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用糖作原料3D列印器官組織支架,科學家們做到了!

用糖作原料3D列印器官組織支架,科學家們做到了!

生物 3D 列印的一個難點就是開發用於形成 3D 列印組織的支架,如果解決了這個難題,3D 列印技術也就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最近,伊利諾伊大學工程師發現了一種材料,就是小孩都愛吃的糖特別是異麥芽酮糖醇,可以製作 3D 列印的支架。

異麥芽酮糖醇是一種糖醇,用於製造潤喉糖,可以減輕喉嚨疼痛,在一些情況下還能救命。

異麥芽酮糖醇是水溶性可生物降解材料,它的獨特之處是能夠使用自由形態 3D 列印技術進行 3D 列印。

簡單說就是,可在半空中用糖繪製圖形,糖遇空氣會變硬,所以可以保持繪出的形狀,這讓人們能夠列印出精緻的細絲網格,而一團固體。

伊利諾斯大學生物工程學教授兼癌症中心主任 Rohit Bhargava 說:「我們可以在其周圍設計柔軟材料或生長細胞和組織,然後溶解掉糖支架。例如,可以應用在實驗室中培養組織或研究腫瘤」。

此前,科學家們就開始用糖進行 3D 列印,但問題是糖很容易結晶還易燃。為此,研究員設計出特製 3D 印表機,該印表機具有合適的溫度、噴嘴壓力和直徑,並能夠快速列印物料。

3D 列印自由形式結構有一個很大的優點,那就是它可以列印具有圓形橫截面的細管,傳統的列印技術無法做到這一點。

當糖支架溶解掉後,圓形通道仍舊可以保留,它們就像血管一樣,可以在組織中傳輸營養物或在微流體裝置中創建通道。

此外,通過對 3D 印表機參數進行微小改變,可以精確控制物體各部分的機械特性。

Bhargava 說,如果想要列印一隻兔子,我們就能利用這項技術改變兔子尾巴的機械特徵,使之與兔子背部不同。

傳統的 3D 列印技術很難完成這一點,因為它採取的是分層列印,在列印材料相同的情況下很難調整機械性能。

目前該團隊正在將此技術用於各種微流體裝置和細胞培養物,並努力為支架控制其溶解速度。

該團隊還希望能有其它團隊利用他們的模型研發出更合適的 3D 印表機以及操作演算法,從而探索異麥芽酮糖醇結構的不同應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Punk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首次不用精子卵子培育出小鼠「人造胚胎」,離克隆人又近一步
歐空局將「雷暴獵人」送上空間站,追蹤地球高空邊緣雷暴

TAG:TechPu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