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針刺速效醫案13則(扭傷、蕁麻疹、肛周瘙癢等)

針刺速效醫案13則(扭傷、蕁麻疹、肛周瘙癢等)

針刺速效醫案13則(扭傷、蕁麻疹、肛周瘙癢等)

針灸速效治病

作者/司言詞

1、用「繆刺、巨刺」法治療外傷醫案三則

  • 腕關節挫傷

某女,43歲。自訴10天前騎自行車滑倒,右手著地致腕關節挫傷,傷後疼痛難忍,到某中醫院拍X線片示無骨折,服跌打損傷葯外貼傷濕止痛膏無效而來診。查體:右腕關節輕微腫脹,整個腕關節有廣泛性壓痛。

針灸治療:按上病下取法。取健側之太溪穴,先以指點按,患者覺疼痛大為減輕,然後隨咳進針,行針得氣有如魚吞鉤,活動患部,針入而痛止,留針20分鐘,腫痛皆無,1次而愈。

  • 曲澤穴壓痛

某男,45歲,司機。自訴2009年7月空調房間停留時間過久後,覺右側胳膊回彎處中心點附近疼痛,做甩手動作時痛更甚。初時不在意,未做特殊處理。遷延4個月後疼痛加重而來診。査體:右曲澤穴處有明顯壓痛,局部無紅腫。

針灸治療:按右病左取法。取左曲澤穴,先以手點按,患者覺疼痛減輕,再針刺,平補平瀉,隨咳進針得氣後活動患部,不留針。1次痛衰大半,2次而愈。

  • 急性腰扭傷

某男,49歲,1周前因搬抬重物致腰扭傷,當時疼痛難忍,到某中醫院行針灸治療,效果不顯而來診。查體:病人左側腰部靠近腎區大面積壓痛。

針灸治療:取健側即右中渚穴針刺,先以手點按1分鐘,患者活動後覺疼痛減輕不少,再隨咳進針,得氣後患者不時活動腰部,帶針行走,留針半小時後出針,1次病癒。

  • 體會

(1)《黃帝內經》中關於繆刺、巨刺的應用必須符合三條原則,否則針刺時效果不顯。三條原則是:

病在左而右側脈象異常,反之亦然。

病在左而右側脈口溫度異常,反之亦然。

病在左按右側而痛減,反之亦然。

(2)得氣與否是取效的重要一環。

《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有云:「·····刺之而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針。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畢矣!」

《靈樞·九針十一原第一》有云:「夫用針者取其疾也,猶拔刺也,猶雪污也,猶解結也,猶決閉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

2、皮內針埋針法治療膝上一點痛

祁某,女,38歲,自由職業。2010年3月10日來診。自訴:1周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雙膝痛。表現為正常行走尚可,但在上樓梯時和久坐站立時膝上痛(雙)。某醫院拍片示:局部無異常。建議:按軟組織損傷處理。查體:雙膝髕上緣二橫指處有壓痛,局部無腫脹,余無不適。無繼往病史。此患膝上一點痛適合以皮內針治之。

治療方法:取0.22×5毫米皮內針2支,令患者抱膝,皮膚繃緊,尋找雙膝膝髕上緣最痛點,以普遍按壓法找之,找到後以甲紫溶液作個記號,然後以鑷子夾取一支皮內針,在痛點針刺入,針尖指向血海穴方向,膠布固定,埋針3天,以觀療效。

當時,埋針後令其稍坐5分鐘,然後站起試著行走,雙膝痛點已不痛。患者當時驚喜莫名,自言此小小的針果能治病乎?余笑而未答,只言3天後見分曉。3天後,果如斯言,此女來取皮內針時,笑容滿面,言「雙膝已不痛」,稱謝而去。患者一次埋針而愈。

  • 體會

皮內針治療膝上一點痛,非吾之發明,乃是用針灸大家彭靜山之法。彭氏云:「用此法,可當時止痛,不能上樓梯的可立即上樓。但找不到痛點的不適用本法。」今有實踐證明,針灸大家的方法,果然非同凡響。依法而行,必有奇效。

3、隱白穴針刺法治癒膝關節痛

吳某,男,48歲,機關幹部。2007年5月4日來診。自訴:2個星期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膝關節處痛,平時走路微痛,勞累或天氣變化時覺癥狀加重。余無不適。

查體:右膝近陰陵泉附近沿足太陰脾經走向二寸範圍內壓痛,按之痛甚,局部無腫脹。無外傷史。診斷:外邪風寒濕侵襲致足太陰經經脈閉阻,不通則痛矣!治宜通經止痛。辨證選隱白穴治之。3次而愈。

