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5月28日城商行發展快訊

2018年5月28日城商行發展快訊

今日快訊速覽

政策與市場:1、16家銀行排隊衝刺A股IPO;2、銀行存管平台上線近6成,共69家銀行開展存管業務;3、個人房貸利率仍存上調空間首套房貸利率優惠難覓。

同業信息:1、寧波銀行公告設立資管子公司;2、南京銀行與江蘇省釣魚協會戰略合作簽約;3、江蘇銀行積极參与江蘇省綜合金融服務平台建設;4、東莞銀行已辦理IPO輔導備案登記;5、工行面向中小微企業發布「經營快貸」信用貸款產品;6、工銀Visa「王俊凱信用卡」正式推出;7、浦發銀行青島分行首筆「在線和利貸」業務落地。

分析解讀:中國FinTech市場規模300億元。

政策與市場

1、16家銀行排隊衝刺A股IPO

據統計,截至目前A股有16家銀行在IPO排隊狀態。據報道,4月東莞銀行股東大會審議通過A股上市、授權及聘請輔導機構等3份IPO相關議案。也是在近期,甘肅銀行和華泰聯合證券簽訂了A股上市輔導協議。另據報道,已在香港上市的郵儲銀行、浙商銀行、重慶銀行、錦州銀行、青島銀行、重慶農商行等均提出擬回歸A股。一方面,回歸A股有助於提升銀行的品牌;另一方面,對銀行來說,港股的IPO功能較低,這是因為香港的普通投資者對內地的銀行股尤其是中小銀行並不認可,香港上市募資規模比較小,而A股對銀行股的認可度比較高,募集金額也比較大。

2、銀行存管平台上線近6成共69家銀行開展存管業務

融360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5月21日,全國共有857家正常運營的網貸平台上線銀行資金存管系統,占融360監測範圍內正常運營平台的56.27%,比上個月同期上升了3.11%。5月份截止到21日新上線銀行存管的平台數量為25家,比4月新增數量減少1家。目前有近六成正常運營平台上線銀行存管,比例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長,主要原因在於隨著備案時間的遞延,合規成本增加後不少平台選擇主動退出網貸行業。數據顯示,目前銀行存管已覆蓋71個城市的網貸平台。涉足網貸平台資金存管服務的銀行有所增加,截至2018年5月21日,存管銀行增加至69家,較上月同期新增了四家銀行。江西銀行和華興銀行對接並上線的資金存管平台數量仍然最多,分別為85家和83家,上線平台數量為個位數的有48家銀行。截至目前,共有43家上線銀行存管的平台出現問題,較上個月新增7家。43家上線銀行存管的問題平台,其中25家提現困難、10家停業、5家跑路、2家經偵介入,1家良性退出。截至2018年5月21日,累計17家上線華興銀行資金存管的平台更換資金存管銀行。

3、個人房貸利率仍存上調空間 首套房貸利率優惠難覓

5月28日《中國證券報》報道,近日北京、廣州多地銀行除個人房貸利率上調,銀行對公貸款利率悄然上浮。今年以來,銀行負債端成本上升推動資產端定價「水漲船高」。為保持合理息差水平,銀行資金「定價」上調趨勢仍將持續。尤其是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在銀行貸款餘額中比重較大,利率仍有上調空間。尋找安全的、收益更高的信貸投向,成為銀行面臨的考驗。融360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4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56%,相當於基準利率1.135倍,比3月上升0.91%,比去年4月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的4.52%,上升23.01%。在全國35個城市533家銀行中,有76家銀行分(支)行首套房貸款利率上升,佔比14.26%;有26家銀行分(支)行暫停受理首套房貸業務。4月,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最低為基準利率的1.088倍,最高為基準利率的1.196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國有四大行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均已較基準利率上浮12%。多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個人房貸雖然是相對安全的信貸資產,但動輒20年以上的期限,其實給銀行期限管理帶來不小壓力。因此,考慮綜合成本,銀行個人房貸利率仍可能進一步上調。

同業信息

1、寧波銀行公告設立資管子公司

資管新規出台後,銀行資管子公司的設立也開始加速。寧波銀行5月25日晚間披露公告稱,該行擬出資10億元全資設立「寧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按照資管新規要求,未來所有具備公募基金託管資質的27 家商業銀行,都必須申請子公司從事銀行理財業務,因此,設立子公司無疑將成為銀行資管未來的主流模式。據統計,目前已有至少7家商業銀行公告擬設立資管子公司,此外還有數家銀行正在籌備或設計方案。事實上,早在2015年,就至少有光大、浦發、中信3家股份行通過設立資管子公司的董事會決議。根據彼時公告,3家銀行都已將方案報監管核准,但此後遲遲未能獲批落定。今年3月份開始,招商銀行、華夏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陸續發布公告,擬設立資管子公司,擬定註冊資本分別為50億元、50億元、50億元和1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多家銀行提及,「在適當時機,根據業務發展的需要並在監管批准的前提下,(資管子公司)可引進戰略投資者。」而據了解,興業銀行、民生銀行也擬開展資管業務事業部制改革,準備設立資管子公司。此外,交行董事長彭純此前也表示,設立資管子公司是下一步發展資管業務的重要渠道,該行正在選擇和論證可行性,已有相關方案。截至目前,具有證券投資基金託管人資格的商業銀行合計27家,包括五大行、郵儲銀行、12家股份行、8家城商行和廣州農商行。

