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碰撞的大國夢與破碎化的中東

碰撞的大國夢與破碎化的中東

美國優先、俄羅斯大國主義外交、土耳其的新奧斯曼大國夢、沙特稱霸夢想、伊朗帝國情結,統統聚焦中東。

「特朗普風險」引發的中東緊張局勢愈演愈烈:就在白宮撕毀伊朗核協議與駐以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之後,先是伊朗與以色列互相襲擊,後是加沙火光衝天,再有土耳其與以色列互逐外交官,隨著「潘多拉魔盒」的開啟,中東的火藥味急遽變濃。各方關注的是,新形勢下中東政治格局將會有怎樣的變化?地區和平進程又將面臨哪些新的變數?

筆者認為,近年來,隨著中東諸國獨立意識與強國意識的不斷提升,地區權力分配面臨重新洗牌,中東政治格局出現破碎化趨勢,而美國任性總統特朗普「唯破不立」的中東政策則正在加速這一轉變過程。

說起來,人們對於中東亂局早已見怪不怪。從1948年以色列建國到1980年代,阿以衝突長期貫穿中東核心議題。其後,隨著兩伊戰爭的打響,什葉派與遜尼派穆斯林的教派衝突逐步取代阿以民族對立,成為中東地區的主要矛盾。2003年山姆大叔搞垮薩達姆政權後,沙特日益成為遜尼派領袖,與伊朗展開了地區爭霸戰。

於是,中東基本形成了兩軍對壘的政治格局。其中一方是沙特領導的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包括海合會成員國、埃及、約旦等),及以色列、土耳其;另一方是伊朗領導的所謂「什葉派軸心」(伊朗、伊拉克、敘利亞與黎巴嫩真主黨)。前者受到美國的助力,後者受到俄羅斯的支持。

近期,當諸多中東國家不甘心充當大國代理人,而是謀求自身利益與增強本國的地區地位,兩大陣營陷入瓦解境地。而美俄大國意志干預地區事務,與地區諸國的大國夢發生碰撞,既加速了中東原有政治格局的坍塌,也為地區衝突提供了新的矛盾點。

目前,遜尼派陣營可謂裂痕百出。

首先,沙特領導的遜尼派阿拉伯國家紛爭不斷。去年6月卡達斷交風波反映海灣國家之間的矛盾與分歧,自此以後,卡達危機一直未能化解,卡達與沙特關係降到冰點。2017年12月,阿聯酋與沙特組建新的政治與軍事聯盟,似乎預示著海合會的作用將日益減小。

其次,土耳其與美國、沙特離心離德。作為北約成員國,土耳其在較長的歷史時期奉行親美政策,並曾在敘利亞等問題上與美國和沙特共進退。近年來,隨著埃爾多安強化外交政策的獨立自主傾向,土美矛盾日趨尖銳。如果說2016年安卡拉政變讓土美兩國心懷芥蒂,那麼敘利亞爭端則讓二者的關係劍拔弩張。鑒於庫爾德人坐大恐怕危及土耳其大一統,埃爾多安不斷轟炸敘利亞境內受到美國資助的庫爾德武裝。近日,土耳其軍方表示,未來將在敘利亞發動新一輪軍事行動,旨在徹底消除庫爾德武裝的威脅,等於是在宣告土耳其越境討伐庫爾德將會沒完沒了。

土美翻臉之際,安卡拉與利雅得也開始反目成仇。不滿於土耳其在沙特孤立卡達之時向後者雪中送炭,並與伊朗頻頻暗通款曲,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於今年3月竟公開將土耳其、伊朗和極端宗教組織並稱為「中東邪惡三角」,大有必除之而後快的架勢。

再者,美國-沙特-以色列三角同盟岌岌可危。從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到搬遷駐以大使館至耶路撒冷,「麻煩製造者」特朗普勢要與「攪局之王」內塔尼亞胡與相攜前進,且很可能在未來加倍實施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在此背景下,縱然沙特與以色列有著共同的敵人——伊朗,憑藉宗教合法性立國與立足中東的沙特王室恐怕很難與美以亦步亦趨。

相較於遜尼派陣營,什葉派陣營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目前,「什葉派軸心」成員之間矛盾漸漸凸顯。不久前的伊拉克大選中,主張「伊拉克是伊拉克人的,而非美國、伊朗或他們代理人的」的薩德爾運動成功逆襲,表明伊拉克人早已厭煩「跟著大國走」的被動境地。

與此同時,俄羅斯-伊朗-敘利亞的聯盟結構也已經是罅隙叢生。據報導,本月阿薩德和普京正在密謀去除伊朗在敘利亞的存在,引起德黑蘭的強烈不滿。日前伊朗外交政策委員會官員法拉哈特警告阿薩德莫要聽從普京命令而失去「阿薩德政權守護人」伊朗的支援。

由此看來,時下中東格局呈現兩個發展趨勢。一方面,兩軍對壘的政治格局或將讓位於群雄混戰,諸多世界強國與地區大國將從自身利益出發相互爭鬥,而不再拘泥於所屬陣營。另一方面,利益糾葛和爭霸戰爭恐怕會取代教派鬥爭與民族對立成為新的時代主題,教派與民族問題將會成為衝突的借口而非原因,各國之間也將打破教派與民族界限,按照利益需求重組利益同盟,而且由於多方利益與多層矛盾相互交織,此種臨時組建的同盟關係會顯得極度脆弱與不穩定。

筆者認為,中東政治格局日益破碎化,恐怕會引起兩個重要後果。

其一,敘利亞、巴勒斯坦、葉門等「火藥桶」或將承受更多火力。世界大國與地區強國不同層面的利益爭端都將以上述地點作為演武場。5月11日以色列軍隊攻擊敘利亞境內伊朗軍事設施,標誌著敘利亞戰爭將不僅是代理人戰爭,而是會成為多國爭鬥的靶子。

其二,軍備競賽引起的國力虛耗將會更加嚴重。近五年來,由於大多數中東國家直接參与或間接捲入武裝衝突,該地區軍費開支顯著增長。數據顯示,目前全球32%的武器進口流向中東地區。2018年,伊朗的軍費開支為70億美元,而沙特則達到560億美元。由於沙特、土耳其等國家內政不穩,外交突破成為緩解內政壓力的重要手段,因而必將加倍出錢出人,升級軍備競賽

本月,俄羅斯獨立民調機構列瓦達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當前57%的俄羅斯受訪者擔心目前的敘利亞衝突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或許俄羅斯民眾的擔憂有些誇大其實,但當「美國優先」、俄羅斯大國主義外交、土耳其的新奧斯曼大國夢、沙特的稱霸夢想、伊朗的帝國情結、卡達的拿破崙情結統統聚焦中東,該地區只會面臨更多動蕩與浩劫。

作者:張楚楚

來源:FT中文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亞財經 的精彩文章:

墓地價格比房價高數倍,活不起比死不起更可怕,誰在製造「墳地產」暴利?
中美貿易戰沒那麼可怕,深化改革是最好的應對

TAG:東亞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