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闕特勤碑譯文解讀

闕特勤碑譯文解讀

原標題:闕特勤碑譯文解讀


經常看到網上有一些人斷章取義來用古突厥碑文咋呼人,比如在某貼吧我就看到用《毗伽可汗碑》冒充《九姓回紇可汗碑》以混淆視野,讓人們以為回紇人就是突厥人。所以俺這裡多貼幾個,給大夥備用。

南面

(南 1 )我,象天一般的,以及由天所生的突厥毗伽可汗,此時繼承了君主之位。你們得完全聽從我的話,首先是你們這些人,我的兄弟們,我的孩子們,以及我的族人和普通民眾,還有你們,右方的失畢們、伯克們,左方的達干們、梅錄們和伯克們,還有你們,三十……


(南 2 ) 以及你們,九姓烏古斯與普通民眾。務必好好地記住我的這些話,專心地聽著!向東到達日出之處,向南到達日中之處,向西遠抵日落之處,向北到達午夜之處,在此範圍之內的所有人們(均臣屬於我)。這許多民族,


(南 3 ) 我業已將其完全組織起來。這些民族如今並不反叛。只要突厥可汗在於都斤山實施統治,境內便無憂患。我曾向東征伐,直至山東平原,我幾乎抵達大洋;我向南征伐,直至九曲,我幾乎達到吐蕃;向西方,

(南 4 ) 我曾征伐到珍珠河外的鐵門;向北方,我則曾征伐到拔野古之居地。我曾率軍到達所有這些地方。沒有任何地方方比於都斤山更好。能夠最有效控制諸部的地方即是於都斤山。正是待在這裡,我與漢人建立了友好的關係。

這裡是毗伽可汗的口吻,毗伽可汗是碑主闕特勤的哥哥。在默啜統治突厥的時代,毗伽可汗作為後突厥開國可汗骨咄祿的嫡子,領有一支軍隊。毗伽可汗本人無甚軍事才能,全靠弟弟闕特勤蠻打硬沖。因此,毗伽可汗對闕特勤的感情非常深厚,他死的時候毗伽可汗所立的《闕特勤碑》也是突厥碑文中字數最多的一塊。


第一段中的失畢、達干、梅錄、伯克是突厥的官職名。「三十」後缺字,至今不知道是啥東西,一般猜測是突厥全體准國民(四姓藍突厥、十姓西突厥、九姓烏古斯、二姓薛延陀、二姓阿跌、三姓葛邏祿)。但後文有九姓烏古斯,而且這裡沒有算拔悉密,所以這裡到底是說三十啥,還真是個未解之謎。


第三段中,毗伽可汗對自己武功的吹噓,山東,不是山東省,而是遼河平原,指默啜時代他參與了征服契丹的戰爭,九曲,指默啜時代,他參與了攻打唐朝河西的戰爭。珍珠河即錫兒河,珍珠河外的鐵門關即中亞鐵門關,默啜統治突厥時期,突厥攻滅突騎施汗國,然後闕特勤為先鋒殺進中亞,在鐵門關遭遇阿拉伯帝國大軍,然後敗退而回。這次戰役阿拉伯文、漢文史料都沒有記載,但中亞出土的粟特文文書有記載,記載阿拉伯人在鐵門關和「秦」的王子激戰,「秦」的王子敗退。由於當時唐軍多突厥兵、突厥軍又多使用唐軍甲胄,所以中亞人經常混淆唐軍和突厥軍。拔野古之地,即額爾齊斯河流域,拔野古是九姓烏古斯中反抗突厥最激烈的部族,毗伽可汗和闕特勤曾經征討過拔野古。這裡毗伽可汗吹噓的自己的武功,實際都是默啜時代的輝煌。


最後毗伽可汗說,他跟漢人建立了友好關係。為什麼要建立友好關係呢,是因為在默啜死後,突厥內亂實力大損。闕特勤和暾欲谷曾多次要求毗伽可汗臣服唐朝換取友好,毗伽可汗答應了,但唐玄宗一直不答應。最後在闕特勤臨死前,毗伽可汗將吐蕃給自己聯軍滅唐計劃的密信送給了唐玄宗,終於獲得友好,但需要父事唐玄宗,毗伽可汗屈辱地答應了。


茲時的突厥,已經中衰。在丹鳳樓,突厥使者就被同樣是唐朝臣屬、與突厥有深仇大恨的突騎施使者羞辱。毗伽可汗受此羞辱,不但不敢與突騎施開戰,還主動要求嫁突厥公主給突騎施可汗蘇祿做第三個妻子(蘇祿的正妻為唐屬西突厥公主、二妻為吐蕃公主,三妻為突厥公主)。


(南 5 ) 他們給予我們大量的金子、銀子和絲綢。漢人的話語始終甜蜜,漢人的物品始終精美。利用甜蜜的話語和精美的物品進行欺騙,漢人便以這種方式令遠方的民族接近他們。當一個部落如此接近他們居住之後,漢人便萌生惡意。

