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春秋戰國時代最長壽的諸侯國,竟能活到秦二世時代

他是春秋戰國時代最長壽的諸侯國,竟能活到秦二世時代

文|陳三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掃六合,結束了長達五百餘年的動蕩亂世,開創了大一統局面。但此時的大一統帝國中,仍有諸侯國「倖存」下來,並苟延殘喘到秦二世時,在公元前209年才告滅亡。這個春秋戰國時代最「長壽」的諸侯國是哪一國呢?

答案就是——衛國。

周滅商後,在殷墟舊地建立了衛國。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周初主政的周公不僅將自己最信任的弟弟康叔封在這裡,而且委以重任,賞賜豐厚,康叔因而被尊稱為「孟侯」。衛國民風淳樸,又是第一個受封的諸侯國,素有「諸侯之長」、「君子之國」的美譽。身為「諸侯之長」的衛國,最終卻是最後一個滅亡的諸侯國,歷史的弔詭之處就在於此。

請輸入描述

衛國立國前後共計907年,傳41君,是生存時間最長的周代諸侯國,也是眾多姬姓諸侯國中最後滅亡的國家。衛國疆域大致位於黃河以北的河南鶴壁、安陽、濮陽,河北邯鄲和邢台一部分,山東聊城西部、菏澤北部一帶,身處東方齊、楚、三晉之間,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請輸入描述

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衛國只能玩平衡術,依附於各強國,苟延殘喘於亂世中。《史記·衛康叔世家》記載,衛昭公時「三晉強,衛如小侯,屬之。」衛國淪落為小侯國,成為魏國的附庸。到了衛成侯時期,因為國力不如諸國,衛公於是貶號為侯。二十年後,更是凄慘到貶號為君。

公元前256年,魏楚合縱敗秦救趙,而在這次事件中,衛國站錯了隊伍。為了保存自身,衛國背叛了魏國合縱,而選擇與秦國連橫。誰知世事難料,秦國戰敗,魏國直取秦郡定陶。《韓非子·有度》記載「魏安僖王攻趙救燕,取地河東,攻盡陶、衛。」出於對衛國背叛的懲罰,魏國將衛國滅亡。

看到這裡各位奇怪了,衛國都被魏國滅了,怎麼還能苟活到秦二世時呢?別急,還有下文,《史記·衛世家》記載「懷君三十一年,朝魏,魏囚殺懷君。魏更立嗣君弟,是為元君。元君為魏婿,故魏立之。」但這時的衛國已是名存實亡,領土只剩下國都濮陽一地。元君在位時,秦國對六國的兼并戰爭已接近尾聲。「元君十六年,秦拔魏東地,秦初置東郡,更徙衛野王縣,而並濮陽為東郡。」此時,衛國的領地只剩下野王一縣。

請輸入描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衛國國滅而祀不絕,此時的「衛國」已不能再稱之為國,而更像是秦朝境內的封君之地。這塊封地不在秦郡範圍內,專屬於衛君管轄。二十一年後,即公元前209年,衛國最後一代國君衛君角被秦二世廢為庶人,衛國至此滅國絕祀,壽終正寢。

參考資料

劉淑強.諸侯之長,君子之國——衛國[J].文史知識,2009(07):45-51.

郭霞. 先秦衛國興衰歷史研究[D].河南大學,200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他是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不妥漢奸與貪官,最後累倒在辦學路上
南宋中興四將命運大不同,小人得善終,只有一人功績能媲美岳飛

TAG:明清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