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玉米群體三維模型構建

玉米群體三維模型構建

《農業工程學報》2018年第34卷第4期刊載了北京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中心等單位溫維亮、趙春江、郭新宇、王勇健、杜建軍和於澤濤的論文——「基於t分布函數的玉米群體三維模型構建方法」。該研究由國家863計劃項目(項目號:2013AA102404-02)等資助。

玉米群體是玉米光合作用生產的組織體系,它的形態結構對玉米的光截獲能力以及產量具有重要影響。以數字化、可視化的方式在計算機上構建玉米群體三維模型,對於設計形態結構好的玉米品種、通過理論計算適合各地最好的種植方式、最終提高玉米的產量,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通過預建模玉米群體的少量植株形態結構數據,獲得了每個株型參數的統計分布規律;利用這個規律查找並調用已有玉米三維資料庫中相似性最高的對應數據,得到玉米群體內每個植株的三維模型;最後,利用玉米群體內每個植株的生長位置和植株朝向信息,將各植株三維模型進行組裝,就得到了玉米群體三維模型。

研究表明,該方法構建的玉米群體三維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玉米實際田間的葉面積指數,這個參數是農業玉米育種與栽培科學家最關注的玉米群體形態結構參數。

所構建的玉米群體三維模型具有很高的真實感(下圖),可以反映不同的玉米品種、種植方式和田間管理措施下形成的玉米群體形態結構差異。

玉米群體三維模型:新疆奇台縣(寬窄行)、

吉林公主嶺(等行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業工程學報 的精彩文章:

灌水次數對綠洲農田氮素損失及水氮利用的影響

TAG:農業工程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