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德經》精選語句,講透人生,句句珠璣,讓你的人生少點彎路!

《道德經》精選語句,講透人生,句句珠璣,讓你的人生少點彎路!

老子,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深遠,其在出函谷關之前,留下了流傳千古的奇書《道德經》雖然僅僅道德五千言,卻講透了人生,句句珠璣!

1.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再粗壯高大的參天大樹,也是從微小的種子生長而來的;九層高的露台,也是從一筐一筐地土堆積建而成的。千里遠的旅程,也是靠一步一步積累來的。

2.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展。

3.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想要把一件事情做成功,一定要從頭到尾都保持謹慎,人往往在最後關頭放鬆警惕,結果往往就輸在了最後的疏忽大意上。

4.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5.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上等資質的人在聽聞知曉了道以後,立刻會勤勉地去學、去做;中等資質的人聽聞了道以後,會半信半疑,認為可有可無;下等資質的人聽聞了道以後,就會大聲嘲笑,大加諷刺。但如果這等人不嘲笑的話,就不算是真正的道了。

6.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狂風驟雨往往都不會長久,做事、學習、修行都是這個道理,不能因為一時興起而做事,結果興趣來得快,去的也快,註定做不好事情,只有持續地努力,堅持不懈才能成功。

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一、二、三這幾個數字,這並不是把一、二、三看作具體的事物和具體數量。它們只是表示"道"生萬物從少到多,從簡單到複雜的一個過程,這就是"沖氣以為和"。這裡老子否定了神的存在,從多元論的宇宙觀發展為一元論的宇宙觀,這是值得稱道的。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了解、通曉別人的人算是很聰明,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有智慧的明白人。戰勝別人的人算是有力量,戰勝自己的人才時有本事的強者。

9.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能像珍貴自身一樣珍貴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託給他;能像愛惜自身一樣愛惜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

10.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福與禍相互依存,互相轉化。比喻壞事可以引發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發出壞的結果。暗示人們在順境中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志得意滿,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災禍,由福轉禍;逆境中百折不撓,勤奮刻苦,可變逆境為順境,由苦而甜的道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奔影逐風瀟洒客 的精彩文章:

TAG:奔影逐風瀟洒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