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這部紀錄片拍了49年,只為告訴你這三個人生真相

這部紀錄片拍了49年,只為告訴你這三個人生真相


文藝·時尚聚集地


點擊上方藍字免費訂閱

 

咖啡書屋



 


這部紀錄片拍了49年,只為告訴你這三個人生真相


作者:陶瓷兔子




One





最近被朋友安利了一部很棒的英國紀錄片,叫做

《人生七年》



導演邁克爾·艾普特於1964年開始拍攝,記錄14位英國的七歲兒童的生活,到目前為止,該紀錄片已經跨越幾十年,每七年拍攝一集。




被選中的孩子們來自當時英國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的階層,片子從孩子們的7歲開始記錄,然後是14歲,21歲,28歲…一直到56歲,從垂髫到白髮,從孩童到老年。




我用了整整一周的時間看完了這部記錄片,期間屢次按下暫停,並不是因為片子本身有多燒腦,相反,

正是因為它的平凡和日常,才會讓人忍不住心生感慨




正如《殺鵪鶉的少女》中的那句話:





當時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雲千檣,你做出抉擇的那一日,在日記上相當沉悶和平凡,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T

wo





真相一:階級分化是不可避免的,但也遠遠不止你看到的那麼簡單。




《人生七年》的第一集,攝於孩子們的7歲,孩子們面對鏡頭一派天真爛漫,可言行舉止卻大相徑庭。




來自上層階級的小孩Andrew,Charles和John就讀於私立學校,他們的日常活動之一是閱讀《金融報》和《觀察家》,

對自己的未來有著明確的規劃




高級中學—牛津/劍橋—成為律師

(律師在英美都是高薪職業)




來自中層階級的孩子中,男孩Nile說自己想要開旅遊大巴,女孩Jackie不好意思的捂嘴笑,說自己希望長大了之後嫁人生子。




來自底層階級的孩子Tony希望成為一名馴馬師,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甚至連夢想的意義都不知道,甚至會把能夠吃飽飯,少挨打,作為自己人生最大的願望。




他們後來的人生軌跡並不太讓人意外,高富帥三人組已經按照當年的既定路線,上了名牌大學,當上了律師,過上了優渥的上流生活。




中層階級的孩子表現普遍平淡,尤其是幾個女孩子,已然過上了相夫教子的主婦生活。




最讓人難過的是底層階級的孩子,他們兒女成群,但極少有高學歷的「白領」或者「金領」,做的都是極其普通的技術性或者服務性工作,比如保安,比如修理工等等。




同樣是三四十歲時,他們的面容,身材和神態都顯得比其他同齡人蒼老很多。




這似乎是「階級固化」最直觀的例證。

一個人接受的教育,擁有的資源,的見識和視野,從一開始就決定了一生。







但事實又不止如此,在56歲的那期片子中,高富帥代表John對著鏡頭坦言了在自己9歲時,家裡出現了一場意外。




他父親去世,家境一落千丈,母親不得不外出工作,讀大學的時候,他也是靠自己的努力拿到的獎學金。




他說:





人們總以為我們這個階層的人生就是順風順水,想去哪所學校讀書就去哪所學校,但是人們並沒有看到那些挑燈夜戰的日子,那些刻苦和努力。




這讓我想起前段時間李湘的女兒王詩齡在微博上曬出用全英文解數學題而上了一次熱搜,很多人感慨小姑娘命好,小小年紀就能夠接受精英教育。




這是我們大多數人繞不開的思維誤區:




只看得到別人的優勢,看不到他們為了維持這樣的優勢而付出的努力。




你深陷言情小說時他在讀《經濟學人》,你打王者榮耀時他在做數學模型。




你轉發完「寒門逆襲的通道正在關閉」之後欣然去跟朋友聚餐,他剛寫完了兩萬字的論文去健身房跑步。




最可怕的從來都不是階級差異的存在,而是我們以階級分層為借口,理直氣壯的原諒了自己的不作為。




T

h

ree






第二個真相:寒門子弟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是教育。




七歲的Nick在第一期拍攝中,被歸類為底層階級的孩子,他是個農二代,生性靦腆謹慎,住在偏遠的郊區,那裡的小學只有一間教室。




但他也是整部片子中「逆襲」最成功的孩子,他考上了牛津,成功跳脫了階級枷鎖,去美國做了教授,也過上了名利雙收的生活。




在21歲的那部片子里,導演問起他成功的秘訣,他帶著一臉謙虛的微笑說,我不覺得自己有什麼成功的,不過是考上了牛津而已。




對啊,不過是考上了牛津而已。




但正是那一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書,讓他得以脫離原生環境,進入更高一層的圈子,得到打開視野,擴展心智和獲取資源的機會。