(南 6 ) 漢人不讓真正聰明的人和真正勇敢的人獲得發展。如若有人犯了錯誤,漢人決不赦免任何他人,從其直系親屬,直到氏族、部落。你們這些突厥人啊,曾因受其甜蜜話語和精美物品之惑,大批人遭到殺害。啊,突厥人,你們將要死亡!如果你們試圖移居到南方的總材山區及吐葛爾統


(南 7 ) 平原,突厥人啊,你們便將死亡!那些惡意的人會作這樣有害的勸說:「人們如若遠離(漢人)而居,便只供給粗劣物品;人們如若靠近而居,則會供給珍貴物品。」這些惡意之人作出了這種有害的勸說。聽了這些話後,愚蠢的人便去接近(漢人),因而遭到大量殺害。


(南 8 ) 如果你們前赴這些地方,突厥人啊,你們便將死亡!如果你們留在於都斤山地區,從此派遣隊商,你們便將無憂無慮。如果你們留在於都斤山,便能主宰著諸部,永遠生活下去!突厥人啊,你們總認為自己是飽足的!你們從未考慮飢餓或飽足的問題,你們一旦飽足,便不再想到飢餓。正因為如此,

(南 9 ) 你們四散開來,而沒有徵求曾經養育你們的可汗的意見。你們徹底地毀滅在那些地方,倖存下來的人筋疲力盡,流浪四方。由於上天的仁慈,由於我被賦予了幸運,我繼承了王位。踐祚之後,


(南 10) 我將所有窮困潦倒的人招聚起來。我使窮苦人變富,使少數人變多。我的這些話有什麼虛假之處嗎?突厥的諸首領和普通民眾,聽著!你們應該如何生活和治理諸部,我已記錄在此;你們將如何因不忠誠(於你們的可汗)而遭滅亡,我也記錄在此。


(南 11) 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都已記錄在此不朽之石上。請閱讀這些文字,並從中獲得教益!忠誠的突厥大眾與首領們,始終服從君主的伯克們,你們會背叛嗎?我鐫刻了此碑。我遣人從漢人可汗那裡招請畫師,要他們裝飾陵墓。(漢人可汗)並未拒絕我的請求,


(南 12) 派來了漢人可汗的宮廷畫師。我令他們建造了一座非凡的陵墓,在(陵墓的)內外都裝飾了精妙的繪畫與雕刻。我使之鐫刻此石,我令記錄下我的肺腑之言。……你們所有的人,從(十箭部落的)子孫到其塔特人,都應閱讀這些文字,並從中獲得教益。我令此碑得以


(南 13) 鐫刻。由於這裡是個(核心?)地區,並是人們往來頻繁之處,因此我令此碑建於這一常有人跡之地。閱讀此碑,並了解它的內容。我(鐫刻?)此石……。銘記這些文字的,是其侄夜落紇特勤。

上面一段,純屬毗伽可汗的言論發泄。說漢人狡詐,如果那個突厥人不感恩自己不效忠自己,自己就會把這些壞人也記在碑上讓他們遺臭萬年。以及說了這塊碑以及闕特勤的陵墓,是漢人派來的工匠打造的。有學者認為突厥文不能大規模通行的緣故,是因為突厥文更多的是一種保密的文字,有軍事密碼的性質,所以極難傳播。所以打造這塊碑的的漢人,根本看不懂這塊碑的內容,漢人工匠打造的只是宣示唐朝和突厥友好的漢文內容。


而最後,說銘刻突厥文內容的人,是闕特勤的侄子夜落紇特勤,這個官爵號非常有趣。因為夜落紇(葯羅葛)是回紇人的首領氏族,而這個夜落紇特勤很可能爵位是夜落紇特勤,官職是回紇的吐屯(少監),是突厥汗國監管回紇人的官員。

東面

(東 1 ) 當上方藍天、下方褐土初創之時,人類亦在二者之間生成。在眾人之上,我的祖先土門可汗與室點密可汗成為君主。他們成為君主之後,便組織和治理著突厥人的國家與體制。


(東 2 ) 天下四方之人均對他們懷有敵意。他們率軍遠征,討伐了天下四方的所有民族,從而征服之。他們使高傲的敵人俯首,強大的敵人屈膝。他們令突厥人向東移居到卡迪爾汗山林,向西則遠至鐵門關。他們治理著


(東 3 ) 這兩地之間從無部落組織的藍突厥人。賢明的可汗即是他們,英勇的可汗即是他們。他們的諸梅錄確實也是賢明和英勇的。伯克們與普通民眾都循規蹈矩。出於這一原因,他們得以將國家置於控制之下,他們建立了國家的統治與法規。他們

(東 4 ) 棄世而去了。作為送喪和哀悼的人,來自東方,即日出之方的莫離人,尚有叱利人、漢人、吐蕃人、阿拔人、拂菻人、黠戛斯人、三姓骨利幹人、三十姓韃靼人、契丹人和地豆於人等。這許多民族前來送喪和哀悼。他們就是如此著名的可汗,嗣後,兄弟們繼為

