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夢想的滴滴和沒理想的媒體

有夢想的滴滴和沒理想的媒體

對現在的一些媒體很失望。

只看到他們對熱點的追逐,看不到對深度的追求;只看到他們拿著放大鏡尋找問題,看不到他們拿著望遠鏡瞭望全局。很多時候,是被事件進展和當事方反應牽著鼻子走,喪失了議程設置的野心和能力。

以最近的滴滴事件為例,空姐遇害後,媒體同聲質疑,要求平台擔責。滴滴也沒推卸,第一時間道歉,暫停順風車業務,隨後幾天又拿出具體整改措施。連續三招,媒體一下懵了神,熄了火,不知道還能從安全上再說些什麼。

南周曾是我特別尊敬的媒體,有幾年每期必看。但看完這篇報道,忍不住一聲嘆息。洋洋洒洒數千言,沒有一句能切中要害,反而有誤導讀者、抹黑滴滴之嫌。

一,所謂的「大數據」,竟然只有50個樣本,連基本的案發率都未提及。如果滴滴的采不到,那至少需要說明一下,或者做下估算,或者拿優步在美國的案發率做下比較。

二,通篇只說滴滴的問題,不提其他網約車平台的數據,也沒有拿同期的計程車、黑車的數據做比對,這是嚴重的「選擇性失明」,說得好像只有滴滴最不安全似的。

三,只說司機性侵乘客,不提司機安全同樣需要保障,相關案例不難找到,滴滴車主達五千萬,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南周這樣報道,給人感覺好像每個車主都是潛在色狼。

四,最重要的,竟然沒有交代各項業務的車主比例,是順風車、快車、優享還是專車,案件是在訂單執行時發生的還是事後發生的。要知道訂單完成之後的自願約會,和網約車平台並無關係,因為他們在哪裡都可能認識,直播平台、婚戀平台、線下聚會等。

沒有這些對於安全整改有實質意義的數據,反而有案發地域、當事人身份等八卦獵奇的信息,真不知道記者和編輯在想什麼。

我也認為,滴滴有改進安全的技術能力和道德義務,其市場份額佔到90%以上,日訂單數量突破2500萬,早已經超過了春運期間火車運送乘客的數量,在保障司乘安全上責無旁貸。但要求滴滴承擔更多責任,只是期待他們能做得更好,並不意味著滴滴出行的安全性比傳統出行方式更差,事實上恰恰相反。

上周我做了一個測算,拿出一份《網約車出行安全指數》,發現滴滴的專車、快車義務比傳統計程車更為安全,比其他平台的快車業務也更安全,順風車在整改過後也比傳統計程車更為安全。如果滴滴整改出的那些措施能全部落實,專車、快車的安全甚至能達到優良標準。而且這些措施不只是能保障乘客,同時也能保障司機。

具體評分標準詳見文末鏈接

在這個表單中也能看出,整改之前,順風車的安全指數最低。但曉芳同學提醒我,順風車業務對標的不是專車、快車,而是傳統的黑車,其安全性、便捷性、舒適性、實惠性都比傳統黑車要高。想來的確如此,滴滴等網約車平台的出現,顛覆了我們以往的出行方式,全面提升了出行質量,更為安全、更為便捷、更為舒適也更加實惠。

這一基本的判斷,相信很多媒體都有能力做出,但卻很少見到這一角度的報道。反而,要麼是被突發事件主導,齊聲討伐,要麼是揪住小辮不放,選擇失明。媒體的立場,應該站在體現社會進步的一方,起到助力和糾偏作用。媒體的解讀,也應該超越事件和數據本身,發出更有深度、更有廣度的聲音。

但這,只是應該,不是現實。

現實來看,媒體的水準一天比一天墜落,「第四權力」早已放棄,沒了對社會理想的追求,只有對新聞飯碗的守護。就像中青報評論員曹林,天天以傳統媒體的代言人自居,和一干新媒體、自媒體較勁,強調自己的專業和權威。媒體本應是公共利益的看門狗,事到如今,卻成了整天狂吠的吉娃娃,好像全世界都要搶它那兩塊沒肉的骨頭。

反倒是那些互聯網企業,想著改變世界,有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追求,儘管有時底線並不明晰,但卻能知錯即改,也因此贏得更多人的認可。事件淡去之後,少見媒體去思考其社會價值,只見他們總結滴滴的公關策略:實在是高,看人家平息輿論的效率。

我只能說,不是滴滴有多高明,而是我們的媒體太low了。

韓青,公益人,評論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本書 的精彩文章:

TAG:讀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