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容 > 傾世之謎淺析高檔護膚品與平價產品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哪裡?

傾世之謎淺析高檔護膚品與平價產品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哪裡?

原標題:傾世之謎淺析高檔護膚品與平價產品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哪裡?


高檔護膚品和平價護膚品究竟有沒有區別,這個問題幾乎成了美妝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每個人都想證明自己的看法,但又眾說紛紜,各持己見。 我就我在業內這幾年的親身經歷和聽到的故事,談談我的看法。 一言以蔽之,「一分價錢一分貨」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高檔護膚品和平價護膚品的純功效差異是趕不上價格差異的。也就是說, 3000塊的高檔面霜功效≠100塊面霜的30倍,一次性用30瓶疊加的結果只可能是過度使用導致的悶痘或過 敏。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十分價錢三分貨」。 既然沒有十分價錢十分貨,那剩餘的七分價錢是不是都被黑心的化妝品公司賺了? 也並沒有。 據我所知,幾大國際品牌,按照目前在國內的價格體系,利潤率也基本就是在個位數,能做到20%的毛利 就差不多可以開香檳了。這個數字,遠比不上海量的本地平價護膚品。那麼,這個價錢都去了哪裡?


1. 感受。 把它放在第一位,不要覺得扯淡,畢竟美妝行業是一個美的行業,是一個相當感性的行業。護膚品之於用戶,在能夠滿足基本的功效需求後,更多的會是「令人愉悅」的需求。 這其實也是順應市場多樣化需求潮流而來的結果。功能類似的產品,可能在包裝、氣味、吸收度、形態方 面不一樣,就能吸引到不同的消費人群。而且在近年來,由於人們的護膚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對護膚產品 的要求也越來越多,於是就形成了一些不一樣的天價產品體系:有以臻貴材料為主打的,以諾貝爾科技為 主打的,以貴金屬做包裝的……這些東西之所以推出,無非是因為有需求。



退一萬步講,護膚品不僅僅只是原材料的堆砌。如果你以為一個高價產品就是用各種超貴的材料攪拌一下就完了,那就太天真了。這東西攪拌出來,很有可能是一個氣味古怪、顏色醜陋、使用感受一塌糊塗的東 西。你會願意用嗎? 高檔護膚品與平價產品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哪裡? 所以,高檔護膚品會在保障功效之餘,格外注重顧客的使用感受,比如膏體是否順滑,容易推開且少殘 留,比如氣味是否令人愉悅,不廉價庸俗且不會與膏體反應,比如瓶子是否合適,與膏體能否相容,便於攜帶還要長得好看有新意……這些,都是要花錢、花時間、花人力去研究和測試的。


2. 安全。 所謂安全,通俗點來說就是不過敏。但這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可是讓實驗室里的研發專家傷透了腦筋。大家都知道,化妝品中有很多活性成分,也正是這些活性成分挑起了「功效」這個大梁。那麼活性成分是不是越高越好呢?顯然不是。 有個很經典的例子。某品牌的美白精華,在美國上市時裡面的活性成分含量很高,效果就很兩極化,不過敏的人覺得非常好,見效快,副作用低,簡直是美白戰鬥機。但同時,過敏的人比例也大幅增加,投訴鋪天蓋地。


於是進中國的時候,就特意調低了活性成分的含量。結果,用過美版的人反映,沒有美國網上說的那麼神奇,感覺上當受騙——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過敏比例也大大降低了。 所以,高檔的護膚品不像平價護膚品,是走量的,它的每個顧客價值都很高。得罪一個人,可能連TA身邊的一群高價值人群都失去。因此「但求無過」成為了更加重要的標準。在活性成分的含量上,需要做更多的測試,來保證取得安全與功效之間的最佳平衡。很艱難,很費錢,但很必要。



3. 功效。 為什麼把功效放在第三點,是因為這個差別在高檔和平價產品中存在(所謂的一分價錢一分貨),但在較高檔和較平價產品中,很多時候沒有那麼明顯。 高檔護膚品相對來說有更多的資金做研發和測試,因而在新科技和新成份的採用上,更具有優勢。這也是為什麼早兩年國產化妝品剛出來的時候,清一色都是保濕產品,因為補水保濕最簡單,科技含量最低,原材料最容易拿,做出來又最不容易過敏。而考驗研發實力的,其實是美白和抗老。但如果是一個集團內部的高檔品牌和平價品牌,通常來說都是會共享配方,只不過出於成本的考慮,相關活性成分的配比會不一樣,效果也會因此有些差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橙柚青 的精彩文章:

你和優秀職場的距離,就差一套蘭婧誼定製西裝了!
蝸牛智能家居未來的科技生活

TAG:橙柚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