  • 體會

(1)隱白穴為足太陰脾經井穴。此患者痛點在足太陰經經脈之循行線上,按「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原則」選隱白治之。

(2)用隱白治痛,針灸臨床較少報道。根據經驗,實踐中每遇下肢麻痹、膝關節痛及足底痛的患者,余常習慣以隱白穴治之,每見奇效。

(3)治療以上疾病,隱白穴的針刺方法很重要: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常規消毒患側穴位皮膚,用28-30號0.5寸毫針快速直刺入穴位,進針0.1~0.2寸深,得氣後,施行捻轉手法之補法,留針20~30分鐘,每日1次,3~7次為1個療程。

(4)隱白穴還可治療中風癱瘓之肌力減弱。對肌力的恢復每見良效。不過,針刺時與上法略有不同:

患者仰卧位,穴位常規消毒,取0.5寸毫針,按一般井穴速刺法進針,並略加捻轉毫針,醫者大拇指向前捻,直至引起患肢發生縮腿反射為止。根據病情每日或隔日針1次即可,7次為1個療程。余曾用此法治療多例腦血管意外之後遺肌力0~1級的患者,1~2個療程後其肌力都大為改觀。

4、子午流注針法治療肩痛

唐某,女,37歲,教師。2008年5月5日來診。自訴5天來,每於清晨6點30左右,左肩肩髎穴處必痛,痛時不以手觸碰亦痛,翻身或以手按之時痛甚,但過了這個時間皆不痛。無外傷史。余無不適。患者以前從未遇到此情形,遂來我處求診。

根據患者的情況,其肩痛,痛有規律,痛在清晨5-7點之間,其時人身之氣血流注於手陽明大腸經(卯時)。按《靈樞》:「病時間甚者取其腧」的原則,余取手陽明大腸經之腧穴三間治之,針畢,留針40分鐘。針後,告知患者,第二天清晨自己體會肩部是否還痛?結果,第二天,我剛上班她即來告知,肩痛未發。為鞏固療效,又針一次,而愈。至今未複發。

  • 體會

子午流注針法,始創於宋金元時期,首載何若愚《流注指要賦》。《靈樞·衛氣行第七十六》云:「謹候氣之所在而刺之,是謂逢時。」子午流注就是以這一理論為指導,以五腧穴為基礎,結合四時干支的運算,創立的具體的按時配穴法。針灸臨床,吾等每見按時發病的患者,以常規針刺法治之則很難奏效。按子午流注針灸法治之,則每見奇效。

5、承山穴為主治療兩腿發涼

王某,女,38歲,工人。2009年7月13日來診。自訴:3年前因一次感冒後,時感兩腿發涼,近日覺癥狀加重。雙膝關節以下猶如泡在冷水裡一樣,怕涼怕風,夏天不敢穿裙子、短褲,必須穿厚一點的長褲方可,影響活動及走路。經中西醫治療罔效。無繼往病史。經人介紹而來吾處求針灸治療。查體:兩小腿皮溫略低,腓腸肌按之稍硬。余無不適。

按下肢痹證處理。擬行針刺治療。選穴承山(雙)加委中穴刺絡拔罐。

方法:患者俯卧位,皮膚常規消毒後,用毫針直刺入穴位,得氣後行平補平瀉手法,務使針感達到下肢發涼之部位,留針30分鐘,每10分鐘行針一次,每次行針1分鐘,均平補平瀉。30分鐘後,針刺畢在雙委中穴刺絡拔罐,各拔出瘀血2~3毫升,此時患者覺雙膝關節以下寒涼已去掉一半,皮溫也恢復很多,驚喜莫名,連連問是否會反彈?

余給予正面肯定之回答,囑其繼針,言一天針一次,連針5天,不涼亦針,梅花針最好再做一次,以鞏固療效。第二次,如上法針之後,患者覺兩小腿已不感寒涼,恢復如常,因其有些懼針,故又針一次繼作一次梅花針而已之。至今回訪未複發。

  • 體會

承山穴為針灸臨證較常用之穴,應當給予特別關注。余在臨證時常僅用此一穴治療如下病症:

(1)小腿發涼證(註:治此疾亦可用陰市穴灸之,效亦宏);

(2)後頭痛(但要注意補瀉手法,醫者拇指要輕微向後捻轉1~2分鐘以行針);

(3)習慣性便秘(針刺或點穴均可,但用此一穴治便秘要與太溪、三陰交、飛虎、豐隆等一針療法選穴辨證而用之);

(4)針刺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與十七推合用效果會更佳。此法在高樹中《靈樞詮用:一針療法》一書中有記載。

