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故宮博物院翡翠與民間翡翠

看故宮博物院翡翠與民間翡翠

上回我和大家講了李蓮英翡翠扳指的故事,今天我們走進北京、台灣故宮博物院和民間看看清代翡翠。

導讀:圖文較長,預計讀5—10分鐘

故宮博物院在800多件的翡翠館藏品中,幾乎就沒有一件能達到冰種的。如果我們要是把清代宮廷中的翡翠按質地等級分析,其大部分都是老坑種翠料,而通身滿綠的「純翠」甚少,尤其水頭足、玻璃地、艷綠欲滴的高翠更是難得一見,只有從小件的配飾中偶可找到,白佩飾斑點狀的翠較多,還有一批無綠的白地翠。這主要是限於當時的開採技術的落後,沒有大型的機械開採挖掘,只是憑著人力的開採,各種條件的限制以至於埋藏在深處的原石沒有被發掘出來,所以開出冰種少。

在科技不發達的清代時期,首先是沒有電,其次是沒有鋒利的雕刻工具,工匠們用聰明的才智和工藝,雕出了大量精美的作品,每一件都凝結了古人的匠心。

翡翠乾隆款仿古觚

清代老翡翠它與新翡翠有著同樣的作用,其價值各不相同。從歷史文化角度上來說,它有著很高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這是新翡翠無法取代的。當然不論是老翡翠,還是新翡翠都有著同樣的作用裝飾美化的功能,只是意義不同罷了。

一個朝代不論是怎樣的輝煌,到最後都離不開沒落衰敗,直到消失滅亡。但在歷史的長河中都會留下重重的一筆,曾經輝煌過的東西永遠不會沉淪、不會消失,永遠都有他存在的價值。請隨筆者走進北京、台灣故宮博物院館藏的清代翡翠。然而此時的翡翠,它已經不是翡翠那麼簡單了——是文物、是玉文化、是國家保藏。我們從這些翡翠中就能窺視出清代在歷史上的榮耀與興衰。

筆者把北京和台灣故宮博物院的館藏翡翠,及民間翡翠分為三大部分,以饗朋友們。

第一部分是北京故宮館蔵品

第二部分是台灣故宮館藏品。

第三部分是民間藏品。

翡翠夔耳獸面紋爐

一、北京故宮博物院清代翡翠

1、清代翡翠陳設擺件系列

翠花鳥花插

翡翠風景山水擺件

翡翠螭紋如意

翡翠福祿壽

2、清代翡翠佩系列

翡翠魚化龍

翡翠如意佩

翡翠三羊開泰

翡翠鏤雕荷花墜

翡翠鏤雕雙鳳萬壽牌

翡翠福在眼前

二、台灣故宮博物院清代翡翠

南京解放後,蔣介石就把40萬大軍和重要物品,國庫等運到了台灣,把台灣作為最後的根據地,東南,西南,西北完全解放後,蔣介石就完全退居台灣。在撤退到台灣時,不僅僅帶去了大批物資,很多國寶珍品也被一起帶去台灣,從翡翠玉器到文玩把件,連翡翠白菜都包含其中。

我們只摘錄部分蔣介石帶到台灣的翡翠。

1、清代翡翠陳設擺件

翡翠蓋碗

翡翠嬰戲圖

翡翠蓋碗

翡翠粉盒

翡翠鼻煙壼詩文

翡翠螭紋帶鉤

翡翠粉盒

翡翠白菜

2、清代翡翠手鐲

翡翠手鐲

翡翠手鐲

鑲嵌翡翠手鐲

三、民間翡翠

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歷史性的收藏熱中,而總起來說,一個時代、一個社會能夠重視文物和文化遺產,重視收藏,是好現象——俗話說盛世收藏,越是快速發展、經濟社會轉型時期,越應重視收藏。一個健康發達的社會所說的藏富於民當然包含藏寶於民,藏記憶於民,藏智慧於民。

以下是筆者在搜集民間的部分清代翡翠。

1、擺件系列

白地青種白菜(擺件百財)

翡翠馬到成功

翡翠觀音菩薩

2、掛件、朝珠系列

翡翠彌勒佛

翡翠觀音菩薩

翡翠知足常樂

翡翠鴛鴦雙喜臨門

福祿壽翡翠佩

翡翠佛手

翡翠朝珠

翡翠朝珠

翡翠紫羅蘭佛珠

翡翠佛珠

3、翡翠手鐲系列

春帶彩

紫羅蘭

黃翡

紅翡

螺紋

翡翠手鐲

翡翠手鐲

翡翠手鐲

翡翠手鐲

我們從北京和台灣的故宮博物院的翡翠走出,又來到民間的翡翠,我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感想。筆者的感想是故宮裡的東西都繼承清代宮廷的翡翠,從繼承到今天已經69年了,在這期間沒有見到故宮在民間收購翡翠,所以造成今天的翡翠還停留在清代時期。當然,清代老翡翠一路走來,實在是不容易,不論是從開採,還是到運輸,乃至到設計、選料、開料、雕刻,直到成品的上市,因為,這些都是在交通、科技不發達,工藝落後的情況下生產出來的精美的翡翠。而民間有的故宮是一件也沒有在此,而故宮有的民間也沒有,但民間的翡翠不論是從檔次、種水都要高於故宮。

