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樣的8小時工作時間,為什麼和同齡人差距越來越大

同樣的8小時工作時間,為什麼和同齡人差距越來越大

按照咱們國家的情況,每個人每天規定的工作時間呢,就是8小時,至於超出的部分都是資本家的意思,做與不做,全看自己想不想,願不願意,或者敢不敢。

那麼在這相同條件的8小時內,為什麼會拉開差距,我們口中常說的差距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

先來說下什麼才算有差距?

每天從開始工作的那一刻起,一直到下班結束一天的工作,有人累得還不如狗,有人輕鬆的蛋疼,這是差距;有人認認真真的做事,有人偷奸耍滑的做事,這也是差距;有人開開心心的工作,有人度日如年的工作,這還是差距;有人絞盡腦汁的工作,有人愜意自得的工作,這同樣是差距。

但是,我們真正所理解的差距,並不是工作的性質,而是帶來的結果。直接體現,那就是收入的多與少,因為這種差距最直觀,最表象。

月薪3千的人,體會不到月薪8千的人的生活狀態;月薪8千的人感受不到月薪2萬的人的生活態度;月薪2萬的人同樣理解不到月薪10萬的人的生活品質;10萬的想像不到20萬的生活理念;…………如果去了解,只會刷新自己的價值觀,說出一句「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僅此而已。

這種差距是結果導致的原因,人與人其實都是相同的,哪怕是馬化騰,馬雲這樣的人物,在我們心中都有如神一般的存在,他們也並沒有比我們多出什麼硬體上的東西,只不過他們在現在看來,具備了一些普通人不具備的資源,但是這些所謂的資源,毫無疑問都是他們自己爭取來的,無論在哪方面。那麼,之所以差距被越拉越大,原因就是我們賺錢的手段上,也就是所從事的工作,給你帶來的最終體現。

每個人都要工作,為什麼工作?

這似乎是個不用回答的問題,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這個心中的答案是正面的,積極的,比如,創造自我價值,造福社會,讓人生更有意義等等;或是負面的,消極的,比如,不工作誰給錢花,怎麼吃怎麼喝,怎麼養孩子,怎麼照顧父母等等。雖然推動力不一樣,但是展現的過程是一樣,都是去工作,去做事。區別就在於主動的或被動的。

大多數的朋友,都是主動性的,自己的潛意識裡是清楚的,不工作,不賺錢,那不就是動物了嗎?對不對。所以不管現在在做的工作究竟是什麼,總會去面對這份工作的。可是每個月發薪水的時候,看到別人開著豪車的時候,看到別人戴著名牌手錶,看到別人家孩子的教育環境,看到別人的父母安享晚年的時候,再看看自己,活得真費勁。為什麼?別人可以那樣,別人可以這樣,而我卻只能看著,順便嘴裡還抱怨著,想去改變什麼,但好像又改變不了什麼?差距也就產生了,不是表現,而是在內心裡。

為什麼會有差距,在我看來無非就幾點原因


時代的不同

在父母的那個時代,本本分分上班,同時物價也很低,對生活的慾望並不複雜,保持在撐不著餓不死的狀態,那時下海經商的人,幾乎都取得了普通人一生都得不到的財富。所以有些時候父母說的話,會讓我們感覺過時了,時代不同,生活的環境不同,社會的現狀不同,因為畢竟這種思想是十幾年前或幾十年前的了,你敢拿著這些思想去迎接幾十年後的社會嗎?為什麼現在人工智慧如此的厲害,為什麼現在買東西如此便捷,就連吃個飯都省心的不行,所以跟上發展的節奏,別掉隊了。


行業的不同

傳統的行業中,主要依靠的是人,當然需要勞動力來完成,但是前段時間的幾條新聞,比如收費大媽,京東裁員等等,都體現了人的重要性在降低,當然最重要的核心終歸是人來完成。在這裡並不是說傳統行業不行了,而是再用傳統的思想面對傳統行業不行了。現在的網路發達程度,成就了許多的人和公司,比如直播,應該也算是行業了,直播一小時,賺流量,賺禮物等等,收入很是可觀,有的人會覺得不務正業,我就想笑了,當你過的越來越窮的時候,你才是不務正業。

這裡只想說,這種被拉開的差距是因為所在的行業,而非自己。

工作態度的不同

每天在抱怨聲中去上班,抱怨工作勞累,還不賺錢,那勢必會對工作帶有消極的態度,有人會說,我抱怨歸抱怨,工作還是會順利的完成。在這我就想說了,當你對一件事物產生厭惡的時候,你就算去面對了,也不出於不得已,而非自主的,那麼完成的這件事情,也就僅僅局限在完成而已,並不會有升華的東西,周而復始的去重複簡單的熟悉的東西,那就是在混日子,想在一個工作中做的出色,態度是第一位,同時也要刻意的去了解自己並不擅長的,刻意的去練習一些相關的知識技能。只要在這份工作中取得了成就,體現了價值,你才會愛上工作,而並不是單純的依靠愛好去工作。你用什麼態度對待工作,工作對你就是什麼態度。


消耗時間在不想繼續的工作中

之前的一位同事,每天上班心不在焉,交待給他的工作,敷衍了事,每個月薪水都是低的可憐,但是他卻在埋怨工作不行,但是始終意識不到自身的問題所在。這樣只是在浪費自己有限的生命和時間,去消耗自己短暫的青春罷了。如果是這樣,要麼改變工作狀態,要麼換一份想做的工作。


不夠專註,不夠用心

在一個行業里,所有人的起點是一樣的,都是從0到1,從小白到專家,專註的程度決定了突破的期限,也許時間很短,也許一輩子都無法突破。其實多花點心思在工作中,因為你所接觸的專業性知識,是常規的,去突破,去改變,去創造,才能展現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自然你的收入也會隨之而來了。現在幾乎人人都有副業,只要分清主次就好,一切的副職業都建立在增進主業的業務能力的基礎上,而不是單純的賺點外快,很多時候把賺錢當最終目的,反而會適得其反。

非主觀的原因

人的智商,天賦,不可能一樣,五根手指生長的不一樣,是因為有各自擅長的方面。有些人做事有質有量,效率還高,但有些人費勁巴拉的還不如別人。這些方面其實大可不必在意,主要看你願意花多少的精力去補救了,笨鳥先飛,勤能補拙,請了解一下。

端正態度,擺正心態,努力用心,差距會慢慢縮小,怕的就是明明什麼都懂,卻什麼都不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諾諾和大叔 的精彩文章:

TAG:諾諾和大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