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雄無問西東!川軍最悲壯的一戰:此戰過後,無人不知川軍

英雄無問西東!川軍最悲壯的一戰:此戰過後,無人不知川軍

原標題:英雄無問西東!川軍最悲壯的一戰:此戰過後,無人不知川軍



說起抗日戰爭就不能不提川軍,俗話說無川不成軍。在抗戰的歷史上,川軍付出了極大的傷亡。根據後來的統計,在全國陣亡的將士中,有接近30%都是川軍。在整個戰爭期間,有350多萬川軍前仆後繼開赴戰場。其中就有這樣一個極其悲壯又催人淚下的往事,川軍戰士王建堂在出川的時候,他的父親王者誠送了給了他一面寫滿寄言的「死字旗」,激勵他以必死之心驅逐日寇,字裡行間流露著錚錚不屈的民族之魂,讓很多看到的中國人既熱血沸騰又熱淚盈眶!


盧溝橋事變爆發時,何應欽正奉命在川康整軍,裁減川軍。一者,為避免其嫡系部隊被裁減,二者,為抗日之民族大計,劉湘主動致電蔣介石請纓出川殺敵。1937年7月底,國民政府在南京籌備召開國防會議。劉湘發言明確反對蔣介石以消滅地方勢力為目的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公開宣布:「要抗戰才能救亡圖存,才能深得民心;要攘外才能安內。……抗戰,四川可出兵30萬,供給壯丁500萬,供給糧食若千萬石。……四川所有人力財力,均可貢獻於國家。」


川軍出川時,被其他友軍視為最爛的部隊,低劣的裝備,渙散的軍紀,個個都像游勇散兵似的。甚至因為裝備奇差他們不得已還搶劫了閻錫山的軍火庫,氣得閻老西大罵川軍是「抗日不足,擾民有餘」,直接把他們從第二戰區趕了出去,成了沒人要的孩子。就是這支爛部隊,打出了中國的軍威,打出了中國軍魂。


1938年初,日寇攻佔了上海、南京後,開始向徐州進軍,企圖佔領徐州,進而威脅武漢。徐州一帶第五戰區的兵力顯得嚴重不足。於是川軍第二十二集團軍受命歸屬第五戰區,王銘章率領第一二二師進入滕縣,阻止日軍增援徐州,以解徐州之圍。一場驚心動魄、蕩氣迴腸的滕縣保衛戰開始了。


3月16日,日軍在12架飛機的支援下,開始向滕縣發起進攻。相比於前兩天的戰鬥,今天的日軍顯得有些瘋狂。但是狂風暴雨般的炸彈沒有讓川軍後退一步。日軍攻城一天,竟然沒有前進一步。於是當天夜裡,日軍又以3萬多兵力,在70多門大炮、40多輛戰車的支援下,從東、南、北三面向滕縣進攻。



激戰一直持續到第二天。3月17號,滕縣保衛戰進入了最為慘烈的階段。從拂曉開始,日軍每分鐘就要向這座小縣城投放10枚炸彈,飛機在戰場的上空不停的掃射。整個縣城,硝煙瀰漫,一片火海。王銘章帶領著所剩不多的川軍弟兄,用手榴彈、大刀片子,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到了下午2點左右,城牆大部分都已經倒了,工事幾乎全部被炸毀,日軍發起了最後的衝擊。王銘章意識到這是最後報國的時候了,他讓士兵發完最後一封電報,他要告訴世人,王銘章不怕死,為了國家和民族,生命可以棄之如敝履;川軍不怕犧牲,川軍出川,為的就是將這群侵略者趕出中國去,川軍沒有一個孬種。


敵人最終還是攻進了縣城,川軍毫無懼色,似乎沒有一個人想過要活著回去,既然沒有阻擋住敵人的飛機坦克,那就用自己的生命來祭奠這片土地吧。在王銘章的帶領之下,川軍與日軍進行了巷戰。下午5點,王銘章不幸被敵人打中,為了不當俘虜,他舉槍自殺,用生命踐諾了他「城存與存,城亡與亡」的諾言。


這場戰鬥,川軍的將士穿著單衣、草鞋,拿著土槍、手榴彈,與日軍的飛機大炮進行了一場悲壯的鬥爭。川軍以犧牲5000多人的代價,擊斃日軍2000(一說為4000,但筆者認為2000更為可信)多人,譜寫了一曲悲壯的愛國頌歌。最為重要的是,他們拖住了日軍近4天的時間,為台兒庄戰役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李宗仁後來在評價川軍的這場戰鬥時說道:「滕縣一戰,寫出了川軍史上最光榮的一頁。若無滕縣死守,焉能有台兒庄之大捷;台兒庄之戰果,實滕縣先烈造成之也。」

(來源:新浪看點微分小世界)


(圖文源自網路,用於非贏利性宣傳,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爛漫軍事 的精彩文章:

TAG:爛漫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