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第三屆華語青年作家獎首輪頒獎 川籍作家王龍摘得非虛構大獎

第三屆華語青年作家獎首輪頒獎 川籍作家王龍摘得非虛構大獎

5月28日上午,第三屆「華語青年作家獎」揭曉的首個大獎為「非虛構類」。「非虛構」近年來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壇都是備受矚目的,此次入圍「華語青年作家獎」的五位青年作家們也都是目前國內非虛構寫作領域的才俊,甚至還有去年入圍的作家憑藉新作品再次入圍。

最終,朱朝敏憑藉作品《大水天上來》獲得了提名獎,另外一個提名獎被周芳憑藉《重症病房裡的生與死》攬入囊中。能夠在全國眾多青年作家中脫穎而出進入前三甲,足以說明明她們的實力。

朱朝敏是個在虛構與非虛構間自由切換的作家。她的非虛構寫作注重自由、個性、民間、跨體、場景敘述等特性的兼容,以「引導心靈、修復廢墟」。她在創作觀念上看重並強調語境,按她對語境含義的詮釋,指向性包括亘古延續的文學傳統,更主要的是一種詩性的文學表達。她希望讓詩性的靈魂逃離過於物慾化的世界。《大水天上來》就是一篇具有這些特質的感傷與緬懷之作,作者從小「我」出發,以孩童的視角書寫記憶中的雨天、江踏子、無憂潭、幻想以及馬臉叔的故事,語言靈動、自然,又極具童真、童趣,不落窠臼,呈現出楚文化神秘絢爛、玄想飛馳的特色。

作為一篇非虛構作品,周芳的《重症病房的生與死》在題材的選取上就已脫穎而出。作品張弛有度,有重症病房裡的秒速生死,也有人物命運的傷痛和無奈。重症病房在這篇非虛構作品裡,成為了一個嚴肅的文學場景,容納著每一個平凡個體的重大生理和心理矛盾,也容納了他們的生與死。它讓我們深感自己雖置身庸常生活,卻不得不正視生死這一看似抽象的重大課題。正是對生老病死的關注,使這部作品滿懷悲憫,充滿了強烈的人文關懷。

最終摘得第三屆「華語青年作家獎」非虛構類主獎的是川籍作家王龍。王龍的《壯麗的荒蕪事業》以一千年前王安石變法的啟示為主題,書寫了那一場變法中王安石將對於國家民族責任扛在肩上的那一份初心。

王龍的非虛構作品常關注重大的人類命題。他對自由、歷史、戰爭及時代命運的思考令人印象深刻。「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千百年來,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捨身求法,把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扛在肩上。」王龍憑藉其深厚的文化積澱和成熟自如的語言,完成了這篇紮實的非虛構作品。作品擁有大氣的總體格局,又在每一部分中抽絲剝繭,從歷史的細節處捋順了「王安石變法」的整個過程。作品暢述了變法的曲折,具備明確的現實意義,充分彰顯了正面的時代價值觀。

王龍為川籍作家,出生於1976年,是四川射洪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藝術碩士;著有歷史散文集《天朝向左,世界向右》《國運拐點》《遠去的身影》,長篇紀實文學《刺刀書寫的謊言——侵華戰爭中的日本「筆部隊」真相》等,作品曾獲冰心散文獎、四川文學獎。

頒獎現場,朗誦嘉賓姜鋒、武興民、陳伶、孫瑤,精心製作了配樂,將作品節選演繹成生動的舞台劇,把大家帶入文學的聖地。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閆雯雯 陳荷 李雨心 見習記者 徐語楊 鍾雨恆 實習生 王靖堯 楊夢祺 攝影 陳羽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突發!加多寶集團總裁、副總經理雙雙被解職
圓明園被劫走的西周青銅器「虎鎣」究竟是怎麼被發現的?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