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闊天高,我們的征途

海闊天高,我們的征途

全文共3054個字,閱讀大概需要8分鐘。

編者按

竹杖芒鞋輕勝馬

天空海闊 遵從你心

每一個人生路口的選擇

都通往下一段精彩的故事

蔡志堅

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08級本科生

編導專業第一屆畢業生

現就職新華社音視頻新聞部

四載師大人 十年新聞路

一生師大情

——蔡志堅自述

入學的2008年,正值師大建校50周年,已然感受到母校碩果斐然,一晃60周年已經到來。

回憶起當年,是一段老師大和新師大的交接。那時,師大的「三宮六院」還在,時不時坐著高峰8路到八里台,逛逛文化廣場、吃吃食堂、看看人藝的話劇。

如今,我也變成了老師大人,用回憶連接起一段新老師大的交匯。

是回憶 也是答卷

入學,就讀於師大的第一屆編導專業,沾了姓氏首字母的光,是08編導第一號。

如今還能清晰背出自己的學號,也清晰記得正式報道的前一天就到住進宿舍的場景。

彼時還是塞班系統的諾基亞直板手機,大一元旦還跑到北京去看升國旗,還處在初入大學的欣喜中,沒感到有什麼壓力。

暑假參加學校主辦全國第一屆紅十字夏令營,負責跟隊採訪,現在想來當時並不是很稱職。

大二上學期過完了四六級,有更多的時間讀自己想讀的書,學自己想學的東西,做自己想做的事兒。參加課外活動,開始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從此,學的時候好好學,玩的時候好好玩。該幹什麼的時候幹什麼。

整個大二大三應該是我大學時代最「自我」的時光。

在宣傳部的學生記者團,在紅十字會胡老師的支持下主辦一份叫做《博愛》的小報,這期間得到了很多學長學姐的幫助,在師大有了充分的新聞實踐。

保羅柯艾略成為了那段時間最喜歡的作家,他告訴我,關注好現在才能改善未來。

在全國各地旅行,綠皮夜車、草原徒步、登山、窮游,作為一種初出茅廬者的精神洗禮,磨練意志、開闊視野,經歷成長。

大四也經歷了工作、考研的迷茫。事實證明一心二用真的不行。

畢業實習經同學介紹、領導抬愛,來到新華社天津分社,認識到真正的新聞工作是什麼樣的。

大學四年,很高興能夠成為08編導的一員,一個充滿愛的集體,不管是在專業課程,還是課外活動,總有一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鼓動著我們,團結進取、力爭奮發有為。

從學校踏入社會,經歷著不舍和陣痛,選擇裸辭上路,為自己定義了一個「間隔年」。深入甘南、川北,沉澱了迷茫、浮躁。

再找工作是一段重新自我認知的過程,進入到中國新聞社,從此在中新社揮灑青春。

這四年里經歷了全國兩會、馬航等一系列重大報道的鍛煉;援藏來到祖國邊陲、世界屋脊西藏,在這裡留下了一生難忘的一年,以及短暫職業生涯中不多的高光時刻。尼泊爾地震隨邊防部隊翻山越嶺進入災區,大災大難中磨練自己的意志,踐行了自己的新聞理想。不管是總編輯新聞獎、通報表揚、每月好稿,都是過去。援藏結束後,經過一年多的休整,揮揮手告別曾經澆築青春熱血的崗位,重新回到新華社工作。

是獲得 也是感悟

愛留東真的可以銜接時空,那時候的筆記、照片分分鐘穿越10年時空,這段回憶未來會繼續穿越20年、30年、40年、50年。

不管是讀萬卷書,還是行萬里路,師大四年是學生時代急速成長的時光,有過歧途、有過膨脹、有過磕絆、有過碰撞、有過不甘、有過懺悔,有過迷茫、有過踟躇,而這些正是青春的財富。

師大帶給我最大的收穫是讓我知道了好好看書、好好學習的重要性,給了我充分的自由和空間,汲取自己想要的營養,雖然很多事情半途而廢,經歷過的收穫足以支撐自己繼續走下去。

在師大最該感謝的是所有教過我的師長,本系、學院和社團的老師,他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自己的學生,會對學生的成長給予支持幫助和方向的指引。師大的精神不僅在學校,也在社會,能踏入新聞這個行業,要多謝同學的幫助,校友學長的指導。

回到新華社有種「自己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的感覺,對母校的情愫無以言表,全部的緣分都是因為師大, 一朝師大人,一生師大情。

而立之年,沒有什麼能拿出手的成績,在未來秉承師大校訓,勤奮嚴謹,自樹樹人。做好自己的同時,也要更多更好的回饋母校,讓師大不僅在津門大地、更在華夏大地、在寰宇四溢桃李芬芳。