把單穴的功能主治發揮到極致,是真正貫徹《靈樞·官能第七十三》「稀而疏之」用針原則的有效途徑之一。

6、用彭靜山首尾取穴之法治療鎖骨疼痛

李某,女,30,個體老闆。2010年6月15日來診。自訴:半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鎖骨下疼痛。曾自貼膏藥無效。某醫院拍片示無異常。遂來尋求針灸治療。查體:右鎖骨下緣靠近前正中線2寸處,相當於俞府穴處有明顯壓痛,按之痛甚。

按局部痹證處理。擬行針刺治療。選穴:湧泉(患側)。

方法:患者仰卧,患側穴位皮膚常規消毒,以隨咳進針法進針,得氣後,施行呼吸補瀉之瀉法,亦即呼氣出針,吸氣進針,反覆操作3~5次,並囑患者多做深呼吸的動作,以帶動病患處氣血運行,同時自行輕揉患處,促進經脈暢通。

其時,患者在余第一次運針期間已感痛衰大半,非常驚訝,不敢相信疼痛會好轉如此之快。留針20分鐘後出針,覺患處微痛。第二天按上法復針一次而愈。為鞏固療效,不痛後又在患處以梅花針輕輕叩刺,見血珠後以小號火罐吸拔之,吸出瘀血2毫升。

  • 體會

此處用的是彭靜山的首尾取穴之法。足少陰經起於湧泉,止於俞府。患者痛在俞府,故取湧泉治之,效乃宏。

7、丘墟透照海+曲池,治療胸脅部軟組織損傷

顧某,男,48歲,搬運工人。2010年6月15日來診。自訴因在小船上搬東西時,不小心腰扭了一下,慌亂中胸脅部觸碰到船上凸起之物上,當時疼痛難忍,不敢深呼吸,不敢大聲咳嗽,否則胸脅部針刺樣疼痛。到某醫院拍片無異常。經人介紹到吾處尋求針灸治療。查體:右胸脅部靠近第六肋間隙處輕微腫脹,按之痛。按軟組織損傷處理。選穴:丘墟透照海(患側)十曲池(患側)。

針刺方法:常規針刺,丘墟透照海穴先補後瀉。曲池用瀉法。其時,針入得氣後,稍一捻轉,還沒有經明顯之補瀉,患者即感痛消大半,真是效如桴鼓。留針30分鐘,起針時患者說,患處微痛。為加強療效,在患處用梅花針叩刺,待見血珠後,以大號火罐吸拔之,吸出3毫升瘀血。一次而愈。

  • 體會

患者病變處為足少陽經所屬,按「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原則,選足少陽經之丘墟透照海治之,可交通少陽少陰兩經經氣,共奏調勻胸脅部氣血、通經活絡之功。

曲池為手陽明經穴,肺和大腸相表裡,肺屬於胸中,主氣司呼吸,針刺曲池亦可理氣寬胸,調理因外傷而逆亂之氣機。舉凡胸脅部因外傷等引起的局部疼痛特別是隨咳痛、隨呼吸痛者,皆可取之,此與用魚際穴治療「咳引尻痛」之理相同。

8、針刺液門+外關穴治療產後雞爪風

白某,女,28歲,教師。2009年12月7日來診。自訴2個月前,因生產後在家用冰冷的自來水洗尿布,遂漸覺雙手五指屈伸無力,雙腕關節以下稍覺冷痛。癥狀晨起嚴重,活動後稍緩解,近日雙手五指指尖亦覺麻痛。經多方治療無效,在朋友的介紹下而來吾處求針灸治療。

查體:雙手五指無紅腫,但撫之皮溫略低,雙手握拳無力,五指屈伸困難,狀態平時形似雞爪。余無不適。無繼往病史。診斷:產後風之雞爪風。擬行針刺治療。選穴:液門(雙)+外關(雙)。

方法:常規消毒。常規針刺。均用瀉法,留針30分鐘,每10分鐘行針一次。行針期間,醫者幫患者頻作推拿之理指法。以促進雙手五指之氣血運行。每日1次。1次痛減,五指屈伸無力大為緩解,3次病情減半,共針7刺而愈。

  • 體會

液門穴屬手少陽三焦經,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原則,本穴可治手背紅腫、手指屈伸不利或手指拘攣等症。液門乃八邪穴之一,有除寒濕、益陽氣之功。外關通陽維脈,可維絡諸陽。液門酌配之,可有效的聯絡氣血,補氣益陽。故臨證用之治療產後雙手受寒濕諸證,短時間內可收痊癒之功。