從這裡開始,毗伽可汗開始追溯歷史。


毗伽可汗的歷史觀非常樸素,認為人類的歷史並不久遠,至少在他來看,阿史那土門(或者譯為阿史那布明)、阿史那室點密兄弟是非常古老的人物了。這倆兄弟正是北朝末年建立突厥汗國的人。



毗伽可汗追溯歷史,說土門、室點密兄弟的帝國,東起卡迪爾汗山林(大概就是大興安嶺),西到鐵門關。大致上就是如此。


最後,毗伽可汗說為土門和室點密送葬的,有這些民族:


莫離人,即高句麗。


叱利人、即敕勒人、鐵勒人。毗伽可汗時代的九姓烏古斯主要是其後裔。


漢人、吐蕃人。這個不再敘述,誰都知道是啥人。


阿拔人、一般認為是西方稱霸的阿瓦爾人。

拂菻人、歐洲人,一般認為是和西突厥有外交關係的拜占庭帝國。


黠戛斯人、三姓骨利幹人、契丹人。這個誰都知道是啥人。


三十姓韃靼人、即柔然人。在毗伽可汗時代,柔然後裔已經被突厥人統治到只剩了「九姓韃靼」。


地豆於人。有猜是庫莫奚,有猜是霫。都在契丹北邊。應該是霫或者更東邊的室韋,因為突厥碑文里有庫莫奚的詞語。


這裡是在追溯祖宗的輝煌,這裡沒吹牛,真的輝煌。

(東 5 ) 可汗,以及兒子們繼為可汗。但是,弟弟不肖其兄長,兒子不肖其父輩。因此,昏聵的可汗登位,無能的可汗登位。他們的梅錄們也昏聵無能。

(東 6 ) 由於伯克及普通民眾互相不睦,以及漢人的詭譎奸詐,由於他們狡猾地製造了弟兄們之間的分裂,導致了伯克和大眾的相互紛爭,突厥人遂使他們先前建立的國家走向毀滅,


(東 7 ) 使他們先前擁戴的可汗趨於垮台。原來的老爺成了漢人的奴僕,原來的太太成了漢人的婢女。突厥的伯克們放棄了其突厥官銜。在漢人那裡的伯克們擁有了漢人的官銜,並聽從於漢人可汗,


(東 8 ) 為他服務五十年之久。為了漢人的利益,他們向東,即日出之處,一直征戰到莫利可汗之地;向西則遠抵鐵門。為了漢人可汗的利益,他們征服了許多國家。然後,突厥的普通民眾

回憶完祖宗的輝煌後,毗伽可汗開始追溯自頡利可汗後被唐朝統治的歷史。


為漢人向東打到莫離可汗之地,就是指很多突厥人參與了唐滅高句麗的戰爭,比如阿史那社爾,就參與過滅高句麗之戰。


為漢人向西打到鐵門關,是虛指。其實唐朝雖然獲得鐵門關以西大批國家的投降,但在唐朝統治突厥的五十年內,沒有大規模出兵鐵門關的事迹。倒是在默啜時代,依然效忠唐朝的西突厥人在阿史那獻率領下曾經抵達鐵門關。


(東 9 ) 如此清楚地說道:「我們曾是一個擁有獨立國家的民族,但如今我們自己的國家在哪裡?我們是在為誰的利益征服這些地方?」「我們曾是一個擁有自己可汗的民族,但如今我們自己的可汗在哪裡?我們現在在為哪個可汗效勞?」 他們這樣交談以後,就又成為漢人可汗的敵人。

(東 10) 但是,在與他為敵之後,他們未能將自己很好地組織起來,因此再度屈服。漢人根本沒有考慮突厥人曾?為之效力甚多,卻說道:「我們將殺死突厥人,令其絕種。」突厥人遂有被殲之虞。然而,突厥的上界天神與下界神聖土、

然後,毗伽可汗開始敘述突厥的前幾次復國運動,都失敗了。


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是單于都護府暴動,因為突厥人大多數居住在漠南(內蒙古)的單于都護府,漠北居住的大都是鐵勒人。所以暴動地點在漠南,這次大規模暴動,被唐朝名將裴行儉平定。裴行儉承諾不殺主動投降的暴動首領,但裴行儉的政敵裴炎卻為了打擊裴行儉,殺了所有投降的東突厥首領,尤其是主動綁了暴動策劃者阿史德溫博投降唐軍的傀儡可汗阿史那伏念,阿史那伏念死後,導致東突厥人不再信任唐朝。


(東 11) 水之神採取了如下的行動:為了不使突厥民族毀滅,為了再建獨立國家,他們簇擁著我的父親頡跌利施可汗,以及我的母親頡利毗伽可敦, 高踞天頂,向上抬起。我父可汗與十七個人離開。

(東 12) 在聽到(頡跌利施)出發的消息後,城裡的人前往山上,山上的人則下山會合,於是聚集了七十個人。由於上天賦予了力量,我父可汗的戰士們如狼一般,他的敵人則似綿羊。經過向著前方與後方的征戰,他將人們召集起來,總數達到七百人。