還是讓我們了解一下清代翡翠的生產和工藝情況。

四、清代翡翠生產工藝

1、老翡翠的工藝

首先,我們從古代工藝上就可以看出古人琢玉的具體方法是利用硬度比玉高的解玉砂加水,再用木、石、鐵、鋼等材料的工具帶動解玉砂,在玉器表面上要加工的地方來回磋磨,使之成形;其次,我們又發現了鉈子(圓片狀的鋸形工具)和拉條(用鐵絲或其他材料製成的工具),提高了工藝水準。雖然現代的玉器琢磨仍然有利用古代工藝仿製,但都是融進了一些電動技術和更為先進的輔助材料而已。

2、老工與新工的區別

老工與新工之別,就如同毛筆字與圓珠筆寫字一樣,老翡翠的雕琢如毛筆字寫得流暢有力,渾然天成,而新翠雕琢就如小學生拿著筆在字帖上描字,彎彎曲曲,毫無力感。老翡翠與新翡翠的工藝從線條上一眼便知,目前市場上和田玉的仿老製品多,甚至有專門利用老工藝去仿製,但是老翡翠的仿製品較少,因為目前老翠價值還未被翡翠愛好者所知,價格往往較於新翡翠低,即使有仿老翡翠製品,其工藝水平也很差,一眼就可以望穿。

3、老翡翠的料

老翡翠採用的原料主要是較容易開採,礦床發展成熟,礦體進化好,內部結構緻密均勻的老坑水石料,因為容易開採,這類翡翠原石經歷幾百年的開採已經枯竭。就是大家說的所謂的老坑老種,首先是種地好,底子細膩溫潤,結構緻密,就是種老;另外老翠色彩豐富多彩,色與種之間有必然的聯繫,同樣的致色因子,在不同種地上的翡翠表現的色彩並不同,最典型的是白地青,老坑的白地青白綠分明,白的如脂,翠如青蔥,有小蔥拌豆腐的感覺,而新料所謂白地青,其實是粗豆種的料子,白綠不分明,色差暗淡無光,根本表現不出玉的溫潤之美。

翡翠的品種豐富多彩,所謂千種瑪瑙萬種玉,是非常有道理的,對於一個接觸了幾十年的老翠玩家來說,也未必能遇到所有的翡翠品種。因為有很多老翡翠的料子已經絕跡,最典型的如段家玉、藍綠瑞、官四玉、帝皇綠、綺羅玉等等,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無名的老翡翠品種,而這些老翡翠品種在新翡翠中無法見到。

4、老翡翠的題材意義好

按照中國對玉文化傳統的欣賞觀念,人們收藏翡翠一般不收原石或原料,而是待它成型後收藏包含著雕琢藝術的精美器物。首飾掛件類是翡翠件中最主要的品類,尤其受到尋常百姓的歡迎。它包括戒面、手鐲、頭飾、項鏈、耳墜等等。一些翡翠玉佩、別子的形制常常呈不規則的形態,其表現的內容,也大都是傳統吉祥之物,例如三陽開泰、福祿如意、歲寒三友、馬上封侯、五福捧壽、福山壽海等。這些掛件大多利用料石的天然色彩進行巧工雕琢。20世紀20年代還流行用金銀鑲嵌,裝飾得非常富貴氣。掛件,也是翡翠製品中最受人歡迎的,一件質地優秀、雕琢精緻的翡翠,同樣是價值昂貴的。

5、老翡翠達官貴人的寵物

在清代、民國時期收藏翡翠是一種身份的象徵。翡翠用品類製品也是收藏中的佳品,例如鼻煙壺、朝珠、翎管、帽正、鈕扣、印章、筆洗、煙嘴、帶鉤等。由於古代人們對翡翠的推崇,尤其是達官顯貴、鉅賈豪富對它的鐘愛,他們不僅收藏翡翠的工藝品,而且在日常用品中也以翡翠來點飾。如翡翠中的擺件類,主要用來供奉觀賞的,例如壺、瓶、爐、人物、蔬果、佛像、吉祥物等,都是大戶人家所喜歡的品種。它們的身價要高於一般翡翠製品,所以此類翡翠製品一般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6、老翠不可再生,存世量少

