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甲午戰爭清朝出兵60萬,日本才死一千人?真相到底是什麼?

甲午戰爭清朝出兵60萬,日本才死一千人?真相到底是什麼?

甲午戰爭清朝出兵60萬,傷亡足足4萬,為何日本才死了一千人? 其實這個說法是錯誤。首先,甲午戰爭,我國並沒有出兵60萬。

在甲午戰爭時期,日本參謀本部曾經說過,當時清軍接受過近代化訓練,擁有近代化武器的練軍和勇營是40萬人。具體的參戰人數是,駐防旅順、大連灣、天津、威海等地的淮軍等勇營軍隊,計有毅軍、親慶軍、銘軍、盛軍、武毅軍、仁字軍、嵩武軍等番號,兵力38642人。

機動兵力為駐紮天津的衛汝貴部淮系盛軍11384人,葉志超、吳育仁、聶士成等部直隸練軍、武毅軍10357人、以及駐紮奉天等地的左寶貴奉軍3879人,總計只有2萬5千餘人。清軍參戰的就是這6萬多人。

後來在日軍入侵山東,遼東的時候,還曾經招募了幾萬民兵臨時入伍。其實在甲午戰爭當中,清軍的實際參戰人數要比日軍少很多。比如導致旅順大屠殺的金州戰鬥,清軍只有3080人,日軍兵力為日本陸軍第1師團全部。在甲午戰爭時期,日軍1個師團是18500人。

在旅順戰役,日軍出動了日本第2軍全部,清軍兵力為14000人,在甲午戰爭當中,在絕大部分戰鬥當中,其實清軍都是以少打多。這當然有兵制,後勤,訓練等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甲午戰爭日軍參戰人員為17.8萬人,實際上擁有戰場兵力優勢。日軍統計死亡13488人,其中戰鬥死亡1132人,清軍傷亡35000人,說實話,日軍的病死率有點偏高,甲午戰爭在大陸階段,不過8個月,17.8萬日軍,就病死了1.2萬人,那患病不起的該是多少人,那麼弱的體質,日本才是真正的東亞病夫啊!

有人說是因為日軍吃精米造成的,其實日本陸軍在作戰和本土吃的口糧都是一樣的。要是因為精米造成,沒幾年,日本陸軍就都要病死了。

即便按照在大陸階段,日軍戰鬥死亡1132人,戰鬥負傷6283人計算,日軍的戰鬥傷亡是7400人,清軍傷亡3.5萬人,不知道裡面有多少是非戰鬥減員,即便全是戰鬥減員,那麼日清戰鬥傷亡比是1: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兵堂 的精彩文章:

美軍核航母進入南海 前面突現我軍40多艘軍艦:趕快掉頭 躲到這裡
古代守城士兵不敢推翻雲梯?看完嚇出一身冷汗 怎麼回事?

TAG:精兵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