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雄王忠殿:3次將爆破筒插入敵堡 身體死死頂住

英雄王忠殿:3次將爆破筒插入敵堡 身體死死頂住

王忠殿,1944年6月23日出生於河南省焦作市白作鄉東塔掌村;8歲開始在本村上初小,14歲考入焦作四中。

上學期間,他就有遠大理想,品德高尚,助人為樂;在學習上刻苦認真,學習成績突出;在生活上艱苦樸素,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多次被評為"五好學生"。

1961年,17歲的王忠殿從焦作四中畢業後,積極要求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入新疆軍區某部九連;到部隊後,連指導員給新戰士講了第一節政治課,是人民解放軍的宗旨:緊緊地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指導員說:在這個宗旨下面,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向敵人屈服。不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場合,只要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要繼續戰鬥下去。這讓王忠殿認識到人民解放軍之所以有力量,是因為這支軍隊的人具有自覺的紀律、勇於獻身的精神。

剛到部隊那幾天,他總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總想著部隊領導講的話,許多英雄形象又浮現在他的眼前。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做黃繼光、董存瑞那樣的人,聽共產黨的話,做人民的好兒子。在閑暇,王忠殿找來了董存瑞、黃繼光的畫像,貼在日記本的第一頁。畫像下面端正地寫著:"學英雄思想,走英雄道路,像英雄那樣生活,像英雄那樣戰鬥。"

為了實現自己的諾言,王忠殿恨不得一下子把保衛祖國的本領學到手。軍事訓練中,他勤學苦練,汗不知流了多少。膝蓋手肘磨破了,他咬牙忍著疼痛堅持訓練。為了給自己增加訓練難度,他早起晚睡,在槍尖上掛個沙袋練瞄準,手端土坯練臂力。由於他吃苦耐勞,處處領先,先後被部隊評為五好戰士、特等射手。

1962年由於印度軍隊在中印邊境西中段武裝挑釁逐步升級,王忠殿所在部隊接到上級命令,開上了喀喇昆崙山,擔負起保衛邊疆的神聖任務。

11月13日,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打響。這次戰鬥,王忠殿所在的九連一排擔任主攻。在槍林彈雨下,連續兩次順利完成爆破任務,王忠殿發揚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精神,英勇殺敵,榮立三等功,在火線上被批准加入共青團。15日,部隊由西線開往中線。17日晚,部隊到達西藏日土後,上級命令王忠殿所在排火速支援八連。原來,八連在向一個馬鞍形高地發起衝擊時,突然遭到印軍暗堡火力的阻擊壓制,全連暴露在一個開闊地上,前進不能,後退不得,情況危急。九連一排接到命令,迅速向印軍的側後插去,指戰員背著武器彈藥,冒著零下45度的嚴寒,向海拔5200米高地挺近。山上狂風漫卷積雪,飛沙走石,行軍極為困難。在行軍路上,王忠殿不知摔了多少跤。他和戰友們不顧亂石碰傷腿腳,不顧寒風割面,憑著過硬的身體素質和勇往直前的必勝信念,經過七個小時的跋涉,終於翻過高山,插到印軍某據點的背後。

在經三次迂迴挺近後,他們終於在離印軍暗堡只有20多米遠的一道棱坎下卧倒隱蔽起來。這個暗堡有20多米長,印軍密集的子彈朝外瘋狂射擊。王忠殿知道不排除這個障礙,部隊將直接暴露在印軍火力下,會遭受到極大傷亡。

印軍的機槍在瘋狂叫囂,王忠殿主動請纓,在得到排長許可後,從戰友手中拿過一根爆破筒,躍出工事,和戰友楊志成一起向印軍火力點匍匐衝去。

他倆在戰友火力的掩護下,巧妙地躲開了敵軍的火力,迅速接近暗堡。王忠殿望著那仍然在狂噴毒火的印軍火力點,又看了看身邊的戰友楊志成,他感到,在他們身後,戰友們的眼睛都瞅著這裡,等待著衝鋒;祖國人民也在望著這裡,等待著勝利的消息……他怒視著印軍的火力網,轉身對戰友楊志成說:"我先上!你隨時準備。"毅然把生的希望讓給了戰友。

就在那一剎那,王忠殿一個箭步翻身衝進那密彈交織的火網,從正面向印軍火力點衝去,雙手把爆破筒插進暗堡的麻袋縫隙里。可是,還沒等拉火,爆破筒卻被碉堡內的敵人推了出來。王忠殿趕緊抓住又使勁推了進去,剛要拉火,爆破筒再次被推出來。在這萬分緊急時刻,王忠殿抓住爆破筒,轉身對楊志成喊「趕快離開!」。隨後從地上跳了起來,用盡全身力氣,再次把爆破筒堵了進去,用自己的身體死死頂住,不讓敵人把爆破筒推出來。隨著一聲巨響,敵人的暗堡被炸毀,暗堡內19個敵人全部斃命,王忠殿也獻出了自已年僅19歲的生命。

王忠殿犧牲後,被所在部隊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63年3月,被國防部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從此「吃盡萬般苦,甘灑滿腔血」成為了紅九連的連魂,連隊被稱為「王忠殿連」。

主 播:呂佳慧

來 源:互聯網

責任編輯:徐 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山雄獅 的精彩文章:

帥!帥!帥!這個射手不一般
部隊走到哪,哪就留下一片綠色

TAG:天山雄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