(東 13) 達到七百人之後,(我父可汗)遵照祖先規章,組織和號令曾經淪為奴婢,曾經喪失突厥體制的人們。他還組織起突利部人和達頭部人,

然後,毗伽可汗開始敘述自己的父親——頡跌利施可汗阿史那骨咄祿的復國行動。從十七個人發展到七十個人,從七十個人發展到七百個人。

突利部、達頭部,並非部落,而是突厥汗國時期的軍事建制,類似西突厥設立的咄陸和弩失畢。東突厥在東部設立突利設或者突利可汗,西部設立達頭設或者達頭可汗,這裡說是組織其東方的和西方的東突厥人。

(東 14) 封賜一名葉護與一名設。在南方,漢人是敵人,在北方,匐職可汗與九姓烏古斯是敵人,黠戛斯人、骨利幹人、三十姓韃靼、契丹、奚等等全都與我們為敵。我父可汗(征討?)所有這些(民族?)。

(東 15) 他征戰四十七次,打了二十仗。承蒙上天的恩寵,他奪取了曾經有國之人的國土,俘獲了曾經有可汗之人的可汗,他鎮服了敵人。他令強大的敵人屈膝,高傲的敵人俯首。(我父可汗)


(東 16) 在創建如此強大的國家,取得權力之後,棄世而去。(我們)為我父可汗設立殲敵石,以匐職可汗石列其首。根據國家法規,我叔繼承汗位。我叔可汗任為可汗之後,重新組織和養育突厥大眾。他使貧者變富,寡者變多。

接著,毗伽可汗敘述父親骨咄祿的困難處境和其赫赫武功,說在復國時,漢人、九姓烏古斯人、黠戛斯人、骨利幹人、三十姓韃靼、契丹、奚等等全都與他們為敵。


而其中還專門提到了一個匐職可汗。


匐職可汗,即回紇首領比粟。


比粟曾經在仆固、同羅兩個部落的煽動下,叛唐自立,自立後可能會被稱為「比粟可汗」即「匐職可汗」。叛亂後,薛仁貴三箭定天山,鐵勒人被唐軍擊敗。鐵勒人出身的唐朝宿將契苾何力為了避免殺戮,親自帶五百士兵來到比粟的大營,將煽動叛亂的鐵勒貴族全部斬首,赦免了被蠱惑的比粟,比粟重新歸附唐朝。



古代信息是比較落後的,所以雖然比粟又歸附唐朝了,但草原人民仍然稱他為可汗,也就是「匐職可汗」。回紇作為漠北鐵勒、九姓烏古斯中最強的部落聯盟,自然是突厥復國時的一大障礙。回紇人被突厥復國者征服後,比粟被殺害,被突厥人立殲敵石鎮壓。


唐太宗死後,昭陵聚集了一大群被唐朝征服的可汗、國王的石像。其中就有頡利可汗以及印度僭主阿羅那順。骨咄祿死後,用回紇首領的石像給自己陪葬,大略是效仿唐朝的行為。

下面對骨咄祿武功的吹噓,皆是虛指,實際骨咄祿武功有限。


這裡對默啜還說了一句好話,非常難得。《暾欲谷》碑就對默啜沒有一句好話。大概來說,毗伽可汗雖然恨默啜,但也是崇拜這個軍事天才叔叔的。

(東 17) 我叔可汗即位之時,我是達頭部的設。與我叔可汗一起,我們向東一直征戰到綠河與山東平原,向西征戰,則遠抵鐵門。越過曲漫山,我們曾征戰到黠戛斯人之地。

(東 18) 我們總共出征二十五次,打了十三仗。我們奪取了曾經有國之人的國土,俘獲了曾經有可汗之人的可汗。我們令強大的敵人屈膝,高傲的敵人俯首。突騎施可汗(及其民眾)乃是我們突厥人。(由於他們的愚蠢)


(東 19) 以及對於我們的背叛,他們的可汗被殺了,其梅錄與伯克們也都被殺。十箭族人遭受極大苦難。為了不讓我們祖先曾經統治過的土地與水流沒有君主,我們組織起阿熱人,使之井然有序。……


(東 20) 即是拔塞伯克。是我們給予了他「可汗」的稱銜,並將我妹公主嫁給他。但是,他背叛了我們。結果,可汗被殺,人民也成了奴婢。為了不讓曲漫之地繼續無君,我們組織了阿熱人和黠戛斯人,然後我們回來作戰,


(東 21) 將(政權?)交還。向東遠至卡迪爾汗山以外,我們居住下來,並組織其民眾,向西遠至康居塔漫,我們居住下來,並組織突厥民眾。那時候,奴僕們自己擁有了奴僕,(婢女們自己擁有了婢女。兄弟不認識兄長,兒子不認識父親。)