李潤文

天津師範大學2015級本科生

新聞傳播學院編導專業

隨老師參與北京鮮花盛開公司和上海新文化公司商業電視劇項目寫作

身份多重,少年標籤

——李潤文

我是導演——「享受創作和學習的過程」

大一時,為了加入編導專業的「精英組織」工作坊,李潤文和幾個同學經過構思創意和簡單策劃拍攝了一條以《最美春天》為題的公益短片。這樣一條現在看來拍攝手法和技巧都十分稚嫩的作品,將他們帶進了工作坊,也為他們捧回了大廣賽的金獎。

仍記得那年,受大廣賽之邀,幾個同學來到頒獎現場等待公布結果。銅獎、銀獎,名次紛紛揭曉,屏幕上播放著獲獎作品。感嘆每個作品各有風采的同時,銀獎頒獎結束,依然沒有念到他們的名字,李潤文都開始懷疑是不是出了烏龍,不一會卻傳來了他們奪得金獎的好消息。「可能是我們『盲人與正常人平等,共享一個春天』這個理念打動了評委。」總結著成功的經驗,這次無心插柳的得獎也鼓勵著他們拍出更好的作品。

談起上學期去到山東棗莊的跨省拍攝,李潤文笑談那是一個「神奇的故事」,是提升最大的一次經歷。劇組構成不僅有學生,還有專業的老師,也請到了行業經驗豐富的攝像指導;劇組的設備,全電影定焦鏡頭、滑軌、軌道車等都使用了高規格的配置;真正按照行業標準跟了一遍劇組的拍攝過程。棗莊背山面水、未經開發的原始環境,符合魔幻現實主義的農村題材的取景要求,但洗澡都困難的生活環境,也在身體和心理上考驗著他們。一個星期的拍攝周期下來,每個人都成長了很多。

大學三年飛逝,李潤文拍攝了數十條作品,大大小小的獎項也拿過一些,但他清醒地認識到,數量與獎項不是技術水平的代名詞,謙遜地不斷學習、實踐才是通往深造提高自身能力的通途。

我是編劇——「平均發展就都是短板」

在老師的工作室參與劇本討論的過程中,李潤文邏輯性強、頭腦靈活的特質展現出來。老師建議他可以嘗試擔任寫劇本的工作。當時有過猶豫,他擔心安排不好自己的時間,把精力投入到劇本的創作中,其他能力就不能平均地發展。而轉念,秉承著「平均發展就都是短板」的想法,他遵從了「一技之長」的吸引,決定跟著老師學習如何創作、如何寫劇本,入了編劇的門。這也為他的大學生活畫上了特別的一抹顏色。

選擇這樣一條道路,幾乎沒有休息日,也沒有寒暑假。不久前剛從北戴河回來的他經歷了一個禮拜的「閉關」,從早到晚一直在寫,筆耕不輟。陽光明媚、惠風和暢,北戴河的海浪沙灘,與他總是有那麼一牆之隔。

編劇偏重邏輯,需要根據故事雛形,在大綱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創作。在老師指導下寫劇本的這段時間,他始終處於寫作的狀態,一直在腦子裡面綳著一根弦,有時的確疲憊。但收穫在於可以真正接觸到一些商業項目,可以開拓眼界,結識到業界的大人物。尤其是當他以一個合作者的身份見到熒幕中的名人時,那是一種獨特而全新的體驗。

你曾是少年

即將大四,李潤文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考研,坐標定位在北京。性格使然,同時寫劇本的經歷使他能夠靜得下來,做好了心態上的準備。但考研也意味著暫時放下手邊的工作,全力以赴投入學習。

剛剛開始有了一個小小的工作圈子,離開了這個圈子,再去打拚也無妨,也可以有新的天空。但取捨之間,不好說機遇與挑戰,哪個來得更早,哪個收穫更多。李潤文笑著說:「能預想到的肯定都是幼稚的想法。」生活充滿不可預知和變化莫測,這也是大學時代的經歷教給他的道理。

三年匆匆,亦師亦友的老師、志同道合的同窗、記憶中的高光時刻……校園帶給他的收穫不能一言蔽之。師大60歲生日,也是助力師大學子登上青雲的好風,李潤文懷揣著對師大深厚的情誼努力前行。忙碌的同時不忘詩和遠方,珍惜當下,常懷感恩。

BY

REPORTE

作者名片

采寫|孫欣

圖片|由被採訪者提供

編輯|孫欣

責任編輯|韓軼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TW驛站 的精彩文章:

TAG:NTW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