9、獨取間使穴針刺,治療急性蕁麻疹

方某,男,18歲,學生。2010年6月17日來診。自訴在自家大棚里勞作後,自覺四肢瘙癢,隨後前胸、後背乃起大面積風團,瘙癢難耐。愈撓愈癢,愈癢愈撓,遂急到其所在鄉村衛生室就診。在那裡按過敏性皮炎處理,醫生予開葡萄糖酸鈣口服液令其服之,服後風團、瘙癢漸次消失,然第二天午後復起。因怕癥狀加重,在鄰居的介紹下到吾處尋求針灸治療。余無不適。無繼往病史。

查體:前胸、後背、四肢部位有散在之大面積風團及大量抓痕,風團稍高皮面,病變局部瘙癢較甚。皮膚劃痕征(+)。診斷:急性蕁麻疹。擬行針刺治療。選穴:間使穴(雙)。

方法:因患者年紀既輕,又是第一次針刺,為避免暈針,針刺時取仰卧位。常規消毒,用28-32號1.5寸毫針,快速直刺入穴位,進針一寸左右,得氣後施行平補平瀉手法,維持中等刺激量。留針30分鐘,每10分鐘行針一次。

10分鐘後其風團和瘙癢已漸次消退。每日1次。為鞏固療效,繼針二次。最後一次針後,又在其委中穴(雙)行刺絡拔罐法,每穴同時各拔罐10分鐘,各拔出瘀血2~3毫升,搽凈瘀血,局部消毒後,整個治療畢。3次而愈,至今回訪未複發。

  • 體會

(1)「諸痛癢瘡,皆屬於心」,故取手厥陰心包經穴治之。

(2)間使穴屬手厥陰心包經,臨床證明,此穴具有很好的清熱涼血之功。故對急性蕁麻疹效佳。

(3)急性蕁麻疹的針刺治療,可選取大椎穴刺絡拔罐或針刺後溪穴治之,亦可以後溪穴點刺放血法治之,效亦佳。

(4)慢性蕁麻疹的治療,可選取針刺大椎+曲池+風市+血海+三陰交穴配合膈俞刺絡撥罐法治之。療效頗佳。

10、針刺丘墟透照海穴,治療急性腕關節扭挫傷

方某,女,27歲,工人。2010年7月10日來診。自訴昨日下午騎自行車去買菜,當行至一下坡路時不慎摔倒。其情急之下,下意識的以右手撐地,遂致右腕關節扭挫傷。當時的癥狀:右腕關節局部疼痛難忍,不敢稍活動,動則痛劇。到某醫院拍片示:局部無異常,無骨折。醫院遂按軟組織損傷處理。醫生給予其冷敷並開三七傷藥片口服。然第二天癥狀無明顯好轉。乃到吾處求針灸治療。

余無不適。無繼往病史。查體:右腕關節局部微腫脹,於陽池穴附近有壓痛,按之痛甚。按腕關節扭挫傷處理。擬行針刺治療。選穴:健側丘墟。

方法:患者仰卧位。常規消毒健側穴位皮膚,用28-32號3.5寸毫針,針尖斜向照海穴,快速進針3寸左右(可在照海穴觸及針尖,但不要穿透皮膚),待局部有酸、麻、脹、痛等針感後,採用快速提插捻轉之瀉法,留針30分鐘,其間行針3次,每10分鐘行針一次。

留針期間,囑患者盡量做腕關節的活動,以帶動局部氣血運行。該患者在針入得氣1分鐘後即感腕關節疼痛大減,第一次運針(即留針10分鐘後)痛衰大半,留針30分鐘後,患處已不痛,僅覺患處微酸而已。第二天,同樣辦法復針一次而愈。

  • 體會

此患病變在陽池穴附近,乃手少陽經脈局部因外傷而閉阻所致,不通則痛,而手少陽和足少陽脈氣相通,故取足少陽經穴丘墟透照海治之。此處亦有「上病下取」之意。遠端取穴,更能疏通閉阻之經脈,以利舒筋活血,通則不痛。

以上三則針刺速效治病的案例,或遠端取穴,或近處取穴,各有千秋。其之所以能速效,乃是辨證准,用穴精之故。正如《金針賦》所言:「·····自先聖,傳之後學,用針之士,有志於斯,果能洞造玄微,而進其精妙,則世之伏枕沉痾,有緣者遇針,其病皆隨手而愈矣。」