這裡,毗伽可汗概述了默啜時代的武功。


跟著默啜,毗伽可汗殺到了綠河和山東平原(西拉木倫河和遼東),指對契丹的戰爭。


跟著默啜,打到了鐵門關,指滅突騎施後,冒進進攻阿拉伯帝國的小規模騷擾行動。


這裡只是回憶最東和最西的征戰區域,不能和前後文用時間觀念衡量。

接下來,毗伽可汗回憶自己跟著默啜,征服了黠戛斯和西突厥。征服了西突厥的「十箭」部落後,讓拔塞伯克統治,結果拔塞伯克造反了,於是又殺了拔塞伯克。


阿熱,為黠戛斯後來的首領氏族。從碑文內容來看,至少在後突厥時代,阿熱人和黠戛斯人是兩個民族。


然後回憶默啜時代的疆域,東到大興安嶺,西到康居。並說連突厥人的奴僕們都有了奴僕,奴僕生的兒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

(東 22) 我們就這樣獲得了一個良好組織的國家和體制。你們,突厥與烏古斯的伯克們和普通民眾,聽著!只要上方之天不塌,下方之地不裂,突厥人啊,還有誰能毀滅你們的國家和體制?突厥人啊,懺悔吧!

(東 23) 由於你們的無法無天,你們背叛了始終養育你們的英明可汗,背叛了你們那自由獨立的美好國家,導致了極壞的後果。哪裡有手執武器者來將你們趕走?哪裡有手持長矛者來將你們驅散?是你們,神聖於都斤山的民眾,自己離開了。想往東方去的人走了,


(東 24) 想往西方去的人走了。在你們所去的地方,你們所得的到的只是血流成河,骨積如山。原會成為老爺的男子變成了奴僕,原會成為太太的女子變成女婢。由於你們的愚昧,由於你們的邪惡,我叔可汗去世了。


(東 25) 我(為他)設立殲敵石,以黠戛斯可汗石列其首。為使突厥人的名聲不墜,上天曾經抬舉我父成為可汗,我母成為可敦,賜予他們國家。為使突厥人的名聲不墜,(上天)

接著,默啜被九姓烏古斯系統的拔野古人殺了。突厥人在默啜死後,紛紛叛逃。背叛了可汗背叛了國家。


九姓烏古斯人背叛突厥很正常,然而還有很多突厥人背叛突厥。比如默啜的妹夫石阿失畢,就在默啜生前,因為進攻北庭失敗,怕被默啜責罪,率軍投降唐朝。


毗伽可汗殺默啜的嫡長子匐俱(泥涅可汗、拓西可汗)篡位後,默啜的兒子墨特勤、默啜的女兒毗伽公主率領大隊突厥人投降唐朝。


對於九姓烏古斯人投唐,毗伽可汗還只是提了一提。但對突厥人的投唐,毗伽可汗專門說了兩段予以沉痛批判,並詛咒他們會成為漢人的奴僕和女婢。

然後,毗伽可汗把黠戛斯可汗的石像作為第一個,給默啜也立了一批殲敵石像。


對於他殺害匐俱篡位的事,毗伽可汗沒有提。

(東 26) 令我成為可汗。我並未成為一個富裕繁榮民族的君主,而是成了一個貧窮凄慘民族的君主,他們內無食物,外無衣衫。我與我弟闕特勤一起商談,為使我們父、叔為突厥人所嬴得的聲譽不墜,

(東 27) 以及為了突厥民眾的利益,我夜不睡眠,晝不安息。與我弟闕特勤,與我的兩位設操勞到幾至喪生。我就這樣地奮鬥,不讓民眾分裂成水、火(不相容的)兩幫。我(即位時,)此前出走四方的民眾


(東 28) 精疲力竭,無馬無衣地回來了。為了養育人民,我率領大軍征戰十二次,向北攻擊烏古斯人,向東對付契丹人與地豆於人,向南則與漢人為敵,(我戰鬥……次。)


(東 29) 此後,由於上天的恩寵,由於我的好運,我將瀕於死亡的民眾帶回了生地,養育了他們。我使貧窮的人變富,使很少的人變多。我使他們優於擁有強大國家和(卓越君主)的那些民族。

然後,毗伽可汗回憶自己的困境。


默啜死後,突厥內亂,毗伽可汗為了停止內亂,弄得自己精疲力盡。


為了養育人民,毗伽可汗需要搶掠九姓烏古斯人、契丹人、地豆於人、漢人。


最終,毗伽可汗表示自己從困境里走出來了。而且還格外提了碑主闕特勤的功勞。

(東 30) 我征服了(世界四方的)所有民族,使之不再為害。他們全部臣服於我,他們始終為我效力。在如此成功地導致國家強盛之後,我弟闕特勤棄世而去。當我父可汗去世時,我弟闕特勤(年方七歲。在……歲時,)

(東 31) 托猶如烏邁女神般的我母可敦之福,我弟闕特勤受成丁之名。在十六歲時,為了我叔可汗的國家,他完成了如下的功業:征伐六胡州。漢人的王都督(率領)五(萬人馬前來,我們交戰了。)


(東 32) 闕特勤徒步出擊。他俘獲了手執武器的都督內弟,並不解除其武裝地向可汗獻俘。我們在那裡殲滅了這支軍隊。當他二十一歲,我們與沙吒將軍(的軍隊)交戰。他首先騎灰馬塔地克啜(進擊。此馬在那裡)

