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在書店盲選書

如何在書店盲選書

其實,並沒有陷入書荒的日子,但是,難得遇到實體書店有大力度的書籍打折活動,還是心痒痒想行動。

1、從網購到實體書購買

在以往的網路購物平台里,用得頻率最高的是「噹噹」,只有在「噹噹」上找不到想買的書的情況下,才會移步「亞馬遜」,再不濟就是「孔夫子舊書網」,對於淘寶的印象,好像就是除了書,都可以買。

網上買書活動層出不窮,也曾經歷過「買200減120」如此實惠的活動。營銷者往往掐准了消費者想買又想買實惠的心態,總採取捆綁式活動,既讓你買到名義上的實惠,又將積壓產品推銷出去。對於消費者而言,以為買划算了,實際上,買了不實用的東西,也是一種浪費。

吸取了幾次教訓後,不敢亂買書,即使買,也在非活動期間出手,怕又被塞了需要束之高閣的東西。

不過,這一次實體書店的書籍活動竟然全場「買100減50」,可以領取5張券,也就意味著買500隻要250。

2、購書攻略很重要

看到活動,滿心欣喜一下班就趕去書店,結果,非常失誤的事就隨機發生了——一沒做好購書攻略,在書架上找書根本就是大海撈針,即使有查書的電腦,可要買什麼書並沒有明確思路;二沒帶好袋子,若要買500元的書,怎麼也有10幾本吧,如何一次性挪回家。

最終,花了兩天時間,搞定買書這件事。

還好,沒有做好攻略的自己,憑藉以往購書經驗,收穫了12本書,不僅沒有失望,反而收穫滿滿。

這12本書,其實只有2本書曾經列在計劃中,一本放在「微信讀書」軟體閱讀中,一本放在「噹噹購物車」中。其餘10本,則是一排排書架看過去後的當場決斷,感覺挑得異常辛苦。

(微信讀書里讀了一丟丟的書,沖著金克木去讀)

(放在噹噹購物車裡的書,為了黑塞)

3、到底如何盲選

從二樓到一樓,單純從書架的個數算算就有上百個,從每個書架擺放的書來看,也最起碼上百本,書之多,不亞於普通的新華書店(當然,教輔書之類除外)。

從進門的文學書延伸進去,依次文化思潮類、傳統文化類、社會評論類、建築設計類、企業管理類等,再到一樓的偵探類、日本文學類、三聯專櫃等,密密麻麻,感覺挑書的人比書櫃的數量還多。

面對如此浩瀚書海,如何挑到滿意、不怎麼會出錯的書呢?(這一次,挑書的部分角落裡,完全斷網狀態)

個人經驗認為:

一、興趣愛好放在首位。跑到自己喜歡的書籍類型的架子上,掃視滿架子的書,這樣就可以先把沒興趣的書櫃排除掉了,不會太浪費時間。對我個人而言,所學專業即為興趣所向,專業所轄、所輻射的學科較多,所以鎖定的柜子並不少,但最起碼可以把與專業完全沒相關的書架排除掉了,就剩下文學、文化、哲學、歷史、社會學、心理學等板塊了。

二、找出版社。全國上下各省各市的出版社具體多少數量並不知情,根據以前參加過的書籍展銷與訂購會,僅僅那一板塊的出版社就有上百家,更別說全部不同種類的了。而且,不同書店經營者理念、書店定位、書店受眾也會直接或間接地決定了對應的出版社。根據自己購書經驗,一般購書會參考這些出版社,如譯林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廣西師大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少年兒童出版社、作家出版社、鳳凰出版集團、三聯書店等,很少會買錯的。並不是說其他出版社不好,而是,一方面專業所限,一方面喜好所限。

三、找寫作者是誰。這裡的寫作者,猶如大浪淘沙,在你心中,你會趨向於買誰寫的書。如果你內心中沒有喜歡的寫作者,那就很難抉擇了。當然,喜歡是一方面,專業其實也是一方面,如果說你知道你所學專業的大咖是誰,他寫了什麼書,為了了解這方面知識,你必然會選擇他,如果說你不知道,那隻能你好好找你導師要一份清單了。從我個人而言,這一次選擇買波伏娃的《第二性》,一方面曾經有所了解並買過相關書籍,另一方面早期源於對薩特的認知。

四、看書名與介紹。看書名與介紹,其實往往會有誘導性,很容易出錯,就像自己之前買過的《島上書店》、《孤獨小說家》,雖然也曾寫過《島上書店》讀後感,但從較長時間的書的比對而言,那兩次選書是一場失敗,自己確實被書名和介紹所誤導,最終導致這兩本書看完就放在一邊了,而且覺得,自己應該不會再去翻閱了吧。一些所謂的暢銷書,時常將讀者推到這樣境地,所以,書名不可信,介紹不可信,書店推薦更不可信。但是,如何在沒有任何人幫助下,自己僅僅看書名與介紹就買到一本有購買意義的書呢?私以為,越普通的書名、越普通的介紹越好,太妖魔化的書名的書不要選,比如有一些很雞湯勵志的書名,那一般都會出錯(當然,如果一些人喜歡雞湯,那另當別論)。關於這第四點,只能說,還是靠運氣。

4、分享這一次的收穫

根據自己此次買的書,總結一下,12本書的內容涉及到了文學與文學批評、哲學與社科、文化研究與思潮研究等;而從出版社來看,比較集中的是3本譯林出版社,3本上海譯文出版社,1本廣西師大出版社,1本上海文藝出版社,1本商務印書館,1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本江蘇人民出版社,1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從寫作者來看,這些書里既有自己第一次接觸到的寫作者,也有自己一直比較喜歡的作者金克木、黑塞、波伏娃。

附上書的全家福:

別問我為啥總喜歡買譯林或上海譯文的書

因為本人外語真的好糟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璇的文字 的精彩文章:

寫 死亡這件事

TAG:一璇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