傳統是制玉非常講究,並且都是手工利用原始工具製作,過程非常緩慢。最簡單的比如手鐲,老的製作工藝得用好幾天才能完成,按現在的成本估算得好幾百工價;但是現在利用機器幾分鐘就能做出一條手鐲,成本幾塊錢。對於有雕工的老翡翠製品就更加費時費力了。老翡翠是特定歷史年代的產物,不可再生,是傳統中華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存世量遠遠少於和田玉,但是老翡翠的色彩品種卻遠遠超過和田玉,具有更高的收藏價值。老翡翠是真正的寶貝,既可以佩戴把玩觀賞,也易於保存攜帶變現,是收藏傳世的上品。

五、只要存在,就是一種無怨無悔的等待,

就是一種生命里的無限精彩。

故宮博物院里的800多件翡翠基本上都是清代宮廷的遺留物。不論是從種水,還是色澤都與民間藏品相差甚遠,與當今的翡翠像是果凍一樣晶瑩剔透,像是冰水一樣吹彈可破的那種感覺,更是差十萬八千里。如果在故宮拿出任何一件翡翠,讓磚家們和賣新翡翠的一定會說是:染色、B貨、B+C貨。但故宮博物院佔有優勢的是皇家貢品名氣大而已,二是國家級博物院。如果說故宮博物院里的翡翠是皇家用品的話,那麼,民間所藏的翡翠也都是達官顯貴、鉅賈豪富們所鍾愛的,當然也有從宮中流傳出來的。

由於目前新老翡翠出現了水火不融的一種奇怪現象。清代翡翠被磚家們和檢測機構說成是:染色、B貨、B+C貨?。當然這些所謂的磚家和賣新翡翠,乃至檢測機構,他們都是門外漢,也就不能客觀地體現出它們的文物價值和市場價值,阻礙了正常流通。使得大量的明清翡翠被迫流失海外。所以作為國家級的故宮博物院,應該拿出你們所具備的資格和勇氣到民間看看。有人說國寶、高手在民間,筆者愚昧,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但我卻知道故宮有太監,也有翡翠……

過去總以為是我自己在為清代老翡翠正名,後來才知道還有很多像我這樣的人,如王春雲博士等是大有人在,心裡感到還有是幾分欣慰。有時候真的是想放棄,但又覺得:生命中的有些東西,只有放逐時間,才會更加清晰。不是因為執著,而是因為值得,哪怕只是一場空落;不是因為心情,而是因為生命,哪怕只是一種傷痛;不是因為需要,而是因為離不開,哪怕有太多太多的傷悲,太多太多的無奈。只要存在,就是一種無怨無悔的等待,就是一種生命里的無限精彩。

【後記】

不論是北京和台灣的故宮博物院所藏翡翠,筆者觀點:其年份都是清代早期的翡翠,其大部分都是老坑種翠料,而通身滿綠的「純翠」甚少,尤其水頭足、玻璃地、艷綠欲滴的高翠更是難得一見。到清代晚期翡翠,隨著社會的發展,開採技術提高,尤其是慈禧太后愛翡翠,把翡翠提高到比國家還重要的日程上來以後,翡翠更是風靡世界,我們從大盜孫殿英盜掘慈禧墓中盜出的翡翠就可以看出。到清末時期,慈禧太后把翡翠推向了一個更高的層次,出現比較多的水頭足、玻璃地、艷綠欲滴的高翠。為民國初期翡翠的發展打下了基礎。下期將介紹有關段家玉、藍綠瑞、官四玉、帝皇綠、綺羅玉四大名玉(翡翠)的故事

......

2018年5月26日於邢窯白瓷會館

——END——

歷史和現代,正史和野史,虛實交替,引人無限遐思;出土與傳世文物,遙相輝映。不論是宮闕,還是民間都化作了塵土,散布在麥田和村野鄉間的座座墳塋,埋葬在滄桑歷史中的累累白骨,而它們的故事,至今仍然在講述。

文|梅花飄香|攝影|嘉華|校對發表|明月相思

總編輯|澤湘另:本文觀點只代表本公眾號筆者的個人觀點,歡迎同好共同探討,文、圖均是筆者原創,所採用圖片除署名,均為梅花飄香藏品,如採用必須署名作者、或有償使用,一經發現盜用,保留訴訟權利!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

說邢窯,話白瓷,講和田,說翡翠,讀歷史,看古今,明自身,助大家,茶餘飯後舒心自我。

水晶瑪瑙天河石,翡翠松石和田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博邢湘 的精彩文章:

清代和田玉貔貅玉佩
唐代邢窯白瓷凈瓶

TAG:文博邢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