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擺渡人》克萊兒·麥克福爾英國

《擺渡人》克萊兒·麥克福爾英國

讀一本書,就像聊一次天,就像聽一個故事,你帶著什麼樣的心情去聽,就會聽到什麼類型的故事,你帶著什麼什麼樣的情緒去聊,就會聊出什麼樣的感情。

寫書評就像和作者的對話,如果人少那就是獨聊,如果人多那就是集體討論。

作者和讀者都一樣,其實無所謂對方回答不回答,雙方的職責僅在於說出來。

《擺渡人》第一部是在大學看的,當時這本書還是深深的溫暖了我。就像那句話說的:你需要什麼,就會被什麼所感動。我是個孤獨的人,所以被另一個孤獨小女孩的故事所感動了。

哦,不是,她不是一個小女孩,她是一個亡靈。

作者的思路設計的很有特色,本書的故事取材於現實生活,但是又不以現實生活為背景。

小女孩迪倫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但是和媽媽基本沒什麼共同語言,在學校也同樣沒有朋友,從不參加聚會,從不參與活動,從不成群結隊。在唯的好朋友轉學離開之後,她和媽媽又發生了衝突,情緒低落的她決定獨自一人去找從未謀面的爸爸。

事故在去尋找爸爸的鐵軌上發生了,全列車只有她一個人成了不幸者。

故事也就是從這裡才真正開始。

她迷迷糊糊的從出事的列車裡爬出來,走在山丘上,和過去一樣孤獨無依,在山丘上她看到了一個和她一樣孤獨的身影,他引導著她向前。

後來才知道,這個人是擺渡人,專職於引導亡魂度過荒原。所謂的荒原是從人間通往天堂的一段路,這段路險象叢生,有無數多個以亡靈為食的惡魔在其中來回穿梭,隨時準備大餐一頓,荒原的景象來源於亡靈的思想,她們積極向上便陽光燦爛,他們悲觀失望則會險象叢生。

迪倫和自己的擺渡人崔斯坦經歷了重重困難終於到達了終點,這其中迪倫這個孤獨的女孩愛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而擺渡人崔斯坦也愛上了迪倫,但是在職責的驅使之下他騙迪倫離開荒原來到了她應該去的極樂世界。極樂世界裡有每個人最思念的人,但是對於迪倫來說,她的極樂世界依然是荒原的樣子,因為她最想看到的人是崔斯坦,是荒原里的崔斯坦。

迪倫沒有放棄,通過各種辦法找到了返回荒原的辦法,最終獨自通過荒原找到了崔斯坦,兩人一起離開荒原回到了人間。

小說的治癒性非常強,雖然算不上文筆有多優美,背景有多宏大,只是故事本身的構思就足夠感動一個人。

荒原,這個靠著亡魂的想像而變換場景的地方。映射著我們的思想世界,作為一個心思比較細膩的女生,我始終堅信一句話:困擾我們的許多問題不是來源於現實世界,而是來源於我們的思想。就好比一個在沒開冷氣的凍庫中被凍死的人。

所以我們生活的那個世界因為想像而變得險象叢生,而每一天我們還要極盡所能的去穿越這個世界,穿越我們給自己設置的那些障礙。

擺渡人崔斯坦,引導亡靈的擺渡人對於我來說更像是人生的終極目標,能否最終克服生命中的束縛和困難,到達我們自己想要的極樂世界,需要一個引導,在亡靈的世界是擺渡人,在現實生活中是自己的目標,沒有擺渡人的陪伴自己走不出荒原,沒有人生目標走不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只能永遠在人生的荒原中徘徊。擺渡人和被擺渡的靈魂產生了愛情,就像目標制定者為了目標不顧一切。

惡魔,那些存在於荒原中的惡魔,更像是我們生活中困擾我們的各種困難——現實的磨難、思想的困擾,對於現實世界的風險,很多時候找個安全的地方暫時躲避要好過迎難而上。就像自然災害,就像車禍。當然即使非常不幸被惡魔所傷也不要輕易放棄。

網路上看到很多對《擺渡人》的批評之聲,我不清楚其他人是用著一種怎樣的視覺來看待這本書的,但是對於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本小說那麼簡單。

除了上面所看到的,還有迪倫和崔斯坦對規則的反抗。敢於反抗所謂的自然規律也是足以感動我的一點。崔斯坦作為擺渡人唯一的或者說幾個世紀都不曾改變的職責就是引導一個又一個亡靈,一個又一個循環往複,迪倫作為一個亡靈就該像其他所有的亡靈一樣,前往極樂世界,千千萬萬個亡靈都是如此。

可是這兩個小孩勇敢的打破了這一切,再死一次又怎樣?沒有先例又怎樣?被惡魔吃掉變成惡魔又怎樣?這世界本沒有規則,唯一的規則就是不要傷害其他人。所以到達極樂世界的迪倫又隻身穿越了荒原,找到了崔斯坦,崔斯坦也放棄了幾個世紀不曾改變過的職責,和迪倫來到了人間。

對規則的反抗,對命運的突破,對困難的不屑一顧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嚮往的。

因為《擺渡人》這個名字看了張嘉佳的《擺渡人》電影。

因為對《擺渡人》的好奇而翻閱了一堆評論。

不管其他人怎麼說,怎麼理解,對於我來說,我從中看到的不僅僅是故事這麼簡單,看到更多的是我們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工匠 的精彩文章:

給新入朋友的信

TAG:知識工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