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快50歲的經典美人穿水手服梳雙馬尾竟獲百萬點贊,劉曉慶看完暴風哭泣

快50歲的經典美人穿水手服梳雙馬尾竟獲百萬點贊,劉曉慶看完暴風哭泣

前幾天羊看抖音,首頁推薦第一個視頻就是張庭的,羊觀察了一下,大概十來分鐘就漲了兩三萬的點贊(非常非常高的熱度惹)。截止到前兩天,已經有415萬贊了。

開始羊還有點詫異為啥這麼多贊,結果看見熱評第一就跪了···她已經50來歲了?!羊要50歲能有這個狀態,我給你們每個人發紅包!

不過這也引發了羊一個疑問:為啥女明星一扮嫩就全是水手服、雙馬尾?

而且一有雙馬尾的造型,新聞肯定會有「減齡」、「可愛」等一系列和「幼」掛鉤的字眼。再細想一下,不止是女明星,我們自己說到扮嫩也十有八九想到雙馬尾。

有人可能會說,這有啥好問的,因為這樣顯得小啊!可是大家想過沒,為啥我們會覺得雙馬尾、水手服顯嫩呢?

水手服很好理解,由校服改造而來,所以穿上它自帶女學生氣質,這種屬於後天習慣養成的審美認知。

說到後天審美,那就順便說一下先天審美吧。

人對三庭五眼、長得標緻給予「美」的評價,這是先天形成的審美。因為通常越標緻的人,意味著在生長過程中基因表達良好。通過正常的頜骨發育、頭骨發育、身高、身材發育組合成了一個標緻的人。這種刻在基因里的認知就算先天審美認知。

可是雙馬尾顯嫩是如何形成的普遍認知呢?是不是未經世事的小孩子也會像認可標緻美人那樣、認可雙馬尾顯嫩這一點?

一個整天想七想八的羊,在冒出這個疑問後就去翻看各種資料了,最後得出了三方面的成因,今天來和大家嘮一嘮~

一、比例

我們先來看看雙馬尾有啥特點?扎在頭顱兩側,位於顱骨後區位置。

而單馬尾是位於後腦勺的,其他部分沒有任何修飾。

來看同一個人的雙馬尾與獨馬尾對比。

可以看出、雙馬尾因位置關係,在視覺上有很好的顳區填補效果,也就是羊說的後區填補效果,會視覺上給人感覺頭骨比臉大一圈。

還記得羊說過的頭骨和臉部骨骼發育的關係不?不記得的羊簡單複習一下。

簡單來說,頭骨(後區)比臉大是所有小孩的特徵。隨著人長大,頭骨在五歲左右基本定型,但臉部寬度在十幾歲還在發育,所以通常臉比頭大的人會比較有年齡感(通常非絕對),反之則比較容易顯得年齡小。

分享一組數據:剛出生頭圍大約在34cm、前半年增長8cm,後半年增長4cm,一歲左右是46cm左右,之後四年大約長4cm,五歲時50cm,再到成年這十幾年還會增長3-6cm。

也就是說如果你小時候(尤其是5歲後)覺得自己頭尖尖,顳部窄窄,之後也不太能隨著生長發育改善了。

甚至,因為臉還在長,所以會隨著生長發育愈發顯得臉大頭窄···怎麼觀察?先回顧一個部位,眶額顴點,下圖那兩個紅點的地方,恰好在幾塊骨頭交合的骨縫處。

在前後增長速度不一致的情況下,也就意味著這個眶額顴點會持續變寬···

用胡歌做個例子,眶額顴點因為屬於眶骨,所以是和外眼角靠近的。看胡歌小時候和長大後的眶額顴點變化,是不是明顯臉在發育,眶額顴點變得離後區最寬處越來越近?但胡歌因為後區寬度足夠,所以最終成年依然是頭大於臉的比例。歐陽娜娜就有靴靴危險了。

