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梁山好漢最愛逛瓦舍勾欄了

梁山好漢最愛逛瓦舍勾欄了

原標題:梁山好漢最愛逛瓦舍勾欄了



如果我們在宋朝城市逛街,便會發現,那市井中最為熱鬧的地方,就是「瓦舍勾欄」了。我們應該都讀過的小說《水滸傳》,裡面便提到幾處瓦舍勾欄:

一處在青州清風鎮。清風鎮是一個市鎮,約摸有三五千戶人家,由於鄰近三座惡山,宋政府在這裡設寨屯兵,防備山寇。知寨正是花榮,一日宋江前來拜訪,花榮便安排了幾個體己人,每日陪著宋江「去清風鎮街上觀看市井喧嘩」,「那清風鎮上也有幾座小勾欄並茶坊酒肆,自不必說的。當日宋江與這體己人在小勾欄里閑看了一回,又去近村寺院、道家宮觀游賞一回,請去市鎮上酒肆中飲酒」。


另一處勾欄位於鄆城縣。在縣衙門當巡捕步兵都頭的雷橫從梁山泊回到鄆城,聽幫閑的李小二說,近日從東京來了一個女藝人,色藝雙絕,叫做白秀英,如今正在鄆城的勾欄里「說唱諸般品調」,「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戲舞,或是吹彈,或是歌唱,賺得那人山人海價看」。雷橫聽了,「又遇心閑,便和那李小二到勾欄里來看」,「入到裡面,便去青龍頭上第一位坐了」,看戲台掛出的招貼,做的是「笑樂院本」,主演便是那白秀英。


演出開始,白秀英「說了開話又唱,唱了又說,合棚價眾人喝采不絕」,演到精彩處,白秀英卻停了下來,托著盤子,到觀眾席中討賞錢,先走到雷橫面前。雷橫一摸錢袋,才發現未帶分文,便說:「今日忘了,不曾帶得些出來,明日一發賞你。」白秀英笑道:「頭醋不釅二醋薄。官人坐當其位,可出個標首。」雷橫通紅了麵皮,道:「我一時不曾帶得出來,非是我捨不得。」白秀英道:「官人既是來聽唱,如何不記得帶錢出來?」雷橫道:「我賞你三五兩銀子,也不打緊;卻恨今日忘記帶來。」雙方爭執了起來。


還有一處瓦舍勾欄是東京城內的桑家瓦子。一年元宵節,「東京年例,大張燈火,慶賞元宵」,燕青、李逵等人換了衣巾,扮成客商的模樣,潛入東京城看花燈,先投桑家瓦子而來,「來到瓦子前,聽得勾欄內鑼響,李逵定要入去,燕青只得和他挨在人叢里,聽的上面說平話,正說《三國志》,說到關雲長刮骨療毒」。李逵聽得興起,在人叢中高叫道:「這個正是好男子!」眾人失驚,都看李逵,燕青慌忙攔道:「李大哥,你怎地好村!勾欄瓦舍,如何使得大驚小怪這等叫!」李逵道:「說到這裡,不由人喝采!」燕青拖了李逵便走。


《水滸傳》里出現的瓦舍,又稱瓦子、瓦市、瓦肆,或者乾脆簡稱「瓦」,是宋時遍布天下的市民娛樂中心。瓦舍之內通常設有酒肆、茶坊、食店、攤鋪、勾欄、看棚,勾欄是商業性演出的舞台,每天都會表演雜劇、滑稽戲(類似於後世的小品)、說書、說諢話(類似於後世的相聲)、歌舞、傀儡戲(木偶戲)、皮影戲、七聖法(魔術)、踢弄(雜技)、蹴鞠、相撲等節目。燕青與李逵在東京桑家瓦子看到的節目,是說書;雷橫在鄆城勾欄里準備看的節目是「院本」雜劇(但尚未開演,雷橫已跟藝人白秀英鬧了矛盾)。


有人說,勾欄不就指妓院嗎?其實,以勾欄指稱妓院是明代之後的說法,如晚清王韜《海陬冶遊錄》寫道:「綉雲,一字琴仙,吳之吳趨坊人。少有殊色,九歲鬻於勾欄。房老愛之,不啻拱璧。十五梳攏,艷名噪一時。」此處「勾欄」即指青樓。但在宋朝時,勾欄並無妓院之含義,而是指文娛演出的場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都愛宋朝 的精彩文章:

古代文人是如何優雅地罵人的?
世界新聞日,來讀讀宋朝的小報吧

TAG:我們都愛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