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溥儀登基時還不滿3歲,載灃卻甘願當個攝政王,原因讓人唏噓不已

溥儀登基時還不滿3歲,載灃卻甘願當個攝政王,原因讓人唏噓不已

公元前我們還太小,公元後我們又太老,沒有誰見過,那一次真正美麗的微笑。溥儀登基時還不滿3歲,載灃卻甘願當個攝政王,原因讓人唏噓不已。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耀之,號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也稱清廢帝或宣統帝。

愛新覺羅·載灃(1883年2月12日—1951年2月3日),字伯涵,號靜雲,晚年自號書癖,改名載靜雲,清宣宗道光帝之孫,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第五子,光緒帝載湉異母弟,宣統帝溥儀生父,清朝宗室,於宣統年間任監國攝政王。

選擇載灃作為攝政王,慈禧太后也有自己的考慮,載灃的弟弟載濤這樣認為,「之所以屬意載灃,是因為她觀察皇族近支之人,只有載灃好駕馭,肯聽話,所以先叫他做軍機大臣,歷練歷練。」

載灃生於北京太平湖醇親王府內。光緒十六年(1890年)襲王爵,成為第二代醇親王。因義和團運動中德國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殺,他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被委派充任頭等專使大臣赴德國道歉謝罪,拒絕德皇跪拜要求,堅持大義。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任軍機大臣。同年11月其子溥儀入承大統,載灃任監國攝政王。次年代理陸海軍大元帥。因此,在清朝的最後三年中(1909年—1911年),他是中國實際的統治者。宣統三年八月(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被迫辭去攝政王職,閉門家居,次年他被迫同意兒子溥儀退位。

載灃之所以不直接自己當皇帝,是因為他根本就對政治不感興趣,載濤表示,「載灃是我的胞兄,他的秉性為人,我知道的比較清楚。他遇事優柔寡斷,人都說他忠厚,實則忠厚即無用之別名。他日常生活很有規律,內廷當差謹慎小心,這是他的長處。他做一個承平時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來主持國政,應付事變,則決難勝任。」

作為權傾一時的末代王爺,載灃的一生既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幸運的是他年少就承襲醇親王爵,一路官運亨通,20歲就監國攝政,又貴為宣統帝之生父,可謂是手握王爵,口含天憲。但不幸的是他生在風雨飄零、激烈動蕩的滿清末年,在執政的三年里,他多災多難。這三年,是他一生最遭難的時期。他所追求的是一世無憂、恬靜安逸的普通人生活。也難怪他在解除攝政監國職務的那天回到醇王府,一臉輕鬆地對福晉瓜爾佳氏說:「從今天起,可以回家抱孩子了!」因為從此後,他可不再憂慮朝中大事,不再受隆裕和權貴的挾制而安享余年。他的後半生平平安安,無病無災,比起他的胞兄光緒帝載湉及其子宣統帝溥儀來說,或許可以算是幸運多了。溥儀登基時還不滿3歲,載灃卻甘願當個攝政王,原因讓人唏噓不已。

歷史是一幅畫,時間是畫紙,歷史是無數的浪花,時間是一條河流,歷史是絢麗的花朵,時間是一座大花園,你是繁星,時間是藍色的天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周 的精彩文章:

一代名將竟做出這些事,令人敬佩之餘不禁恐懼,最終卻落得這下場
朱棣攻入應天府後,用這樣的手段殘害嫂子和侄子,至今不敢相信

TAG:西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