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日本「超大和」戰列艦的設計方案為什麼是過時的

日本「超大和」戰列艦的設計方案為什麼是過時的

原標題:日本「超大和」戰列艦的設計方案為什麼是過時的


超大和是日本丸五計劃中改大和(在大和型的基礎上換裝新型98式100mm高炮,修改部分防護)的後續艦,在改大和的基礎上取消155mm副炮,並將3座3聯裝460mm炮換成3座2聯裝510mm主炮。大和型的防護為410毫米20°傾角主裝、200毫米水平裝甲、560毫米炮座、650毫米炮塔正面以及270毫米炮塔頂部,是二戰頂尖水平的防護,超大和可能會在大和的基礎上稍有加強(因為取消155mm副炮節省了不少重量)。超大和的鍋爐和輪機也可能會有所改進,如果使用更先進的輪機超大和級的航速可能會達到30節。


模型愛好者製作的超大和型,跟模型不同的是超大和型取消了155mm副炮


超大和級的510mm主炮炮彈彈重預計將達到1900千克到2000千克之間,日本人當時估計超大和級的主炮將有50000米以上的射程,15000米處垂直穿深可以達到882mm,性能遠超過大和級和蒙大拿級的主炮(大和級的460毫米主炮20000米穿深只有560mm,蒙大拿級的460毫米mk7主炮發射新蛋14630米垂直穿深也只有570mm)。超大和型的主炮炮彈類似大和級的91彈,也有水中蛋加成



同時期美國的蒙大拿級依然使用了406mm主炮。雖然美國戰列艦的主炮由科羅拉多級的mk1進化到北卡南達的mk6再進化到衣阿華蒙大拿的mk7,但20年的時間只是改進了火炮和炮彈,口徑並沒有增加(雖然美國研發了新型的460毫米MKA主炮,但由於錯估了大和型的實力並沒有在蒙大拿級上使用)。由於蒙大拿級的主炮口徑比超大和差了兩個檔次(406mm對510mm),大和型對蒙大拿級有10km左右的免疫區,而蒙大拿級對超大和級的免疫區就比較可憐了。免疫區被完全覆蓋,航速也沒有差別,總的來說蒙大拿級在原教旨炮戰中並不是超大和型的對手。蒙大拿級選擇了加強主炮數量而不是提升主炮威力,實際上是慢速強防護版衣阿華

至於同時期的英國德國戰列艦就更一般了。


英國的獅級依然繼承了喬五的垂直主裝防護設計,只是加強了炮塔裝甲,防護相對於蒙大拿級和大和級依然弱雞。雖然獅級的406mm主炮並沒有使用高速輕彈,但中速標準彈的威力還是不如美國的中速重彈。獅級的戰鬥力遠不如蒙大拿級,更不要說比蒙大拿級強的超大和了。獅級的防護跟喬五一樣,還是弱雞,垂直裝甲水下裸 奔……


德國的H39跟英國的獅級也是難兄難弟。H39繼承了俾斯麥級比垂直主裝還「睿智」的穹甲設計。炮塔炮座裝甲依然不強,一戰就有的祖傳腦門還是保留。406mm主炮雖然是門不錯的炮(放棄了祖傳的高速輕彈換成了中速標準彈,性能類似北卡南達的mk6),但重量比美國的mk7還重,快趕上大和的主炮了……H39的戰鬥力跟獅級是半斤八兩,依然不如蒙大拿級。陰影部分是位於核心倉外無法布置重要設備的「廢區」,左邊的穹甲相比右邊裝甲盒的設計嚴重壓低了核心倉的高度,實際上等於加大了核心倉長度。加長了核心倉長度就等於大幅消減核心倉裝甲厚度,這就是穹甲設計不如集中防護的裝甲盒好的原因。H39還是祖傳炮塔祖傳穹甲……最重要的是好歹也是5萬噸的船了,起碼該有個四軸吧


總的來說相對於同時期美國英國德國的戰列艦設計,超大和的設計方案依然保持一定的領先,根本就沒有過時一說。


過時的是戰列艦這種武器平台。

無論是獅級、H39、蒙大拿級還是超大和級,面對滿天的飛機都活不了多久。當時的防空條件下即使是防空優良的美國戰列艦也擋不住幾百架飛機的攻擊。


日本當時也沒有否認這一點。中途島海戰後,航母實際上取代了戰列艦作為日本海軍的核心,日本讓航母取代戰列艦成為艦隊核心的時期比美國海軍還早。


美國因為海軍中保守派的存在直到二戰末期依然將戰列艦作為艦隊核心,將航母作為艦隊核心是二戰結束以後的事情了。

大和三號艦信濃號改成了航母,改大和和超大和則乾脆取消。日本在二戰中完成了信濃和大鳳兩艘大型艦隊航母和4艘中型艦隊航母,實際數量並不少,可以與之作對比的是自1942年起日本沒有新造任何戰列艦。總而言之日本人在二戰中後期對航母的熱情遠遠超過對戰列艦的熱情,並沒有諸如日本過分發展戰列艦這樣的問題。日本在二戰中建成了信濃大鳳兩艘大型航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情第一資訊 的精彩文章:

冷戰時期西方眼中的「夢幻戰機」,神話是怎樣一步步走向破滅的!
杜魯門航母戰鬥群準備就緒,特朗普:為俄軍擊斃的海豹突擊隊報仇

TAG:軍情第一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