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禱告的三種果效

禱告的三種果效

從禱告的果效來看,可以分為三類禱告:

第一類禱告——大有功效

【雅5:16下-18】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他懇切禱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個月不下在地上。他又禱告,天就降下雨來,地也生出土產。

當時,以色列三年半不下雨、不降露,土地龜裂,莊稼絕收,牲畜渴死。到了後面,人員大量因饑荒、乾旱而死。可以想像,在那段日子裡,所有的以色列人禱告最重要的主題就是「求雨」,各人在家裡每天禱告都是求雨,每安息日在會堂里集體禱告還是求雨,節期禱告求雨,禁食禱告求雨……,但是,就是不下雨。直到以利亞禱告求雨,神就降下雨來。雅各書說「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我們一聽到「義人」馬上就會聯想到因信稱義,認為所有神的兒女都是義人呀,聖經不是說羅得那樣的也是義人嗎。是的。但是,聖經里提到『義人』二字的地方,不是說都只有一個含義,那就是因信稱義的人。還有另一個意思,那就是行義的義人,雅各書的主題就是強調行義的義人。雅各書與保羅的書信在講到稱義的時候,都提到了亞伯拉罕的例子,保羅舉得是創世記15章,亞伯拉罕沒有藉助任何行為,只是信耶和華所說的,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雅各舉得是創世記22章,亞伯拉罕把自己獨生的兒子獻為燔祭。【雅2:21】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把他兒子以撒獻在壇上,豈不是因行為稱義嗎?我們不能因此說,一個人的信心只有大到連自己獨生兒子都能殺掉獻給神了,才夠得上稱義的標準。雖然都是稱義,一個指的是因信稱義,一個指的是因行為稱義。

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這裡舉了以利亞的事例,這裡的「義人」不是指那些僅僅靠著恩典因信稱義的義人,如果以因信稱義的標準來看,我想,就算以利亞的時代,以色列人的信仰狀況再糟糕,也不可能全國只有他一個人能得救。但是,以行義的標準來看,確實以利亞的義顯然要超過其他的百姓,因此他的祈禱大有功效。

在聖經中,像以利亞這樣因著行為的義討主喜悅而禱告特別靈驗的事例還有一些,像亞伯拉罕老僕人的禱告、希西家的禱告等都是。這也是體現我們的神是公義的神,如果羅得和亞伯拉罕的禱告一樣大有功效、亞哈和希西家的禱告一樣大有功效、巴力的先知和以利亞一樣大有功效,這就不公平了。今天,作為基督徒,對禱告方面的追求目標就是「大有功效」,誰的禱告大有功效,這才是有福的人。這需要我們付出代價,作行義的義人。而不是學習幾篇禱告範文,追求言辭語句的優美。或情緒激昂、感情充沛的禱告語氣。

第二類禱告——神不垂聽

正常情況,每個人禱告都應該是希望神垂聽並且成全的,但是,有些禱告,神不垂聽。這類禱告就非常可惜了。神不垂聽的禱告,有的是禱告的人就沒指望神真的能垂聽,他們只是履行宗教活動,或是做做樣子,要做給人看,要得人的稱讚。有的是禱告的人希望神垂聽,但是,因著他們自身的原因,神不聽他們的禱告。聖經中列出了很多的原因:1.妄求:【雅4:3】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2.不聽真道:【箴28:9】轉耳不聽律法的,他的祈禱也為可憎。3.信心疑惑:【雅1:6-8】只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什麼。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4.注重罪孽【詩66:18】我若心裡注重罪孽,主必不聽。5.夫妻不睦:【彼前3:7】你們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情理原文作知識)。因她比你軟弱(比你軟弱原文作是軟弱的器皿),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這樣便叫你們的禱告沒有阻礙。6.不肯饒恕:【可11:25】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好叫你們在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7.沒有憐憫:【箴21:13】塞耳不聽窮人哀求的,他將來呼籲也不蒙應允。

第三類禱告——反成為罪

這第三類的禱告就更差了,不但神不垂聽,反而還會成為祈禱者的罪。這些人往往都是罪大惡極的人,對外他們宣稱自己是信神的人,神的名在外邦人中受了褻瀆,都是因為他們的緣故。祈禱本是好事,但是出於他們的口,更會觸動神的憤恨。【詩109:7下】……願他的祈禱反成為罪。從「他的祈禱」這幾個字,讓我們看到這些惡人還是有禱告的,說明這裡的惡人至少是自稱有信仰的人,只是他們的信仰是虛假的信仰、自欺的信仰。這種自欺,未必會被眾人看出來,說不定他們的禱告還很動聽、很感人呢。主耶穌曾經講過一個法利賽人在殿里禱告的比喻,那個法利賽人很會禱告,禱告的很長,語句也優美流暢。但是,在那個比喻的一開始,主耶穌就告訴我們,那個法利賽人的禱告是自言自語。也就是說,神不會垂聽他的禱告。如果一個人的禱告不蒙神垂聽,全部都落空了,何等可惜。一方面,百姓看他們好像還在遵守神的話,甚至有的人善於偽裝,別人還以為他們遵守的很好。另一方面,在神面前,他們卻是惹神發怒的惡人。「【約18:28】眾人將耶穌從該亞法那裡往衙門內解去。那時天還早。他們自己卻不進衙門,恐怕染了污穢,不能吃逾越節的筵席」。這個事例也是讓我們看到反對耶穌的眾人是虛假的信仰。依人來看,他們在遵行神的話,而且遵行得很好,生怕自己踩了外邦人的地方令自己不潔凈,就不能吃逾越節的筵席了,人們會覺得他們多麼的聖潔啊。可是實際上呢,他們卻是硬著心要害死主耶穌的人。他們流無辜人的血的罪都敢犯,竟然還害怕沾染了污穢,不能吃逾越節宴席。這就是典型的虛假的信仰,他們的禱告、聚會、奉獻……,神都以為可憎。

【作者簡介】 謝迦勒:曠野呼聲作者,基督教青年傳道人。寫有信仰隨筆及講章100餘篇。現已編輯電子圖書《聖經與信仰問答》、《耶穌所行的神跡系列》,已在本網站曠野書庫上發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曠野呼聲 的精彩文章:

【推薦】母親節隨感
基督再來,你需要這十個方面的預備

TAG:曠野呼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