2、南京銀行與江蘇省釣魚協會戰略合作簽約

5月25日,南京銀行與江蘇省釣魚協會戰簽約。體育和金融的結合,正成為體育產業發展的趨勢。此次南京銀行"體育+金融"的嵌入,將推動江蘇釣魚運動的發展。近60場賽事、近萬人參與的"南京銀行杯"樂釣江蘇釣魚俱樂部聯賽,對南京銀行品牌的提升,也將發揮積極作用。

3、江蘇銀行積极參与江蘇省綜合金融服務平台建設

為提升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解決中小微企業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江蘇省金融辦牽頭,依託現代互聯網技術,研發建設了「江蘇省綜合金融服務平台」。5月23日,「銀行業金融機構接入江蘇省綜合金融服務平台推進工作會」在南京召開,江蘇銀行受邀參會。副行長趙輝表示,江蘇省綜合金融服務平台」的開發上線,為省內中小微企業與金融機構搭建了在線對接的渠道,將有效緩解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提升融資服務效率,降低金融服務成本。作為省屬法人銀行,江蘇銀行積极參与平台的建設和試點工作,並實現了「平台發布金融產品數量第一」和「平台對接業務第一家落地辦理」。

4、東莞銀行已辦理IPO輔導備案登記

廣東證監局5月25日消息,東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已於5月22日在廣東證監局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為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5、工行面向中小微企業發布「經營快貸」信用貸款產品

5月26日,工商銀行推出的「經營快貸」產品,讓企業家們感到十分驚喜。據悉,「經營快貸」是工行應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創新數字化普惠金融服務的重磅成果。產品以其方便、快捷、智能等諸多優勢,推出當天即快速吸引了大批客戶,為客戶解決融資難題,贏得廣泛好評。

6、工銀Visa「王俊凱信用卡」正式推出

5月24日,Visa攜手中國工商銀行信用卡中心及人氣偶像王俊凱,正式宣布推出新款限量版工銀Visa「宇宙星系?王俊凱信用卡」。該卡是國內首款王俊凱個人形象授權卡面,專為年輕客群打造,是工商銀行信用卡中心和Visa踐行品牌年輕化戰略的又一重要舉措。該卡的發布,也意味著工商銀行信用卡中心及Visa將進一步貼近年輕群體,提升工銀Visa信用卡在年輕群體中的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近年來,工商銀行信用卡中心和Visa都積極轉變傳統品牌路線,在繼續做好主打高端客群尊享服務的同時,轉向貼近年輕群體的多元化、定製化服務,從去年起就陸續推出一批定位精準、權益豐富、廣受年輕客戶喜愛的產品,並不斷豐富和完善年輕客群信用卡產品族群。未來,雙方還將持續推進品牌年輕化戰略,加快客戶年輕化綜合經營的步伐,繼續推出貼合年輕客群、滿足他們品質生活需求的信用卡產品,為其提供極致的用戶體驗,助力廣大年輕客戶全方位享受信用美好生活。

7、浦發銀行青島分行首筆「在線和利貸」業務落地

日前,青島分行落地首筆「在線和利貸」業務,為青島某移動終端渠道商成功授信50萬。「在線和利貸」是總行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終端有限公司攜手打造,專為在其「和動力」平台註冊的渠道商提供專屬貸款服務。「在線和利貸」具有三大業務亮點:一是「易」,純信用貸款,無需抵押、無需擔保;二是「簡」,全流程在線操作,7*24小時服務,最快僅需5分鐘完成線上申請;三是「省」,按日計息、隨借隨還,最高貸款額度100萬元,極大方便了對口渠道商的貸款需求。

分析解讀

中國FinTech市場規模300億元

中國金融科技(FinTech)已被外界視為是極具發展潛力的新市場,專家預估,中國FinTech市場規模已達300億元人民幣(下同),且今後還約有4倍的成長空間。新浪科技25日報導,在中國互聯網投資研究機構「愛分析」在北京舉辦的「2018中國金融科技高峰論壇」上發布「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報告」。報告指出,中國金融科技市場規模300億元,只有美國13%,但從增速角度來看,中國金融科技領頭公司今年大多預期翻倍增長,遠超過美國。報告也測算中國金融科技潛在的市場規模,預估可達1,100億元。以個別業務來比較,目前個人徵信在中美兩國均是一枝獨秀,智能營銷也大多以信貸領域應用為主,兩者市場佔比達三分之二。信貸業務依然是中國金融科技的核心。另一方面,智慧營銷在中國境內尚處於流量獲客的初級階段,轉化率還有大幅提升空間。譬如以開卡服務來看,中國大部分的貸款超市都提供信用卡推薦開卡服務,但開卡成功率只有10%。這其中差距,未來將由更加精準的智能營銷彌補。像是中國的行動金融智選平台企業:簡普科技,公司在透過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協助,已經將信用卡開卡成功率提升至25%左右。但若與美國同業LendingTree相比,LendingTree的開卡成功率是60%,公司還計劃要提升至70%。兩相比較,中國業者還需奮起直追。另一方面,與美國市場相比,中國保險科技的市場佔比未來提升空間最大。根據愛分析調研指出,平安車險、中國人壽都已經向保險科技公司開放理賠資料,不斷完善核賠與反詐欺,這些都是中國保險科技即將崛起的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