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逆向管理 先行動後思考

逆向管理 先行動後思考

以前認為所謂的人際關係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託人找關係辦事。記得我小學考初中時,差了有兩三分沒有考入縣裡面的初中。父母為了讓我能夠上縣裡面最好的初中,就拖關係找人送禮,請初中的老師和領導吃飯。通過這樣的操作,我如願進入了縣裡最好的初中學習。入學的第一天就默默的下定決心,考高中時一定不能再讓父母這樣的啦關係求人了。在農村,這樣的現象是非常的普遍的,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對人際關係的印象也就是通過不正當的途徑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對維持人際關係有排斥的心理。

讀了這本書,知道了真正的人際關係絕不是這樣的。人際關係的作用並不是在你急需要幫助是給你提供不正當的捷徑,而是通過你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來拓寬自己的視野,從他們那裡找到解決問題的靈感,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從而使自己的問題得到解決。人際關係不是臨時抱佛腳,不是為了一個結果,而是體驗這個過程,在這過程中,你和不同領域的人通過交流來提高自己,你從他們那裡得到了自己不了解的內容,同樣別人也會從你這學習一下他從沒有接觸過的知識,人際關係是一個互惠互利的過程。讀書可以擴寬自己的視野,但是在行萬里路的過程中,如果你不主動的和周圍的人打交道,交流,行萬里路的收穫是非常的渺小的。

書中解釋了除了因為感覺人際關係是虛偽的而不願意主動維持和陌生人的關係外,還解釋了人們普遍存在的「自戀」和「懶惰」是如何使我們遠離人際關係的。由於人們自戀,總是自我感覺良好,不需要別人的幫助,存在這種心理就會使我們失去接觸其他行業人的動力。另外由於懶惰,我們不主動與人聯繫,一直待在自己的狹小的圈子裡,享受著舒適愜意的生活。

人際關係是擴寬自己視野獲得改變的渠道,不是快速解決問題的捷徑。

提到舒適,書中引出了「真實自我」的感念。所謂「真實自我」只不過是使自己一直待在舒適區的一個借口罷了,他們基於過去來定義真實性,認為改變就意味著失去真實性。但現實卻要求我們根據不同的環境來實時的調整改變自己,即要求我們做一個「隨機應變者」,也就是要求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不能只局限於一種,在核心價值觀不變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有多個自我認識。

在一個地方工作的時間久了,對周圍的環境就非常的熟悉後,我們也就開始步入了舒適區,恰恰就是在這個時候,最是我們要改變的時期,通過改變,遠離舒適區,使自己永遠處在不斷學習不斷奮鬥的過程中,只有改變,我們才能不斷的進步。

一層不變即墮落,改變即奮鬥。

人們常說的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人,感覺就是由於以前先思考後行動的思維引起的。我們在腦子裡都計劃好了如何去做,但到了實際去實施時,會因為和想的不是一回事而放棄,或者是不能堅持下來。之所以計劃不能有效的得到實施,是因為我們的思考只不過是在脫離實際的空想。我們之前沒有這麼做過,在中間沒有一個緩衝的過程做鋪墊,卻想著自己能夠一下子就能按著自己想的去實施,這樣制定的計劃如何能夠實現呢?比較靠譜的計劃是根據目前一個階段的行動為基礎而進行的思考,這樣的思考才會有可行性的價值。在我們不斷的行動的過程中,我們的思維也在發生相應的變化,不斷發展變化的思維會推動相應的行動的進行。只有自己經歷過了,才會明白如何去思考。自己目前的行為,會通過對思維的改變來影響自己接下來的行動。也只有去行動,才會使自己有所改變。

行動會影響思維,但思維卻很難改變不屬於他的行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穿上公主裙,宇宙我最萌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