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戰時日本軍隊的甲種師團是怎樣一種編製?哪只部隊最窩囊?

二戰時日本軍隊的甲種師團是怎樣一種編製?哪只部隊最窩囊?

1873年1月明治維新中的日本政府開始統一軍權,下「徵兵令」將全國分成6個軍管區負責徵兵及地方衛戍,將野戰部隊改編為師團。師團是擁有步、騎、炮、工5個兵種的戰略單位,擁有眾多的兵員、裝備和強大的獨立作戰能力,是專門為執行日本的大陸政策、發動侵略戰爭而設立。因為國土資源限制,日本在二戰前一共也只有17個常備師團,這些就是後來甲種師團的主要來源。

侵華戰爭爆發後,日本需要大規模擴軍再加上需要執行不同任務的部隊,因此將部隊再次整編,分成甲、乙、丙、丁四種等級的師團。其中甲種師團又稱為挽馬師團,採用四四制編製,轄4個步兵聯隊,工、騎、炮、輜重各一聯隊,再加上指揮機構裡面的非戰鬥人員一共28200人;在武器裝備上甲種師團也是日軍之冠,擁有戰馬7630匹、步騎槍14900枝、擲彈筒144個、輕機槍288挺、重機槍54挺、山炮16門、野炮36門等武器裝備。

甲種師團基本上都歷經日俄戰爭以及一戰,成軍時間久,士兵實戰經驗豐富、訓練有素,因此戰鬥力極強,是日本侵華的急先鋒。比如被稱為板垣師團的第五師團,曾創下在中國戰場和70餘個師先後對陣的紀錄,1937年底第五師團一路擊潰30幾個中國師,有「鋼軍」之稱。再比如日本最殘忍的第六師團,這個師團除了作戰勇猛、積極果斷之外,更是熱衷於屠殺平民,從踏上中國的土地開始就是一路燒殺姦淫、無惡不作,南京大屠殺更是暴露了日軍野蠻的本質。

當然不是說甲種師團戰鬥力就強,甲種師團的設立也考慮了部隊的歷史延續、地區間的政治平衡等問題,也就有了第四師團這樣的奇葩。大阪是當時的日本經濟中心、西部政治中心,因此在此設立第四師團。第四師團的兵員主要來自於大阪的小販、商人,這幫人打仗也不改商人本色,錙銖必較、安全第一,甚至於第四師團內部制定了作戰「三不要」原則,「無謂的犧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戰鬥不要參加」、「窮途的敵軍不要追擊」。第四師團「窩囊廢」之名傳遍整個日軍,甚至於中國部隊都知道這支部隊什麼德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為何二戰時日本要偷襲美國?其實他們也不想啊,沒辦法啊
二戰時期,日軍頭盔兩邊的「破布」是幹什麼用?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