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從北疆迸發出來的一汪清泉
她是新疆作家李娟,第一次得知她的名字,是《人物》的微信公眾號上的一篇文章——《李娟 躲在文字背後的貓》。裡面如是說:
文字讓李娟收穫了巨大的讚譽,王安憶評價李娟的文字讓人「看一遍就難以忘懷。她自己卻坦言:「我不是社交型作家,真的,我好好寫我的東西,我覺得比什麼都強。」
往往對一個人最初的欣賞也產生於好奇,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果斷下單了兩本李娟的書。到目前為止,剛剛看完她的新書《遙遠的向日葵地》,最想說的是這買書錢沒有白花。
這也是我今天推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為各位推薦這本《遙遠的向日葵地》。
這本書描述的是李娟在新疆阿勒泰牧場上的生活,小到家裡的兩隻狗、一群兔子、一群雞鴨,大到一頂蒙古包帳篷、身邊的親人、幾十畝向日葵地、一大片水庫……跟隨她的筆,讓遠在南方的我,彷彿置身北疆,感受阿勒泰的粗礪感,以及別樣的溫柔風情。
有時候真的想去到她筆下的阿勒泰,大概總有一天會風塵僕僕地奔向那裡吧,彷彿阿勒泰才是故鄉。
以下是節選自本書的片段:
描寫向日葵地里的水《澆地》
世上只剩下植物,植物只剩下路。所有路暢通無阻,所有門大打而開。
水在光明之處艱難跋涉,在黑暗之處一路綠燈地奔赴頂點。——那是水在這片大地上所能達到的最高的高度。一株葵花的高度。
描寫九十幾高齡的外婆《外婆的世界》
我突然意識到自己介入她的世界太深。
她已經沒有同路人了。她早已迷路。她在迷途中慢慢向死亡靠攏,慢慢與死亡和解。
我卻只知一味拉扯她,不負責地同死亡爭奪她。
我和她生活在一起,終日在她的時光邊緣徘徊——奇異的,難以想像地孤獨著的時光。如蠶繭中的時光。我不該去試探這蠶繭,不該一次又一次干擾她的迷境。——以世俗的,自私的情愛。
描寫自家的狗子醜醜《闖禍精》
除了收集鞋子,醜醜這傢伙還喜歡逮雞玩。
逮到雞後,也不吃,也不咬,就像抱娃娃一樣把人家抱在懷裡,然後用舌頭反覆舔啊舔啊……把雞舔得渾身都濕透,瑟瑟發抖。
這種把戲共玩過兩次。一隻雞給活活嚇死了。另一隻雖然被我媽及時營救出來,從此也萎靡不振。
還舔過兔子。把人家摁在地上,先順毛舔,再逆毛舔。把兔子舔得呆若木兔,跳都不會跳了。
描寫冬日在火爐邊《火爐》
在北方隆冬的深夜裡,火爐是我生活過的每一個低矮又沉暗的房屋的心臟。溫暖,踏實,汩汩跳動。冬夜裡一邊烤火一邊看書,不時翻動爐板上的饃饃片兒。漸漸地,饃饃片兒均勻地鍍上了金黃色澤。輕輕掰開,一股雪白的燙氣倏地冒出,露出更加潔白的柔軟內瓤。夜是黑的,煤是黑的,屋樑上方更是黑洞洞的,深不見底。而手心中這團食物的白與萬物對立。它的香美與無邊的寒冷對立。
可以從她的字裡行間看出,她不喜歡對著一摞白紙,跟文字死磕較勁。不編造,不模仿,更不費盡心力地咬文嚼字,只寫自己全身心感受到的事情。
她的天賦,令人羨慕。而對於她的文章,不過多的評價,感興趣的話,去看就好了。


TAG:燕知手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