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年李白的這一詩句被認為是狂出天際,但是後人還是對他佩服連連

當年李白的這一詩句被認為是狂出天際,但是後人還是對他佩服連連

說到詩仙李白,大家肯定都不會陌生,從我們很小的時候就能夠熟練的背誦他的名篇《靜夜思》,後來通過學習我們慢慢的直到,李白的這種風格叫浪漫主義,每句詩都顯得那麼有意境,讓人回味無窮。因此他才被認為尊稱為詩仙。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有的時候有些李白的詩里的配圖都是李白身帶佩劍,為什麼會有這種插圖?其實李白這個人可以說是比較有才,他不只是在文學上頗有建樹,他在劍術上也是造詣頗深。所以他還有個綽 號,劍仙。

李白的詩讀了讓人有種蕩氣迴腸的感覺,不論你是否見過那種場面,只要讀了李白的詩,彷彿那一幕就發生在眼前。但是李白的一生並不是十分順利的,他空有一腔報國熱血,但是朝廷卻不重用他,他只能夠通過詩言志,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讀李白詩句的時候總是有種蕩氣迴腸的感覺的原因,他把大部分的情感都灌輸到詩句里了。

在李白42歲這一年,他寫了可以說是這一生最狂傲的詩篇,背景是這樣的,剛過不惑之年的李白,突然接到皇帝的召宣,於是他覺得他的仕途馬上就要開啟了,終於可以一展身手的時候了,於是寫下了《南陵別兒童入京》,其中最後兩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可以說是狂出了一定境界,那種報國之心有了用武之地之後,那種喜悅之情一下子爆發出來了。

當然不提李白的仕途之路走的怎麼樣,但是他這種「狂妄」之情,也是讓我們後人所仰慕的,您說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譚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當年德國戰敗,蘇聯攻入一個小鎮後,女性居民寧願自殺也不願活著

TAG:老譚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