毗伽可汗表示自己剛走出困境,自己最好的幫手闕特勤卻死了。於是這才開始正式懷緬碑主闕特勤的人生。


說在父親骨咄祿去世時,闕特勤才七歲。然後開始羅列闕特勤的戰功。


漢人的王都督,即勝州都督王詵,702年在突厥進攻河套地區時戰死。碑文中說王都督的弟弟被闕特勤在十六歲時生擒。


沙吒將軍,就是沙吒忠義(百濟人、可以視為朝鮮族),看過《大明宮詞》的肯定熟悉。不過沙吒忠義戰死時,武則天已經去世了。

(東 33) 被殺。第二次,他騎灰馬沙缽略奄達進擊。此馬在那裡被殺。第三次,他騎披甲栗色馬葉勤悉利進擊。此馬在那裡被殺。他們將一百多枝箭射中他的甲胄與戰袍,(但是他未讓)一箭射中臉部或頭部。

(東 34) 突厥的伯克們,你們都知道他們射在他的……。我們在那裡殲滅了這支軍隊。此後,逸拔野古的大俟斤開始反對我們。我們驅散之,並在突吉雅爾貢湖畔擊潰了他們。大俟斤帶著少量人遁逃而去。當闕特勤(二十六)


(東 35) 歲時,我們征討黠戛斯。在一矛深的積雪中開道前進,我們翻過曲漫山,乘黠戛斯人尚在睡夢中時衝殺下去。我們與其可汗戰於松迦山林。 闕特勤騎(花公馬)拔曳古


(東 36) 進擊。他用箭射殺一人,並刺穿兩人的大腿。在那次進攻中,敵人擊中花公馬拔曳古白馬,折斷了它的大腿。我們殺死了黠戛斯可汗,征服了其國土。當年,我們進軍突騎施,越過金山,


(東 37) 並渡過曳咥河。我們襲擊尚在睡夢之中的突騎施人。突騎施可汗猶如烈火狂風般地從博勒濟趕來,我們交戰了。闕特勤騎白頭灰馬進擊。白頭灰馬……


(東 38) 他自己俘獲了兩人。又沖入敵陣,親手抓獲了阿熱人的都督,是為突騎施可汗的梅錄。我們在那裡殺死了他們的可汗,奪取了他們的國土。黑姓突騎施人全部臣服於我們,我們將這些人安置在塔巴爾。


(東 39) 為了治理粟特人,我們渡過珍珠河,率軍遠至鐵門。在此之後,黑姓突騎施發生反叛,前往投奔康曷里。我們的軍馬體弱力竭,軍隊給養也已告罄,(我們的人)處境很糟……


(東 40) (此外,)攻擊我們的人十分驍勇。我們召集(軍隊),派遣闕特勤率領少量人馬前往。他打了一次硬仗。他騎白馬乙毗沙勒支進擊。他殺死和降服了黑姓突騎施人。征討……

這裡繼續敘述闕特勤的武功。


先說了闕特勤在跟沙吒忠義交戰時,身中一百餘箭,騎死了三匹馬。以表述戰爭的艱苦。


大俟斤,拔野古首領的尊號。俟斤是突厥語部落常見的官職,一般用於小部落首領。大部落的首領則稱頡利發。


這裡還有個插曲,闕特勤擊敗拔野古人後,騎的新馬被取名拔野古……


然後敘述闕特勤擊敗突騎施,此處的突騎施可汗就是娑葛:



這裡也有個信息,就是黠戛斯後來的首領氏族阿熱,在娑葛時期擔任突騎施汗國的梅錄。這也說明,哈薩克人和柯爾克孜(吉爾吉斯)人的民族交融很早了。


黑姓突騎施人,即投靠突騎施人的鐵勒人。突騎施人的核心部分叫黃姓突騎施(撒里烏孫),是古代烏孫後裔,屬於塞種和羌人的混血。所以跟蒙古高原來的鐵勒人長相上有區分,新投靠突騎施的鐵勒人,就叫黑姓突騎施。比如蘇祿就是黑姓突騎施人。


然後,毗伽可汗回憶說,為了能征服粟特人。闕特勤率軍西征,打到了鐵門關。


結果投降突厥的黑姓突騎施人造反了。


然後,說他們遇到了強敵(大概就是阿拉伯帝國,也或者沒有記載他們跟阿拉伯帝國的衝突,這裡的強敵依然是黑姓突騎施)。


接著說,闕特勤又擊敗了黑姓突騎施人。


此時的黑姓突騎施人首領,正是後來名震天下的蘇祿。


北面

(北 1 ) 他與……交戰,並與哥舒都督交戰,他殺死了所有這些人。他錙銖不遺地取走了他們的所有財物。當闕特勤二十七歲時,葛邏祿人成為敵人,他們開始不受拘束和毫無恐懼地行動。我們交戰於塔末紇聖峰。


