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能吃的狀元,背30多個饅頭參加考試!

最能吃的狀元,背30多個饅頭參加考試!

原標題:最能吃的狀元,背30多個饅頭參加考試!


李蟠是江蘇徐州人,生於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五月二十九日。


李蟠出身於書香門第,詩禮世家,天資聰敏,28歲入泮為博士弟子;36歲中舉;43歲(康熙三十六年)欽點狀元,是徐州明清兩朝唯一一位文狀元。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殿試時,因對軍政、吏治、河防靖條答對貼切,符合事理,且見解獨到,遂被康熙皇帝欽點為一甲進士第一名,授官翰林院修撰。

李蟠的身材高大,特別能吃,加之思路、寫字都很慢。古代科舉考試因為時間長,考生需自備飯食充饑。李蟠準備的考間飯食很簡單,就是一些饅頭。這種食品,北方一些地方俗稱「餑餑」。


等到天黑,考生們都交了卷,李蟠才剛剛開了個頭,監考官過來催他交卷。他急得滿頭大汗,聲淚俱下地央求主考官;「學生畢生之業,在此一舉。請千萬不要催逼,容我慢慢寫完。」監考官見他可憐,就發給他幾支蠟燭。這時他帶的36個饅頭早已吃完,又厚著臉皮要了幾個饅頭,挑燈夜戰。一直寫到深夜才交卷。

康熙帝知道這件事後,不但不怪罪他,反而認為這是一位難得的苦學之士,竟破例讓他當上了頭名狀元。與他同榜的探花做詩一首調戲李蟠:「望重彭城郡,名高進土科。儀容好絳勃,刀筆似蕭何。木下還生子,蟲邊還出番。一般難學處,三十六餑餑」自此,「餑餑狀元」李蟠傳遍士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代歷史 的精彩文章:

新皇登基 老皇帝的妃子們怎麼辦?

TAG: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