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AFT 六巨頭一季報:蘋果一騎絕塵,阿里凈利大跌

4AFT 六巨頭一季報:蘋果一騎絕塵,阿里凈利大跌

作者:孫爽

來源:微信公眾號「秋分」

我對現在最值錢的科技公司到底賺了多少錢以及如何做到的感到十分好奇,也想知道我國科技巨頭在全球是什麼地位。

我選了六家公司,它們是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谷歌母公司(Alphabet)、臉書(Facebook)、阿里(Alibaba)和騰訊(Tencent),簡稱「4AFT」。其中,只有騰訊市值還沒到5000億美元,蘋果更直逼萬億。由於百度和京東市值未達千億美元,與「4AFT」不在一個量級,本文未納入分析。

一、財務業績與資本市場

一季報顯示,按凈利潤從大到小排的話,蘋果≈Alphabet+臉書,蘋果+騰訊≈Alphabet+臉書+亞馬遜+阿里,六家一共掙了346億美元,按本文發稿時的匯率,約為2211億元。

六巨頭仍在高速增長,營收同比增速都超過了兩位數,超過了很多國家GDP的增速。

這些公司的財報展現出「比你有錢的公司還比你努力」的奮鬥畫卷,讓人不禁感到瑟瑟發抖。

(一) 蘋果:王者地位無可撼動

P/E最低,僅18,但無礙市值一騎絕塵,可能實在是因為凈利潤太過紮實,是六巨頭中唯一過百億美元的。

(二) 亞馬遜:增長黑客

營收同比增速最大的,也是唯一超過三位數的。

市盈率(P/E)最高,為203,是剩餘五家公司的至少4倍。

變現情況還是比較弱(但好於阿里)。

(三)臉書:銷售凈利率最高

(四)Alphabet:暫時沒什麼好說的

(五)阿里:凈利同比大幅下跌

阿里是六巨頭中唯一一個出現凈利同比下跌的公司,並且跌幅高達33%。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用美國公認會計準則(GAAP)計算的凈利潤。如果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計算,阿里Q1凈利潤為2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5%。

GAAP是美國證監會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財報時採用的會計準則,後者是一種補充,企業可以用它來展示自己眼中自己的經營業績。

那麼對阿里來說,這兩種計量結果的差別主要來自於哪?答案是股權激勵費用和非經常性損益。

2017Q1阿里股權激勵費用為43億元,2018Q1為63億元,幾乎差了20億元。在GAAP下,阿里把這部分費用從凈利潤中扣除了,在Non-GAAP里把它加了回來。這樣的做法有合理性的地方是,這部分股權激勵費用不是現金支出。

2017Q1阿里當期投資收益為56億元,2018Q1這一數字僅為1.5億元。在GAAP下,阿里把它計入到了當期凈利潤,在Non-GAAP里把它給扣了出去。它的合理性在於阿里不認為這部分收益有持續性,不能代表經營水平。

但話又說回來,GAAP存在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讓所有上市公司都有可以進行橫向比較的「標準」。其他五家在GAAP下的凈利潤同比都是增長的,而且都不低於二位數。阿里的表現實在不能說好。

特別要指出的是,Q1螞蟻金服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強監管的背景下出現了成立4年多來的首次單季虧損,虧損額達7.1億元(1.14億美元,阿里在財報中沒提監管,只提了「獲取與維繫客戶的成本高導致了虧損」),而阿里持有螞蟻金服33%股權以及或許更多的投票權(螞蟻金服的10餘位董事幾乎都與阿里巴巴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它的虧損讓阿里受到了一定影響(但並不大)。

另外,Q1阿里和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的估值全資收購餓了么可能也影響了阿里的凈利潤,它被宣佈於4月2日,阿里把它寫到了一季報中。這筆收購對阿里的負面影響難以估量。

(六)騰訊:估值水平一般

營收和凈利潤都多於阿里,無奈資本市場不買單,P/E比阿里低了10個多點。

二、營收構成

除了亞馬遜和騰訊有較大變動,其他幾家的營收構成相當穩定。

(一) 蘋果:iPhone仍是頂樑柱

(二) 亞馬遜:實體店創收兇猛

與2017Q1不同,2018Q1實體店也為亞馬遜貢獻了收入。Q1,亞馬遜的無人超市概念店Amazon Go終於對外開業。此前,2016年底亞馬遜在西雅圖開了一家概念店,但僅對內部員工開放。Q1財報沒提它所謂的「實體店」是不是Amazon Go。

和阿里一樣,雲計算業務占亞馬遜營收的比例只增長了1個點。看來發展到2018年,雲計算並未經過爆髮式增長前的臨界點。

(三) Alphabet

和百度將類似收入稱為「推廣服務」不同,谷歌承認自己的主要收入就是「廣告」,它包括財報里的「properties revenues(此處我譯為』數據分析收入』)」和「網路會員收入」。

數據分析收入主要是來自網頁行為統計工具的收入。Property本意為財產,在谷歌分析服務的語境中指的是網站、手機應用或者博客等等(就像是現實生活中的臨街店面),一個谷歌分析賬戶可以容納多個Property。透過這一谷歌分析賬戶,Property的所有者可以追蹤自己Property頁面的用戶行為數據。

網路會員收入主要指廣告主為在谷歌搜索頁面和它的展示網路投放廣告付出的服務費。

(四) 臉書:流量變現,直接有效

臉書的變現方式和2017Q1一樣,簡單粗暴,幾乎全是廣告。

(五) 阿里:雲計算表現尚可

如果說阿里可以對標亞馬遜,二者對電商業務的依賴難分伯仲,但阿里雲計算占收入總額的比重沒有後者大。

(六) 騰訊:支付與雲計算表現搶眼

和另外五家比起來,騰訊的收入結構變動算是大的,主要體現在「其他」收入佔比大幅增加。這部分收入主要是支付相關服務和雲計算收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分 的精彩文章:

TAG:秋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