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封閉近70年,今朝終開放!快來延安西路邊這片神秘而精緻的老洋房,探尋海派文化風情!

封閉近70年,今朝終開放!快來延安西路邊這片神秘而精緻的老洋房,探尋海派文化風情!

有人說,上海是打開近代中國歷史的一把鑰匙,而這段百年光陰則是被鐫刻在一座座老建築的紋理中。

延安西路1262號地處新華路歷史文化風貌區,在歷史上扮演過多種角色。近百年前,它是供外籍僑民休閑娛樂的美國鄉村總會,著名建築設計師鄔達克設計的孫科別墅也坐落於這一街區,後整個區域變身為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

近70年來,這裡一直沒有對外開放,在普通上海市民眼中,可謂蒙著一層神秘面紗。

如今,上生所把這塊歷史建築保存完好的園區交給了上海萬科來進行城市更新,並由其在此後長達二十年對其進行經營管理。這個見證了上海90多年風雲變遷的園區,今天向市民打開大門,未來這裡將變身為7×24小時開放的「上生·新所」活力街區。

風雲際會的孫科別墅

「上生·新所」總佔地約4.8萬平方米,建築年代和風格各不相同。從番禺路入口進入,第一個建築就是由建築師鄔達克設計的「孫科別墅」。

1891年,孫中山先生的長子孫科出生,上世紀30年代,孫科已在政壇嶄露頭角,先後擔任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長、立法院長等職。而在同一時期,設計師鄔達克在上海也已逐步站穩腳跟,在那個上海建築的黃金時代,幾乎壟斷了當時滬上經典的建築設計。

1929年,鄔達克遇到了經濟危機,幸虧孫科慷慨解囊,才得以化解。鄔達克遂把未及入住的自宅低價轉讓給了孫科還了人情。

由於孫科別墅還將進行新一輪修繕,僅在部分時間對外開放。

這座建築融合多種建築風格:平緩屋頂是西班牙風格;多變的窗框是巴洛克風格,並保留了厚實的圓形木門、弧形穹頂式的天花板和搪瓷浴缸。

別墅近400平方米,在二樓可以俯瞰7000多平方米的大花園。孫科別墅內部設計精緻,樓梯和護牆全是柚木製成,木質地板保存完好。

美國鄉村總會建築群

孫科別墅向西約五十米,就是美國鄉村總會建築群,這裡最早是作為外國移民的休閑娛樂中心,由哈沙德洋行ElliottHazzard 設計,於1924年建造,主體包括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和海軍俱樂部這兩棟建築。

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內的繁複細節,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黃金歲月的真實寫照。一樓是當時的舞廳,內有八根旋轉式的科林斯柱,柱的頂端是卷鬚花蕾的圖案。二樓的幾個房間,門上還留有有機玻璃的門把手。這幢巴洛克建築解放後,被上生所拿來用作生產疫苗的基地。

2016年,上生所騰退廠房,上海萬科全面接管園區,為每棟建築量身定製更新措施。

「園區內的歷史建築價值極高,更新改造要『修舊如舊』。」上海萬科「上生·新所」項目設計負責人陸言清說,僅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的拉毛牆面修復就耗費兩至三個月時間。「拉毛」是老洋房中常見工藝,手法極其考究:黃沙、水泥的配比,「拉毛」的時間、力度都會影響效果,必須找經驗老到的施工師傅來操作。為了呈現原有效果,現場工作人員甚至找了一堵白牆做試驗,反覆嘗試了幾十遍。

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旁的海軍俱樂部內,穿過寬敞的健身房,可見到當年全上海罕見的「英制」尺寸露天泳池,水質澄澈湛藍,淺水池的盡頭是馬賽克拼出的「Shallow End」。這些馬賽克地磚至今已有近八十年歷史,仍光艷如新。泳池曾經是外籍僑民的娛樂場所,後對上生所的職工及其家屬開放。

海軍俱樂部外觀

健身房

游泳池

施工隊駐場後,一名上生所老員工告訴施工人員泳池淺水區旁的封閉牆裡面有動物雕塑。施工隊小心翼翼開鑿,果然在牆裡面發現羊頭雕塑。據史料記載,這顆精美的羊頭雕塑百年前曾是泳池的噴水口。

這幢大樓曾是生產麻腮風疫苗的場所,它建於上世紀60年代,8層高,彼時是長寧區第一高樓。這座德國包豪斯風格建築,外觀簡約,窗戶尺寸較小,工業風格濃郁,由郭沫若之子、著名建築設計師郭博設計。現經過改造已加大了窗戶尺寸,增強採光。

萬科相關負責人介紹,「上生·新所」從設計之初就考慮到公共性和開放性,尤其是歷史建築將以開放為主,盡量弱化商業功能。未來的「上生·新所」將打造成以文創產業為核心的城市客廳。

漫步「上生·新所」,話匣君體驗到的不僅是舊時大家族生活繁榮風雅的景象,更重要是在城市更新的歷程中保護了珍貴的歷史文脈,對於這座城市,對於城市中的每個人來說,都是無價的財富。

(部分資料來源:上觀新聞)

-本文完-

版權聲明:轉載前請聯繫後台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話匣子 的精彩文章:

萬幸!後怕!青浦女嬰被抱走案查清楚了!這個女人抱走別人的孩子,來騙男友說是自己生的……

TAG:話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