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巔峰時期:全世界一半的物理學發現都來自這個實驗室

巔峰時期:全世界一半的物理學發現都來自這個實驗室

發現電子、中子、

發現原子核的結構、

發現DNA的雙螺旋結構、

發現X射線的散射現象、

發現脈衝星............

無數人類史上重大的科學發現,來自這個劍橋大學著名的實驗室。從1904年至1989年的85年間一共產生了29位諾貝爾獎得主,它就是以偉大的物理學家、化學家、劍橋大學校友亨利·卡文迪許命名的「卡文迪許實驗室」。

卡文迪許實驗室創建於1874年,是由當時的劍橋大學校長威廉·卡文迪許捐資近9000英鎊建立起來的,同時它也是是劍橋大學的物理系,在巔峰時期甚至獲譽「全世界二分之一的物理學發現都來自卡文迪許實驗室。」並且是近代科學史上第一個社會化和專業化的科學實驗室。

負責創建卡文迪許實驗室的是著名物理學家、電磁場理論的奠基人麥克斯韋。他還擔任了第一屆卡文迪許物理學教授,實際上就是實驗室主任或物理系主任,直至1879年因病去世(年僅四十八歲),同一年愛因斯坦誕生。歷任實驗室主任都是享譽盛名的著名教授,例如瑞利第三、J.J.湯姆遜、盧瑟福等,至今已傳至第九代。

提到卡文迪許實驗室,就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卡文迪許這個瘋狂實驗人。

卡文迪許把自己家改造成實驗室,50多年來,終身未娶,整日在自己家裡做實驗。他對科學達到痴迷瘋狂的地步,即使在七十九歲高齡逝世的前夕還做實驗。

卡文迪許在物理學上作出的最大貢獻是完成了測量萬有引力常量的扭秤實驗。他的測定方法非常精巧,在八九十年間竟無人能趕超他的測量精度,從而使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不僅只是一個比例性的陳述,而成為一項精確的定量規律,同時也為它提供了最重要的實驗佐證。後人把這個實驗命名為卡文迪許實驗。這是在他將近七十歲時才完成的。

在化學界,他是分離氫的第一人,又是把氫、氧合成水的第一人。他發現了二氧化碳、硝酸……後人稱他為「化學界的牛頓」。他還最早發現了庫侖定律和歐姆定律,電荷在導體上的分布……他被稱為繼牛頓以後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因此,來自偉大科學家卡文迪許的近親校長就斥資建成實驗室時,就以卡文迪許命名,可以說當之無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物科學 的精彩文章:

銀河系中心隱藏著吸血鬼恆星群 吸取周邊恆星生命能量

TAG:萬物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