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離開平台剩下的,才是你的真本事

離開平台剩下的,才是你的真本事

GIF

今天我們聊聊「平台」這個事,想拿一段文字來表達,但是想想還是來張隨筆吧,假設你是戰鬥機,請別把藍天當做是你的影響力,你的影響力是戰鬥機的戰鬥力,藍天再美,你可以翱翔,你捍衛的是國家領土,因此而榮耀,飛過了,你什麼都不是。

話糙理不糙,開公司一直處於疲於奔命,每天都有會有不同的問題出現,善於總結,規避即將出現的問題,及時規劃正確的方向才能「苟延殘喘」。

人生最大的不幸是無法清晰認識自己。

你總覺的老闆給你開的工資待遇不夠高,要好好思考一個問題,你離開了平台,其實沒有你描述的那麼厲害,首先你沒有辦法再找到很合適的平台,其次,你年紀大了在貶值,再其次,老闆從來只找合適的,而不會去找要價高的,相反,如果你給出的價格低,乾的事情還多,那麼,你才有競爭力,這個殘酷的競爭原則預示著人才進入了一個比拼「性價比」的時代,不然就被人工智慧所取代。

很多公司都在面對裁員潮。

接下來很多企業在轉型期都要面對倒閉與併購,就算你是端著「金飯碗」的央企人員,比如銀行、電力、能源、大型汽車主機廠等……也每天提心弔膽地經受著組織瘦身的考驗。很多人感覺這個時代的變化如此之快,似乎陷入集體迷茫。然而,相比較企業的經營發展而言,我們更關心的是每個人眼前那一畝三分地兒的「錢」途和安危。

深入思考後總結為以下幾個問題吧:

學習可以幫助你,但是救不了你。

很多人天天學習怕被淘汰,那麼請注意你現在所學的知識是不是時代所需要的。如果不是要多注意了,如果是,那麼還多多實踐,多應用。

風口救你一時,救不了你一世。

前幾年,資本控制的好,加一個風口,你可以發展的還不錯,可以說是市場好,而並非是你足夠優秀,可以說搭上了時代順風車救了這麼一批升值較快的主管、經理或者高層管理者。

如果立刻離開公司,你會拿到更高的薪酬待遇么。

考慮一個問題,假如你現在離開了公司,你將會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找到其他公司並得到比現在更高的職位和薪酬么?如果可以,你在現在的公司是有價值的,如果不可以,那麼你要多注意了,因為你目前就是公司的昂貴成本,這對公司目前的發展很不利。

記住,老闆只有一個,你不是老闆別養成老闆病。

請記住,你本身不是老闆,你可以有老闆的思維,但是別養成老闆的毛病,沒有老闆命,但是有了老闆病,那麼你的危機大過你現在的處境,因為你會害得公司走下坡路,而公司發展一旦因為你的這些問題而下滑,接下來很快死掉的就是你目前的處境,然後就是我上一段說的那些問題會在你身上體現。

你的性價比怎麼樣,不要覺得新來的人比你工資高,你的心裡就不平衡。

要記住,你在所有公司里最大的價值就是高能低薪的性價比,如果離開平台,你的性價比怎麼去體現呢?

共享共建在某程度上是一個偽命題。

要記住,你的核心業務利潤支持著你的發展,要圍繞這個核心業務開展共享共建,而不是為其他人做嫁衣。

不要覺得自己身邊都是牛人,然後就感覺自己很牛。

不要覺得我們身邊很多會讀書的人,自己就很會讀書,當然也不要覺得自己身邊好多有錢人,自己就也會很有錢,我們手上掌握的人脈和資源只有在真正使用的時候才能夠體現出來,否則關鍵時候的推三阻四就會暴露我們的資源貧瘠。

弱者總是要依附於平台生存下去,而強者是在自己創造一個平台求得生存。

所有公司都有生命周期,萬物的生長衰退都有規律,一個人若不能快速地將平台紅利轉換為個人能力,那麼窗口期過後,一切歸零。美團收購摩拜,造成了一大批人離職。表面上看,這是組織重構不得不面臨的問題。但事實上,多數主動離職的人都明白:摩拜已經度過了之前野蠻生長的紅利期,接下來的洗盤,所有人都必須在重壓之下克己奉公,好日子已然不復存在。這個時代「躺著」賺錢的機會越來越少,隨著互聯網競爭格局的固化和資本的理性,越來越多的企業回歸生意思維,更多注重投入產出比。

當老闆發現業務增長難突破,無法交出一張好看的利潤報表時,「降薪裁員」就成了唯一的道路。

所以,公司的平台資源一夜間成為了稀缺品,更是普通員工眼裡的燙手山芋。你占著資源不帶來價值,就是失責,你盯著資源不去利用,就是無能。在老闆重磅的業績壓力下,每個人都人心惶惶,草包英雄霎那間區分開來。這就是我們說的,弱者依附平台,強者自造平台。

一個聰明人,能認識到哪些是平台帶來的福利,哪些是自己真正的實力。

每個人都喜歡做錦上添花的事,很少人樂於雪中送炭。一個大平台里出來的人創業,褪去光環從零開始,之前的資源能用到幾分,又有幾個所謂的人脈願鼎力相助?人心雖暖,但是現實是非常殘酷的。我們的社會,商業上講利益互換。如果你在公司身居要職,周圍人看重你背後的資源價值,可離開了平台,又有誰願意為你的個人估值?當你身處平台時,如果你能為公司一年凈賺100萬,公司必然捨得花10萬甚至更高薪水請你;又如你做的工作替換成本太高,以至於市場很難找到比你更合適的人,那你肯定不會被盲目被裁;再如你是某體制內領導的子孫後代,公司需要仰仗你的人脈,就算老闆再不爽也不敢拿你怎樣。如果以上幾點你統統不是,那麼就該好好想想,若脫離了平台,你每個月的一百塊、一千塊、或者一萬塊,到底能從何處來?這個問題並非危言聳聽,不信你嘗試回憶下,從畢業到現在,除了公司給你的薪水外,你有過多少真正的工資外收入?想到這裡,或許你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早已喪失了一種主動創收的能力。

一個聰明人,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不能忘記自己是誰。

自己究竟能有幾分創造價值的真實能力。平台再大,你不參與,也永遠是觀眾;平台再小,你若善用,也能施展威力。

最後我們繼續思考一個問題,老闆給你100萬預算,你花了50萬做出了150萬的效果,你為公司節省的那50預算老闆當然願意給你更多;但是如果你花了100萬的預算,做出了50萬的效果,那麼虧算的那50萬市場價值將由誰來買單?而誰又敢聘請你這位大平台的所謂能者呢?

故事·【249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杭文繪 的精彩文章:

TAG:杭文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