(北 2 ) 這次戰役進行時,闕特勤三十歲。他騎白馬乙毗沙勒支突襲。他刺穿兩人的大腿。我們殺死葛邏祿人,並降伏之。在此同時,阿熱人開始與我們為敵。我們戰於黑湖。當時闕特勤三十一歲。他騎白馬乙毗沙勒支


(北 3 ) 突襲。他俘獲了阿熱人的頡利吐發。阿熱人被消滅在那裡。當我叔可汗之國動蕩時,當民眾與統治者對立時,我們與思結人交戰。闕特勤騎白馬乙毗沙勒支


(北 4 ) (突襲)。馬在那裡仆倒。思結人遭敗績。九姓烏古思乃是我們自己的族人。由於天地失序,他們背叛了我們。我們在一年中交戰五次。第一次,我們戰於咄姑城。


(北 5 ) 闕特勤騎白色阿茲曼(馬)進行突襲。他用長矛刺殺六人。在肉搏戰中,他用劍砍殺第七人。第二次,我們在庫沙曷與阿跌人交戰。闕特勤騎著他那深褐色的馬阿茲突襲。他用長矛刺殺一人,


(北 6 ) 並擊得九人四散奔逃。阿跌人在那裡遭敗績。第三次,我們在……與烏古斯交戰。闕特勤騎阿茲曼白馬進擊,並用長矛刺殺敵人。我們擊敗其軍隊,征服其國土。第四次, 我們在楚施峰交戰。突厥


(北 7 ) 人陣腳不穩,行將被擊潰。闕特勤將他們前來攻擊的軍隊驅散。我們在同俄特勤墓地包圍並殺死了由十名鬥士組成的一隊同羅兵。第五次,我們在伊思勤提喀地斯與烏古斯交戰。闕特勤

然後,闕特勤撤軍的路上,又洗劫了黃姓突騎施哥舒都督的部眾,殺死了哥舒都督手下的所有人,搶掠了所有的財物。


這個哥舒都督,很可能就是盛唐名將哥舒翰的爸爸。



然後,又是跟葛邏祿人、阿熱人、思結人、阿跌人、同羅人交戰。


跟這些人交戰,就是默啜晚年,後突厥汗國的所有非突厥人的叛亂。默啜晚年,唐朝策劃征服突厥,向九姓烏古斯等突厥境內的「少數民族」派遣官吏,幾乎所有部族都反突厥。默啜開始瘋狂鎮壓。闕特勤一人就參戰如此之多,可見當時突厥處境之危險。

(北 8 )` 騎深褐色的馬阿茲進擊。他刺殺了兩人,並將他們扔入泥(?)中。這支軍隊在那裡被殲滅。我們在奄賀莊園度過冬天之後,於春天率軍出征烏古斯。我們下令軍隊奔襲,同時留下闕特勤坐鎮大營。敵對的烏古斯人突然襲擊汗庭,闕特勤

(北 9 ) 騎上其白色馬駒,刺殺了九人,終使汗庭未曾失陷。我母可敦、我的諸庶母、我的姊姊們、我的媳婦們、我的公主們,這麼許多人都有可能活著的淪為奴僕,遭殺的棄屍營地和大道,


(北 10) 假若沒有闕特勤的話,你們都會被殺害。我弟闕特勤棄世而去了。我悲痛至極。我那始終明亮的眼睛變得彷彿瞎了一般,我那始終聰慧的心靈變得似乎麻木魯鈍。我悲痛萬分。天神主宰壽命,人類全都為死而生。

毗伽可汗回憶到這裡,略去了他殺害匐俱導致突厥內亂的過程。然後說他率主力軍隊外出作戰,結果九姓烏古斯人突襲郁督軍山汗廷。如果沒有闕特勤,那麼汗廷內的所有突厥貴族女眷,都會被九姓烏古斯人擄掠。現在闕特勤死了,他非常傷心,甚至連他聰慧的心靈都變得麻木魯鈍了。

(北 11) 我是如此的悲痛:淚水從眼中淌出,我勉強忍住;哀情從心底流露,我勉強抑制。我深深地悲悼。我擔心兩位設、我的兄弟們、我的兒子們、我的伯克們以及我的民眾都將因哭泣而毀了眼睛和眉毛。作為弔唁者,代表契丹人和地豆於人的

(北 12) 烏達爾將軍來了。從漢人可汗那裡則來了拾遺呂向,他帶來了大量珍寶金銀。從吐蕃可汗那裡來了一位論。從西方日落之處的粟特之阿拔柘羯以及布哈拉人居地的居民那裡來了伊捺將軍與烏姑勒達干。


(北 13) 從我的十箭子孫那裡,從突騎施可汗那裡,來了掌印官摩訶羅支與掌印官烏古斯毗伽。從黠戛斯可汗那裡,來了達頭伊難珠啜。漢人可汗的皇姨弟張將軍,則來建造陵墓,處理雕刻、繪畫事宜,以及置備銘文石碑。

接著說,闕特勤死後。為他這個偉大的弟弟送葬的,有契丹人、地豆於人、漢人、吐蕃人和來自粟特(大概是康國)和布拉哈(安國)的粟特人,以及已經統治了毗伽可汗還念念不忘的十箭子民的突騎施汗國(蘇祿)和黠戛斯。


