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遭萬人唾罵,設計師陳幼堅做錯了什麼?

遭萬人唾罵,設計師陳幼堅做錯了什麼?

-

網路是個好東西,連接了那些開放的信息;網路又是糟糕的,一不小心,你可能就會被無腦吃瓜群眾的唾沫淹死。

斷章取義,是最令人頭疼的事情。在如今節奏越來越快,信息高度冗餘的時代,我們幾乎沒有深度思考的時間和機會。這個時候,一邊倒的喝彩聲浪來得快,去的也快。

這不,香港設計師陳幼堅又遭遇了如此的「事故」。

故事是這樣的...

即將迎來第500期的香港雜誌《號外》,邀請著名設計陳幼堅更新其logo。

▼陳幼堅的新作是這樣的

在看二娃評論前

先放點網友們的神評論

-

▼跨界設計姑父歐陽黎明的吐槽及評論

▼來自某國內設計發布平台評論

有吐槽字體難看的,有吐槽logo失去香港文化特色的,有吐槽陳幼堅晚節不保的,還有把陳幼堅過去的作品都人肉出來的。對於設計師的各種吐槽,我真是真是哭笑不得!

-

我從來堅信事實就是事實,平庸而蠻橫的說法無法抹殺真理。二娃嘗試以品牌管理和設計趨勢的角度去看看《號外》在十字路口的選擇。

為何大多數網友認為的失敗之作,成為一家知名時尚雜誌的新形象?我們一一分析;

| 二 娃 觀 點 |

雜誌如一面鏡子

映射了城市的情緒

logo亦如此

從延續了40年的logo,到如此真正全新的logo,我們可以看到號外雜誌對變革的迫切和堅定。從官方流出的信息可以看到,新LOGO所考慮的重點並不是市場問題,而是這個LOGO 能否呈現出號外的精神。

▼該logo與上一版logo的直接對比

「但《號外》的精神是什麼呢?首先『號外』這兩個字有本身的意思,像一種聲音,叫讀者要特別注意;然後這一本雜誌代表了香港,而今天的香港則是一個很密集的城市、是一個多元文化混雜的城市,是一個還有很多東西在等待我們去發現的城市。這些屬於香港的城市特質,都是我想透過這個LOGO 去呈現出來。所以我想到從城市鳥瞰圖的概念出發,將一個城市的街道和建築放在《號外》兩個字的結構上。」陳幼堅說;

▼ logo創意概念截圖

從概念圖可以看到,字體不在局限於視覺本身,而是將香港城市的持續發展帶來的現狀視覺化表現,並由此反映了城市的形象和精神。白色是街道,黑色是建築,人們穿行其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該logo在雜誌上的應用對比

▼該logo的在移動端的應用

▼ 新舊logo在現代視覺環境中的直接對比

作為一家以反映城市生活潮流的雜誌,顯而易見的是,號外的形象,不僅僅是經典的,而是與時俱進的。

設計師這個專業讓我們往往停留在視覺上,這個也是為什麼罵陳幼堅的人幾乎清一色都是設計師的原因。如果你還在說過去的字體更能代表如今的香港,那我只能說你沒有了解現在的香港(或中國其他城市)!

今天的香港,已經遠遠不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看到香港動作片裡面的那樣。香港在回歸祖國以後,已經有了全新的面貌和人文精神,香港文化已經不僅僅是中西文化共融的文化,而是在經濟快速變革中衍生出的領先時代和潮流的現代文化——無論從金融、貿易、時裝、設計、建築、藝術等領域!

新logo字體更加現代、也更加符合移動互聯網發展的趨勢,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罵呢?無非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or偽品牌設計師!

| 二 娃 觀 點 |

傳統雜誌消亡前的最後掙扎

一場公關的脆弱發聲

-

我們都知道,互聯網和數字化對傳統雜誌的衝擊是前所未有的,好多傳媒集團面臨倒閉和縮減品牌計劃。

隸屬於現代傳播集團的號外雜誌也不例外,從1976年創刊至今,logo有過三次大的更改,十分罕見的是,他們每一次幾乎都沒有延續過去的品牌精神。

▼ 號外雜誌的logo變形記

1976年創刊的logo,因為雜誌內容太像紐約一款美國雜誌而暫用5期;後來改為城市雜誌後有了新的標誌。到1979年的時候,找到插圖社設計了具有時尚而經典風格的新logo字體,而且突出強調CITY MAGAZINE的主題。

號外和很多傳統雜誌一樣,度過了十分滋潤的四十年,在中國消費者以及資本家們紛紛向自媒體投懷送抱的時代,他們也坐不住了!

號外為配合品牌升級,策划了號外500封面展覽,在線上推出致敬經典系列演繹,線上線下配合,讓傳奇巨星們的粉絲陷入又一輪的狂歡!並希冀由此帶來對號外雜誌的關注。

▼ 號外500封面展覽

▼ 號外500封面展覽

GIF

GIF

在我們迎頭趕上現代潮流的同時,也要適當表明自己對經典藝術的態度,以此強調自己的標籤屬性。

在自媒體動輒10萬+甚至50萬+閱讀量刺激下,在廣告主紛紛跑到微信公眾號、頭條、微博等自媒體的領域裡,號外logo更新和公關策展,只是做了一個傳統媒體的分內工作而已。

| 二 娃 觀 點 |

獨立的設計叫設計

系統下的設計才叫品牌

-

我們都知道設計圈有一種業務叫VI設計,也就是視覺識別系統設計。包括了品牌的logo、字體規範、色彩規範及圖形和排版規範等等,設計師往往忽悠客戶說做了這個VI,品牌就成了系統,有了系統,品牌就可以管理了。

剛畢業那會兒,我是深以為然甚至著迷的!現在,我只能說,VI是品牌的一部分,但絕對是很小的一部分!

號外隸屬於現代傳播集團,現代傳播有超過40個雜誌及子品牌,他們集中在文化、時尚、生活方式、藝術、商業等領域。

在傳統紙媒流量式微的情況下,現代傳播選擇了只做高端客群,這在他們的廣告語(現代傳播是一間中國領先的高端傳播公司)略見一斑。

而新消費升級和新興消費群體帶來新的審美,所以從現代傳播的子品牌logo可以看到,雖然他們包含了各自的獨特個性,但約8成是以偏等線體為主的現代字體設計。

在這些雜誌中,我發現生活雜誌與號外雜誌的字體,在設計風格上幾乎一致。從品牌管理的角度是不利於個性化建設的,尤其是對高端品牌來說。

▼ 號外與生活雜誌logo風格的相似

除了元素及設計風格上的改進,號外的新logo以豎排並融入字體筆畫的方式,弱化了CITY MAGAZINE的字樣,其目的應該是傳遞其業務和視野將不局限於雜誌本身。

▼ 號外與生活雜誌logo風格的相似

號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logo加入了現代傳播的紅色,包括其線上視覺也延續該顏色。

▼ 號外網站的品牌色彩

或許,作為品牌體系化建設的下一步動作,現代傳播集團在五年內會陸續對其他子品牌進行改版。

相比較單純的logo更新,我更關注現代傳播在商業模式、子品牌業務發展、品牌體系建設、用戶體驗及服務體驗等方面的動態,因為這些與商業直接掛鉤,也直接反映了品牌生態系統的升級和完善。

一切不變的東西,都在於變!如果認為logo失去了香港最具代表的特色,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她打破陳規的氣質,卻證明陳幼堅做對了、號外做對了。因為產品不是這些無腦吐槽的設計師來買單,而是更多的新興消費者!

-

copyright by erwa.yang

2018.05.2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只有一種技能不會過時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