因此,大家可以觀察看看,小時候頭臉比例正好的孩子,長大很有可能變得臉比頭大(俗稱長殘了)。而小時候感覺五官緊湊的,往往發育完成後會實現蛻變(俗稱張開了)。

除了林妙可,還有一個例子,金銘,看面寬與頭寬的對比。

而小時候和她站在一起,顯得五官緊湊(注意看圓圈妹子的眶額顴點、和顱骨的落差很大)的張宇菲。

長大就沒有崩。(雖然五官不符合部分人的審美,但比例還是好的)

理解了頭臉比例和年齡的對應關係,再來看雙馬尾的結構特點就很明顯啦。

雙馬尾在視覺上能實現一種符合更幼齡結構的效果,所以更容易給人感覺年紀小。

甚至大家可以去觀察一下如下風格的女團,都特別喜歡在兩側留劉海,原理上也是符合我們以上分析的。

所以我們覺得有些人扎雙馬尾很怪,要麼是沒有掌握到精髓,要麼就是本身的比例實在太過成熟,髮型的視覺加持已經救不了了。

二、文化

單純的結構並不足以說明所有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范冰冰下面的雙馬尾並不符合我們上面所說的增加顳部,可為啥我們依然會覺得她這樣比平時減齡?

這就和文化形成的長久影響有關。很多古人對年齡的稱呼,都與頭髮有關。

古時的小孩子,把頭髮中分,在頭的兩側束成兩結。因為形狀像牛角,所以叫總角,指的是七八歲到十三四歲。

後來人們也用「總角之交」來形容幼年時代就交好的朋友。

大約到了十五歲,女孩子就會把雙辮束成單辮,佩戴上笄(也就是發簪),表示已經成年,可以許配人家。這叫及笄,是女孩子的成年禮。

而男孩子在15歲時,也會經歷一個類似的過程,叫束髮。

束髮是把總角解散,束成以髫。開始束髮的年齡大約為十五歲,在古代是入大學之年。

同時男孩子比女孩子多一個過程,弱冠。指的是男子年二十行成人禮,結髮戴冠。因此時身體還不夠強壯,故稱弱冠。

也就是說在古代時,男女告別孩童時代的標誌都是將雙辮變為單辮。所以久而久之,大家在看見雙辮就知道,噢,這是十五歲以下的孩子,雙辮便自動與年紀小划上等號。

久而久之這變成一種符號、也就刻進了大眾的審美里。換句話說,其實審美也並不一定全是生長發育、自然選擇所造成的,習俗、文化也深深的影響著審美。

三、習慣

大家仔細觀察會發現小盆友中扎雙辮的比例非常非常高,甚至是多辮。

小盆友的頭髮有啥特點?細軟、長度有限是不?(小孩子的毛囊大多比較幼,導致長出來的毛髮細軟,尤其是靠近邊緣的很多毛髮始終就沒法長長)

因此當他們要束成一個辮子時難度太大,甚至根本就束不上,即使束得上,周圍的細碎發也巨多導致整體顯得凌亂。

所以對於他們來說,束兩個辮子是比較易行、又整潔的髮型。

(今天她不是表情包~)

久而久之,大家就形成了後天的習慣判斷,認為扎雙辮的大多年紀小。

因此,大家可以繼續往下延伸想想,我們覺得有劉海比無劉海年紀小、捲髮比直發顯得洋氣、頭髮扎得緊顯得幹練··· 都可以從結構、文化、習慣··· 等方面追溯出更深層的原因。

所以其實關於審美,我們的任何判斷、感受都是有跡可循、有理可證的。(羊記得去年這會兒也說過類似的話,好像是說,任何感官的東西都是可以量化表達出來的~)這又何嘗不是一門科學呢?

最後,前幾天羊在文章里po圖說自己割過雙眼皮,有很多留言問羊的醫生。這個吧,從多方面考慮都不太方便說,萬一出了啥岔子羊會內疚死的

不過!關於怎麼挑選雙眼皮的醫生還是可以說的!怎麼看他做的好還是不好、縫合、組織處理··· 有哪些外行人看不懂的潛藏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氧App 的精彩文章:

真人改造:張天愛謊報身高的原因居然是心酸的假胯寬,穿對了卻腿長2米!
關曉彤2萬塊的大衣穿成買菜大媽,歐陽娜娜200塊的zara穿出時髦少女

TAG:新氧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