漢人可汗的皇姨弟張將軍,是金吾將軍張去逸。


漢文內容:

故闕特勤碑 御制御書

彼蒼者天,罔不覆燾。天人相合,寰宇大同。以其氣隔陰陽,是用別為君長。彼君長者,本□ □四(按:曾植錄本 「四」字傍加乙,蓋原碑之第一行也) 裔也。首自中國,雄飛北荒。來朝甘泉 ,願保光祿,則恩好之深舊矣。洎 我高祖,肇興皇業(按:曾植乙在此。以字救計,第二行當止 於 「太」字 。太宗之遂荒帝載,文教施於八方,武功成於七德。彼或變故相革,榮號迭稱。終能 代咩□□,□(按:錄本作「行化□」,曾植乙去後,復於「行化」兩字旁加角,不知何故,姑闕 待證)。□□□,按:曾植乙在此。依字數計,第三行當止於第一闕匡)各(按:此字曾植乙去, 別鈔本有)修邊貢,爰逮朕躬,結為父子,使寇患不作,弓矢載 ?。爾無我虞,我無爾詐。邊鄙□ 不□□□之(按:曾植乙在此。依字數計,第四行當止於第三闕字)賴歟?君諱闕特勤,骨咄祿可 汗之次子,今苾伽可汗令弟也。孝友聞於遠方,威□(曾植自註:下半微露石形,疑略字)攝□□ 俗(曾植於此加乙,為第五行)。斯豈由曾祖伊地米駝匐積厚德於上,而身克終之,祖骨咄祿頡斤 行深仁於下,而子□□之(按:曾植於此加乙,為第六行),不然,何以生此賢也?故能承順友愛 ,輔成規略,北爕眩靁之境,西鄰處月之郊,尊撐棃之□□(按:曾植於此加乙,為第七行),受 屠耆之宏任,以親我有唐也。我是用嘉爾誠績,大開恩信。而遙圖不騫,促景俄盡,永言悼惜(按 :曾植於此加乙,為第八行),疚於朕心。且特勤,可汗之弟也,可汗,猶朕之子也。父子之義, 既在敦崇;兄弟之親,得無連類。俱為子(按:曾植乙在此。依字數計,第九行多止於俱字)愛, 再感深情。是用故製作豐碑,發揮遐徼,使千古之下,休光日新。詞曰:


沙塞之國,丁零之鄉。雄武郁起,於爾先□。爾君克長,載赫殊方。爾道克順,謀親我唐。孰謂若 人(按:曾植於此加乙,為第十一行),罔保延長。高碑山立,垂裕無疆。


大唐開元廿年歲次壬申十二月辛丑朔七日丁未書

前面一堆套用的廢話,然後說突厥人的君長,本來是什麼四什麼的後裔(大概是說周朝的四夷,即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說突厥人本來是中國人,雄飛於北方荒野,與我們一直友好。說從我祖宗李淵建立唐朝、我祖宗李世民文教施於八方、武功成於七德後。突厥就一直臣屬於我們,跟我們結為父子之國,只要互相誠信,就沒有什麼戰爭。(一堆客套話)


然後說,這個亡者,叫闕特勤(其實只是官爵名,但沒漢化的突厥人,也沒有很強的姓名概念,官爵也就是姓名了)。是骨咄祿可汗的二兒子,毗伽可汗的弟弟啊(給骨咄祿沒用汗號)。


然後說,闕特勤的孝順、友愛連遠方的人都聽說了,闕特勤的威名連沒文化的人都知道。說闕特勤的曾祖父伊地米駝匐、祖父骨咄祿頡斤(倆應該都是官爵,而不是姓名)都是有德之人啊。如果不是的話,就生不出這樣的賢能了啊!


接著說,闕特勤擔任屠耆(匈奴的官職,勉強對應闕特勤死前最高突厥官職「設」和「阿波達干」)的重任,對唐朝非常友好(嗯……晚年是友好了……)。所以李隆基表示對這樣的人的去世,非常痛心。而且闕特勤,是毗伽可汗的弟弟。毗伽可汗,就像李隆基的兒子一樣……所以這個闕特勤,也是他李隆基的兒子啊!所以李隆基更感到傷心了。於是就要製作這樣的豐碑,讓闕特勤的美名千古流傳。


然後還一段詩:


啊!沙漠邊塞上的國家啊,丁零(突厥語各部族的祖先)人的故鄉!


這裡有很多英雄的人物啊,(後面一句缺字不知道到底是在說啥)


你哥哥是可汗啊,乾的非常的棒啊!


你是個非常克恭克順的好人啊,跟我們唐朝非常友好啊!


誰料到這麼好的人啊,不能保持長壽啊!


給你立個碑在高山上啊,讓你永垂無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毛的野生歷史 的精彩文章:

和唐代宗結為兄弟的回鶻葉護太子,為什麼會遇害?
內蒙為什麼沒跟著外蒙獨立?

TAG:關毛的野生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