導演借另一位採訪者Jackie之口表達了教育的重要性。




Jackie在49歲那年的採訪中對著鏡頭咆哮:





我現在身體不好,政府卻不發給我放補助了,擺明了讓我出去工作,這不是把我往死路上逼嗎?你說我的身體狀況怎麼去工作,你說?




導演問:你有什麼後悔的事情嗎?




她長嘆了一口氣:我上學時候不應該這麼懶,若再活一次,我一定更努力學習。







誠然,教育中有太多的不合理與不公平,但是對於大多數沒錢,沒資源的普通人來講,那依然是唯一的上升通道。




抱怨沒用,後悔沒用,唯有努力。




它再狹窄,也終還有光亮照進。




Four





真相三:一個人的幸福,不是只有成功才能定義。





Bruce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跟高富帥三人組一樣,家境優渥,志向遠大,7歲時的理想是去非洲當傳教士。




他畢業於牛津數學系,卻選擇了去一所普通學校當老師,期間還去了孟加拉國支教,想要讓更多人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




相比起上層階級的其他幾個人,他並不算是成功,結婚晚,事業平平,社會地位也不高。




但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他面對鏡頭的表情永遠是很平靜的微笑著的,從來不焦慮,也從不對其他人的選擇和處境進行評判,當參與拍攝的小夥伴Nile遇到困境時,他也慷慨相助。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自己想要什麼,這種內驅力帶來的動力和滿足,並不是一個頭銜,一張工資單所能代替的幸福。




另一個叫做Symon的孩子,他的7歲是在福利院度過的,30多歲的時候離了婚,在一家冷凍廠做零工。




他42歲的時候再婚,在妻子的督促下又拾起了數學,兩人一起參加收養孩子的資格培訓,到了56歲那年,他已經幫助過很多個孩子

(時間長短不一)

,自己也拿到了一家知名公司的offer。




他起步晚,繞過不少彎路,最終好像也沒能擠得進上流生活,但對一個普通的家庭來講,短短十幾年間能幫助幾千名孩子,亦是不可想像的付出與艱辛。




那並不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而他卻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確認了人生追求與快樂的來源。




這也是我很喜歡《人生七年》的一個原因,它並沒有用普世的價值觀來告訴我們如何成功,而是通過14個孩子的人生經歷,講述生活的多種可能。




正如豆瓣上的那句高分短評:




世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自己不懂你自己。



咖啡君說

 




陳果

,復旦大學哲學博士,首位登上央視《開講啦》的高校青年教師,執教復旦最受歡迎的思修課,被複旦學子稱為「復旦女神教師」。




《復旦女神教師陳果的幸福哲學課》

首次公開了陳果老師三十節線下課程,教你用哲學的思維,重新審視個人與自我、他人、世界的關係,拋棄舊觀念的束縛,探索生命課題的答案。是時候了,和我們的生活好好談談。





長按識別上圖二維碼


點擊閱讀原

,試聽訂閱課程




  




作者:

陶瓷兔子,專欄作者,天蠍少女,文藝與理性兼備,傲嬌和有趣共存,解局情緒化,專治玻璃心,新書《決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正在熱賣中,微信公號@天天成長研習社(taocituzi77),陪你變成更好的人。




點擊「

閱讀原文

」,

免費試聽

復旦女神教師陳果的幸福哲學課

隨手點個讚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書屋 的精彩文章:

100萬贊3萬評論的短視頻:經歷過貧窮,才能體會生活的真
「饅頭哥」火了,一年蒸54萬個饅頭,背1000多首詩,他的一句話笑哭董卿

TAG:咖啡書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