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的孩子一開口就與眾不同
1
為人父母的有時難免會困惑,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總是那麼優秀?
相信大家對《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中那個6歲男孩沈子楊不陌生,他憑著他周身的一股機靈勁兒、小小年紀就有的不俗詩詞積澱,以及幽默可愛的形象幾乎萌翻了全場,也征服了主持人董卿和嘉賓康震、蒙曼。
沈子楊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的精彩表現▼
其實,能登上詩詞大會的舞台,除了超級萌,小子楊更是有著實打實的詩詞積澱,自上一季開播到現在,一年內,子楊背了500首詩。迄今為止,他已經讀過了《千字文》、《毛澤東詩詞》和《唐詩鑒賞辭典》。
現場,董卿直接讓沈子楊與百人團的青年選手們進行詩詞接句,子楊對名家名句也是對答如流。
對一個六歲的孩子來說,這種知識儲備已經十分可觀了,更不用說他小小年紀就擁有了大將風采,機智幽默,自信淡定,實在惹人喜愛。
還有,去年拿下《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冠軍的復旦附中的16歲才女——武亦姝。
芳齡16,身高180,長發在鬢,莞爾一笑,出口成章。
她是一個00後,卻把陸遊當做男神,別人手機不離手,她是蘇軾的詞集不離身,2000首古詩詞倒背如流。
飛花令上的一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更是驚艷了全場。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我在江南沒有什麼東西好給你,就把江南的一整個春天都送給你吧,多美啊~
武亦姝說,這是古詩詞里才會有的浪漫。
2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厲害的小孩都是怎樣煉成的?
董卿:用古詩詞喂大的孩子,早就贏在了格局上。
2017年9月新推出的中小學《語文》教材,似乎更是在告訴家長們「孩子學習詩詞有多重要」。
小學一年級課本首次加入古詩,小學6個年級12冊古詩文,約佔課文總數30%。與原有人教版教材比,增幅達80%。高中更甚,教育部特別指出,新課標高中語文必背篇目從14篇暴增到72篇。
很多家長意識到古詩詞的重要性古詩詞書成摞地給孩子買,效果卻不怎麼好。
即使孩子勉強背誦下來,很多也是背完就忘,要不就是機械記憶,一到考試就寫錯字。
那怎樣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背誦古詩,理解古詩呢?
我們都知道,死記硬背只會磨滅孩子的興趣,但如果讓孩子從小能接觸到優秀的古典詩詞啟蒙,讓他能感知這首詩的精妙之處、它背後的故事、甚至是誦讀起來讓他感受詩詞的音韻美感,孩子會自然而然地從心底生髮出熱愛來。而就詩歌氣氛的熏陶而言,家庭教育的效果其實是要勝過學校教育的。
6歲的沈子楊,一年時間背了500多首詩,董卿掐指一算,平均每天要背1-2首啊!評委好奇了,是媽媽讓你背詩的嗎?
沈子楊笑了,「不是,媽媽一直反覆吟詩,聽多了之後,就開始背了。」
其實,經典詩詞的啟蒙要義、童子功怎麼練,沈子楊的這句話已經真相了:家長反覆吟誦,家裡有這樣的熏陶氛圍;聽多了,自然也就能熟讀成誦了。
看到這裡,很多家長一定會有疑問了:
我朗誦的音不準,不會把孩子帶入情境,也不會講詩詞背後的故事,那現在該怎麼辦呢?
3
不用擔心,小編身邊有一位知名的朗讀專家,彩叔,他曾發起「中國朗讀百城行動」,海內外舉辦了上千場朗讀講座,走進了百餘座校園。
小編為大家精挑細選了他的一門課程《精英家庭都讓孩子學的朗誦課》,彩叔以多年少兒朗讀的經驗,甄選國家教委新課標指導的30首經典古詩,每集以動人的古詩帶入課程,精彩的范讀,字斟句酌的朗誦指導,讓你的孩子愛上朗讀,一開口就與眾不同。
講師介紹
彩叔
知名朗讀專家
中華文化促進會朗讀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北京電視台少兒朗誦藝術團總評委
有聲閱讀和朗讀平台「全民悅讀」創始人
多家國際幼教集團特聘朗讀專家顧問
課程特色
30段專業的朗誦
從朗讀中培養孩子的語感,讀出詩中的自然節奏和情感韻律,感受古詩的音韻之美,提升表達能力。
30則你也許從未聽過的故事
豐富豐饒情感講故事,讓朗誦不再停留於表面,古詩不再抽象和模式,輕鬆愉快中潛移默化朗讀技巧。
30篇精準的詩詞解讀
通過對古詩的字詞的詳細註解和對詩的精準翻譯,將詞的含義及意境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傳達給孩子。
30個趣味問題
開動孩子小腦筋,激發孩子好奇心,幫助孩子鞏固課程知識。
課程介紹
朗讀專家解句,精彩范讀,生動故事結合趣味動畫,讓孩子愛上朗讀
1/《所見》知縣給廚子鞠躬,原因竟是...
2/《鹿柴》王維賦詩,朋友笑著卻流下眼淚
3/《池上》白居易患上了相思病,結果卻...
4/《風》「三秋」是九月可能99%的人都不知
5/《絕句其一》燕窩居然是這樣做出來的?
適合人群
所有3-18歲孩子
想讓孩子體驗朗讀之美的家長
喜歡朗讀,想提高自己談吐修養的人
關注騰訊課堂,閱讀更多精彩!


※古詩中提取的女孩名字,女寶寶詩詞歌賦起名
※人間四月天,與古代文人雅士來一場跨越時空的約會!
TAG: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