬有窄,兩側開裾,最高開衩可至腋下。明制褙子和宋制稍有不同。明.三才圖會 寫,褙子,即今之披風。但兩者還是有區別的,披風同色領緣多隻到胸前不通底。

【披風】男女皆可穿用,直領對襟,袖子寬大,兩側開衩,衣無鑲邊,與衣同色的領緣到胸前,披風和其他便服搭配。披風和氅衣(又叫鶴氅)類似,區別是,氅衣多衣身緣邊且多數兩側不開衩。(註:披風和斗篷是不一樣的,斗篷為披在肩上的無袖外套。另,披風下擺交疊問題一直很鬱悶。)

在服飾的色彩上,漢族視青、紅、皂、白、黃等五種顏色為"正色"。不同朝代也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漢赤,唐服色黃,旗幟赤,到了明代,定以赤色為宜。

漢服濃縮的文化

漢服,它不僅形制多樣,更是濃縮了華夏大地最古老的文明。除了「避寒暑、御風雨」等一系列實用功能之外,還有著「知禮儀、正名分」等特殊意義,那上衣下裳,代表天地陰陽;那圓袖交領,代表天圓地方;那中縫垂帶,代表人道正直。

清淡平易,天人合一

漢族服飾幾千年來的總體風格是以清淡平易為主,講究天人合一。

漢族古代的袍服最能體現這一風格,這種袍服的主要特點是寬袍、大袖、褒衣博帶。衣服的上片由四塊布拼接而成,意味著一年有四季,深衣的下擺所用布帛共十二幅,以應一年有十二月之意。 以最典型的深衣為例,其形制必須符合「規、矩、繩、權衡」。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古人普遍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 漢服的袖子皆為圓袖,意為天道圓潤;漢服的交領處則成矩形,以應地道方正,就是衣襟向右掩,深衣的衣領交叉呈字母y形。這代表做人要有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古人每天穿衣時,都不斷在激勵自己,規矩做事,規矩做人。

剛正不阿,君子之道

深衣背部的正中間,有一條貫穿首尾縫合的線,叫做「中縫」。 當你穿上漢服站直時,中縫垂直於地面,代表正直;下襟與地面齊平,代表權衡。

《禮記·深衣》: 「負繩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義也。 背縫垂直而領子正方,象徵政教不偏,義理公正。正所謂君子之傷,君子之守,一個人遇到困難,不因環境變化而改變他的志向和德行,這才是君子之道。

佩玉而思德

古人的裙子上常常配有一塊玉,它的名字叫「玉環綬」。用條帶繫於腰間,垂下來。「玉環綬」的作用一個是美觀,另外就是可以壓住裙幅。《禮記?玉藻》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認為玉具有仁、智、義、樂、忠、信等美德,以象徵君子之德。

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還

漢服之美,如醇酒寂寞,一夢千年。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漢服是多少女孩一個美麗的夢。「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華夏民族是一個生生不息的民族,漢服,也必將回歸我們的生活之中。也許,這就是一個民族傳統服飾的魅力所在。

漢服最美麗的歸宿,莫過於是在每逢中國的傳統節日時,我們都可以鄭重其事地換上自己民族的傳統漢服,做一些充滿儀式感的傳統習俗。比起那些時髦的新衣服,想來只有延續華夏千年的漢服足以撐起這個角色。我們相信,總有一天,身穿漢服的中國人可以驚艷全世界。

我是萌主。

穿著漢服改變世界,雖然身單力薄,但是還是努力的改變周圍人的看法。

若您也有同樣的理想,

那我們就一起出發吧,用我們的行動來改變周圍的人。

如果你有故事,歡迎告訴我。

也許有一天 我再把它說給你聽

簡單的生活,比詩更浪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縉雲漢文化傳習社 的精彩文章:

TAG: 縉雲漢文化傳習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