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鄭和下西洋的寶船究竟有多大?歷史上有什麼記載?

鄭和下西洋的寶船究竟有多大?歷史上有什麼記載?

原標題:鄭和下西洋的寶船究竟有多大?歷史上有什麼記載?


作者: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雷曉凡


鄭和下西洋是我國古代航海史上最偉大、最著名的壯舉。我們對於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相關知識已經知道得很多,但是我們往往會忽略宏大敘事之下得細微問題,在鄭和下西洋得技術層面考慮得較少。實際上當我們用放大鏡去觀察歷史,就會有很多有趣得發現和收穫,例如咱們接下來要聊的這個問題——鄭和寶船,究竟是什麼樣得?


鄭和船隊想像圖


鄭和下西洋,是我國明代1405年至1433年間的七場連續的大規模遠洋航海,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遠洋航海活動。鄭和船隊所到之處,包括東亞地區、印度次大陸、阿拉伯半島、及東非各地。船隊共有船隻二百四十多艘,船員人數二萬七千四百名。鄭和船隊七次下西洋的總航程達到七萬多海里,長度相當於地球圓周的三倍還多。


摩洛哥穆斯林航海家伊本·白圖泰所著的《遊記》有記載對宋元時代來往印度洋的中國海船的描述:「大者張12帆,載1000人,其中六百名水手,400名士兵弓箭手等。大船用20至30搖櫓,每櫓15至30人搖,單是操作搖櫓,需要300至900人。」明代得造船與航海技術相對於宋元時期又有了極大得進步。


鄭和雕像


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鄭和航海寶船共六十二艘。其長度與高度換算成今天的通用單位,最大的約長148米,寬約60米。隨鄭和下西洋的翻譯官馬歡所著的《瀛涯勝覽》有三種定稿本,分別是《說集本》,《淡生堂本》和《三寶征夷集本》。明抄本《說集本》:「寶船六十三號,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瀛涯勝覽》明抄本《淡生堂本》:「寶船六十三號,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瀛涯勝覽》明抄本《三寶征夷集本》:「寶船六十三隻,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在明代人編寫的《國榷》中稱「寶船六十二艘,大者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在明末羅懋登所著《西洋記》中詳細地記載了鄭和船隊中各種船型的尺度,其中,寶船「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但無論是那一種數據,我們都可以判定,鄭和寶船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


寶船共有四層,船上九桅可掛十二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三百人才能啟航。由此可見,鄭和寶船不僅體積龐大,而且具有精巧的設計和精密的結構。


今人仿製寶船模型


不過,一直以來,由於鄭和船隊的檔案資料缺失,學界都對鄭和寶船的記載有不同的見解。有學者以科學的計算方法論證鄭和船隊理論上具有可能性。也有人持懷疑甚至否定的態度,例如有學者提出木材強度有限,無法保證這樣超大船隻的水密性,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無法長時間的航行。


參考資料:


張廷玉等:《明史》


馬歡原著萬明校註明鈔本《瀛涯勝覽》校注

席龍飛、何國衛:《試論鄭和寶船》


席龍飛、何國衛:《關於鄭和寶船的論辯》


邱克:《談<明史>所載鄭和寶船尺寸的可靠性》


編輯:施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代中國 的精彩文章:

"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方孝孺真得是被「誅十族」了嗎?
作為近代民族資本家最早的身影,包買商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什麼作用?

TAG:近代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