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固有色與環境色

固有色與環境色

調色完全靠運氣,心情好出大片,心情不好沒思路,套個預設找感覺,你是不是經常這樣調色呢?

要想在攝影后期調色中遊刃有餘,你必須得了解一些關於色彩的知識。

那麼我們如何在本質上吃透色彩呢?

很多人經常說攝影是玩光的藝術,可大部分人也僅僅局限於逆光、側逆光、蝴蝶光,倫勃朗光這類有關前期拍攝的光線知識。

雖然今天說的是色彩,但這一切都是因為光。光的存在,讓萬事萬物得以被看見,讓色彩得以被識別。但正是因為光的無處不在,我們周遭的物象色彩也變得複雜起來。

我們可以作如下的色彩語言類別分類,來系統的認識光線於色彩,在這其中的秘密。

固有色

物體處於白光中所呈現的顏色。

固有色語言,是指再現人們對物象知覺中的原有本色,即真實貌色者。

它是以塑造形體、表現質感為宗旨的用色語言,是表現人對物象色彩恆常性知覺的色彩語言。

中國的隨類賦彩基本上用平塗法;西方油畫用色相明度覆蓋於素描。

雖然西方在印象派之前,提香已經注意到反光部位呈現的環境色,其後的透納、康斯太勃爾都注意環境色的運用,但終未能脫離為塑造形體服務的出發點。

固有色的存在不代表我們攝影亦或者繪畫就必須遵循固有色的原理。

舉個例子,在一個空間內,假設存在一個純色的立方 體,當你看見它覺得他是立方體是因為它各個面存在顏色屬性的差異,但它的固有色是紅色,你不能說它全身上下都是紅 色的。

如下,當左邊的立方體被我們的眼睛感知到,是因為光線對其固有色的影響在我們視網膜上呈現出來了。但假如你認為攝影后期就應該還原真實的色彩,那這個被我們感知到的立方體就只是一個平面(如右)。

其實很多攝影作品為什麼能在一瞬間吸 引你眼球的原因,由於作品本身的素描關係,對比度,色彩形成的空間,絕對是看見它的第一秒發生的事。

環境色

環境色,也叫條件色,是指物象的色彩受光源色和周圍環境色的影響,而改變了固有色的色彩面貌,呈現為環境色中的色彩。

環境色作為繪畫和攝影色彩語言的表達,其旨在表現客觀世界的光彩效果,是以色彩的冷暖變化構成絢麗豐富的色彩之美為內容。

那麼正是因為周遭存在的發光體和反光體,才有了環境光這一說,而光線的豐富變化讓物體的色彩有了更多的細節,最簡單的例子是球體的暗部反光,白天香蕉和晚上香蕉的色彩不同等,重點在於我們要理解環境條就是體現環境,氛圍,時 間,溫度等外在因素的。

看到這裡,只要是了解Lightroom或者ACR的小夥伴肯定會有一些感悟,比如裡面的色溫工具, 分離色調工具,這裡挖個坑,其實分離色調並不是在分離色調,分離色調的妙用我們將在以後為大家介紹。

以上兩類色彩語言,都旨在再現客觀世界。前者是輔助形狀,陳述形體與質感,構成內容及基調錶情。後者是以色彩的冷暖變化與色調構成的光色與空氣氛圍,再現光色的真實感。

主觀色語言,是指凡是拋開客觀對象的固有色、環境色,按照自己的主觀意願,隨意配置、隨意組合的用色方法,旨在創造一種新的不受客觀限制的色彩和諧的畫面,以其構成純粹的色彩表情。

馬蒂斯稱其是「色彩的解放」。「解放後」的色彩自由奔放地表達著強烈的情感的同時,也以理性的和諧構成賞心悅目的彩章。

所以色彩於視覺藝術家來說,就像是一種對於生活的體會,每個人遵循色彩原理事物基礎上創作出來的東西應該是有區別的。

攝影后期調色依靠的還是建立在客觀基礎上的主觀想像,這種想像並不是天馬行空,而是遵循固有色和環境色的基本概念去進行的主觀想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哥特式復興 的精彩文章:

TAG:哥特式復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