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官員動不動就辭官回鄉,靠什麼生活?原來我們想的太簡單!

古代官員動不動就辭官回鄉,靠什麼生活?原來我們想的太簡單!

古代農耕社會,人們發家致富的途徑實在單一得很,既非商品經濟社會,商人自是不多的,故他們要麼務農,要麼當官。而務農在「苛政猛於虎」的殘酷政策之下,溫飽都難,致富根本就不可能,古代官員動不動就辭官回鄉,靠什麼生活?

一般能做官的,家境都不錯,畢竟讀書是件特別花錢的事情。即使家裡差,考上秀才了,家裡可以免稅一定數目,一步步往上考,收益更多,比如范進中舉了,商人官紳立馬送來各種財物。當然在中國歷史上,有不少官員會辭職還鄉。這種現象是存在的,因為當官基本上是賠錢的。皇帝給發的俸祿非常低,並且只發給正職官員。

蕭何除了丞相的萬石收入,還有一萬五千戶的賦稅收益,即使辭官也是頂級富豪。漢代的張安世先後被封1萬多戶,年入是1000多萬錢。這些都是頂級官員的標配,一般官員的爵位只能免役,這已經是很實惠的特權了,在別人家族被勞役、兵役折騰的青黃不接時,這些官員的家族就可以擴大再生產,處於競爭優勢地位。

古代科舉是文人成才的唯一方式,尤其是寒門弟子,這也與中國古代重官、農,輕商、藝有關,寒門弟子不當官,就種地。而大多數人在千辛萬苦過了獨木橋,求得一官半職之後,是不會主動辭官的。他們千辛萬苦過來的目的就是當官,怎麼會輕易放棄。

總體來說,所謂古代官員動不動就辭官回鄉,都是憑空臆想,就算有一些,也是很少的。絕大部分情況下,官員們都是捨不得辭官,因為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內,官員退休之後滾回家鄉,都是沒有退休金的,除非皇帝專門下詔給予優待,才會特別發放一段時間的退休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麗斐然 的精彩文章:

如果劉備打敗了曹操,他捨得把權位讓回給漢獻帝嗎?這一點太關鍵!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突然之間不愛生孩子了?

TAG:美麗斐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