11、針刺承山穴治療頑固性肛周瘙癢一例

朱某,男,32歲,機關幹部。2008年4月12日來診。自訴:患頑固性肛周瘙癢半年余,嚴重時夜不能寐,余無不適,無繼往病史,喜煙酒,好辛辣,到某醫院就診後,大腸肛門病學檢查無異常。其曾自用中藥坐浴法,然癥狀時好時壞。近期覺癥狀加重,用坐浴法無效後,遂在朋友的介紹下,到吾處尋求針灸治療。擬行針刺治療。選穴:承山(雙)。

方法:患者取俯卧位。穴位常規消毒。用28-30號3寸長毫針,垂直快速刺入穴位,進針2.5寸左右,待得氣後,行透天涼手法。留針30分鐘,每10分鐘行針1次。每日1次,5次為1個療程。

此患者按上法針刺後,肛周瘙癢日見減輕、3次後已基本不癢,繼針2次。共針5次而愈。

  • 體會

《靈樞·經別第十一》:「足太陽之正,別入於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於肛,屬於膀胱,散於腎······」按「經脈所過,主治所及」之治則,針刺承山穴可起到理氣調腸之功。肛周瘙癢為大腸有疾,故臨證選承山穴治之。

12、針刺液門穴治療牙痛一例

王某,女,31歲,個體經營戶。2010年9月7日來診。自訴:左上智齒髮炎疼痛2天余。牙齦局部腫脹,嚴重影響睡眠及飲食。到某醫院就醫,服甲硝唑和止痛藥後,癥狀稍緩解。因怕遷延日久,癥狀加重,故來吾處求針灸治療。此患診斷明確,乃取液門穴(左)治之。

方法:患者取坐位。穴位常規消毒。取28-30號1寸毫針對準穴位快速刺入,進針0.5~1寸深,以得氣為度。患者覺有酸麻脹感後,留針40分鐘,每10分鐘行針1次。針後2小時內勿洗手。按上法針刺,此患一次痛衰大半,二次而愈。

  • 體會

(1)液門穴屬手少陽三焦經,因其經脈循行耳、目、喉嚨,其經筋「入系舌本」,故臨證以治療頭面五官疾病見長。

(2)上法對各種牙痛,如齲齒、急性牙髓炎、牙根尖周炎、牙周炎、牙齦炎、牙損傷及拔牙後疼痛,經1次針刺後,大多數獲佳效。

(3)牙痛一證,其針刺治療,許多人習慣以合谷穴治之。然則,從經脈循行來看,足陽明經入上齒中,手陽明經入下齒中。所以,合谷穴嚴格意義上來說,更適治療下牙痛。

13、針刺後溪穴治療胸脅部軟組織損傷一例

李某,男,34歲,自由職業。2010年9月9日來診。自訴3天前因騎摩托車與人發生口角,對方動粗,致其胸脅部軟組織損傷。當時即覺癥狀較重,不敢深呼吸,上身不敢轉側,不敢做擴胸運動。到某醫院拍片示局部無異常。曾自貼膏藥無效。遂在好友介紹下,到吾處求針灸治療。

查體:患者胸骨下,鳩尾穴上3寸附近,約當一巴掌大小範圍有多個散在之壓痛點,按之痛甚,不讓觸碰。胸脅部軟組織損傷,診斷明確。擬行針刺治療。選穴:後溪(雙)。

方法:患者取坐位。穴位常規消毒。用28-30號1.5寸毫針,快速直刺入穴位1~1.2寸深。得氣後,行強刺激手法,並囑患者頻做深呼吸及盡量做擴胸等活動,以帶動患處氣血運行,促進經脈暢通。留針40分鐘,每10分鐘行針1次。

留針期間,醫者在患者胸脅部位疼痛點之背部對應點行推拿點按之法,乃取以陽治陰之意。其時,針入行針1分鐘後,患者已覺疼痛大減。留針畢,出針後,再按患處,患者言:大體已不痛。為鞏固療效,第二天復針1次,2次而愈。

  • 體會

(1)後溪穴治療胸脅部軟組織損傷疼痛,臨證試之,每見佳效。

(2)針灸臨證,後溪穴應用十分廣泛。臨證凡落枕、頸椎病、肩周炎(肩後痛)、胸脅屏傷、急性腰扭傷、面肌痙攣、胸腰椎小關節紊亂綜合征、外感之咽喉腫痛、急性蕁麻疹、面部環口黃水瘡等,可首選後溪穴治之。

⊙版權聲明:本文摘自《針灸臨床筆記》,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李小五

⊙運營編號:GYZX000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醫在線 的精彩文章:

夏天這個習慣「催人老」!後果很嚴重,再不重視就晚了……
熱到「要命」!高溫天心梗高發,究竟是為何?

TAG:國醫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