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人是開國將軍,陳賡推薦他當核司令,隱名埋名大漠三十年

此人是開國將軍,陳賡推薦他當核司令,隱名埋名大漠三十年

此人是開國將軍,陳賡推薦他當核司令,隱名埋名大漠三十年

提到我國的核工業發展,就不得不提一個叫張蘊鈺的人,此人是我國的開國少將,中國的原子彈,離不開他的貢獻。張蘊鈺1917年出生在河北贊皇,1961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他的一生都和中國的原子彈聯繫在了一起,為此,他隱名埋名三十年,家人都不知道他具體在做什麼。

張蘊鈺是在抗日戰爭事情參加的革命,雖然參加革命的時間晚,但是張蘊鈺晉陞的速度是十分的驚人的,在建國事情就已經是兵團的副參謀長了。那個時候,我國正在準備研發原子彈,但是對於靶場的負責人還沒有選好,後來陳賡大將推薦了張蘊鈺,經過考察,張蘊鈺很適合擔任這個工作,因此就被派往了西北地區。

本來我國的靶場最初選定的是在甘肅,是蘇聯專家幫忙選址建設的,但是張蘊鈺到了之後,卻發現這個靶場只能有2萬TNT的當量,可是當時世界上最多的一次,已經有了一千六百萬多的當量了這個差距是十分的大的,因此他要求重新尋找實驗的地方,以便更快的追上世界的水平。最後張蘊鈺推薦了羅布泊這個艱苦的地方,最後那裡被確定為新中國的原子彈靶場。

羅布泊位於沙漠的中心地區,環境可以說是十分的艱苦,可是張蘊鈺卻絲毫的沒有叫苦,他帶領我國第一代原子人,紮根在大漠的深處為我國建設了一個新的原子彈靶場。雖然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當量只有三萬,但是後來的氫彈當量卻是330萬,而且也是在羅布泊實驗的,如果不是張蘊鈺力推換地方的話,蘇聯人給我們設計的靶場,只能是一個一次性的靶場。

因為張蘊鈺從事的工作是保密的,因此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什麼地方,直到三十年後,我國的一部分資料開始公開,大家才知道,當時神秘消失的張蘊鈺居然去從事這樣一個艱苦的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再品讀 的精彩文章:

他是鐵匠出身,打仗非常硬氣,立下軍令狀打贏了仗
他曾與周總理多年同窗,還和總理是結拜兄弟,最後卻成為蔣介石親信

TAG:歷史再品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