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姓氏】呂姓起源

【姓氏】呂姓起源

呂姓在宋人所編著的《百家姓》中,名列第22位。 在當今按人口多少排列的中國姓氏中,呂姓居於第40位,在台灣排名第29位,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47%,約有610萬人,是源於中原的中華大姓之一。

呂氏出自我國古老的姓氏姜姓,炎帝神農氏是其遠祖,發源於今河南省南陽市西,因堯、舜、禹時代炎帝裔孫伯夷而得姓。伯夷是堯舜時期非常顯赫的一位大人物,他曾作過堯舜掌管四時、方岳的的四岳、舜的禮官秩宗、舜的掌管刑律的理官,他還是禹倚重的大臣,輔佐禹治水有功,被封為侯伯之國,封於呂地,並賜姜姓、呂氏。「呂」字的本義就是脊椎骨,象脊椎骨上下疊壓之形,引申為重要之義。因伯夷為禹的股肱重臣而被賜氏為呂,得姓方式系以國為氏,即伯夷被封於南陽西的侯伯之國,所以伯夷是天下呂姓的得姓始祖。呂國在夏商周三代均為諸侯國,直到春秋初年,為楚國所滅,又有一批呂國國人為紀念故國以國名為姓。滅國後的呂人有一支遷居於今河南新蔡縣,史稱「東呂」,留居於南陽西的呂氏被稱為「西呂」,所以,今河南省新蔡縣亦為呂姓的祖居之地。因此,呂姓的得姓始祖是上古名臣伯夷,得姓方式系以國為姓,祖地在今天河南省的南陽市和新蔡縣。

由於周初呂尚、穆王時呂侯、戰國呂不韋的巨大影響,呂姓在先秦時期就得到長足的發展,分衍於今河南、山東、陝西等地,這在其他大姓中是不多見的。漢代由於呂后長達16年的專權,和此後周勃對諸呂的剿滅,使呂姓的發展經歷了由極盛一時到一蹶不振的起伏跌蕩,直到唐代呂姓才開始復甦,特別是亦人亦仙的呂洞賓使呂姓名聲大播。宋代呂姓加快向南遷移,並發展到高潮,湧現出了一大批名相顯宦,和多個顯赫的家族。明清以來呂氏開始散居於全國各地,並遠播海外。

呂姓源流

出於姜姓 以國為氏

「姓」和「氏」原本是相互區別的,「姓」的起源較早,大約產生於母系氏族社會時期,中國較早的姓因此多帶有「女」字偏旁。「氏」是從「姓」中派生出來的,大約產生於父系氏族社會之後,代表著大部族之下的氏族支系。呂氏正是如此,它源出於中國最古老的姓之一「姜」姓。

《國語·周語》曰:「齊、呂、申、許,由太姜。」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云:「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唐林寶《元和姓纂》:「呂,炎帝姜姓之後,虞夏之際封呂,今南陽宛縣西呂亭是也。至周失國,子孫氏焉。」有上述文獻記載可知,呂氏乃炎帝之後,出自姜姓,其始祖伯夷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在舜、禹之際被封於呂地,其地在今河南南陽市西。呂侯之國在周代失國,子孫以國名為氏。其實呂氏的得氏應在周代之前,這一點在《國語?周語》中有詳細的記載。

《國語?周語》云:共工、崇伯鯀用封堵的辦法治水失敗後, 大禹繼之治水,改用疏通的方法,「共工之從孫四岳佐之……率象禹之功,度之於軌儀,莫非嘉績。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謂其能以嘉祉殷福生物也。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人也」。這裡所說的「克厭帝心」之帝當為帝舜,因禹治水有功,帝舜非常滿意,就把天下禪讓給禹,賜姓叫「姒」,氏叫「有夏」;又因四岳佐禹有功,就封四岳為侯伯之國,賜姓叫「姜」,氏叫「有呂」。按《國語》的說法,四岳是在舜禪禹天下的同時,被封為侯國的,而伯夷被賜姓姜、被賜氏呂,也在此時,即舜和禹交替之時。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確定的年代,舜禪位於禹在公元前2070年,因此呂氏得氏的也應在此年。

漢許慎《說文解字》呂部云:「呂,脊骨也。象形。昔太岳為禹心呂之臣,故封呂侯。」段玉裁注曰:「呂象(脊椎骨)顆顆相承,中象其系聯也。」「呂」字篆文兩「口」子間有豎線相連,因此最初的「呂」正是顆顆相承的脊椎骨的象形,引申為重要之義,因為伯夷是禹的骨肱大臣,所以封他為呂侯,賜姓為呂氏。

伯夷被封的呂侯之國在何地?《水經注》、《元和姓纂》和《路史》都說宛西(即南陽西),《國語·周語》史伯曰:「當成周者,南有申、呂。」《詩經·大雅·嵩高》云:「嵩高維岳,峻極於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意思是說:從高聳入雲的嵩山上降下神靈來,生出甫和申,後來發展成為兩個國家,這裡所說的甫就是呂,《尚書·呂刑》在《禮記·表記》被引作《甫刑》就是明證。

呂國在夏商周三代均為諸侯國,在殷周之際,呂國曾幫助周人滅商,《逸周書·世俘解》記載:「呂他命伐越戲方。壬申,荒,新至,告以馘俘。」呂他當為殷末的呂侯,此時的呂國是周的同盟國,所以呂他帥眾助周打敗了商紂王的同盟屬國越戲方。

到周穆王(前976~前922)時,呂侯位列三公,任周司寇之職,制定《呂刑》,權傾朝野,此時的呂國相當強大,所以《國語·鄭語》說:「申呂方強。」而《史記·補三皇本紀》亦云:「當周室,甫(呂)侯、申侯為王賢相,齊、許列為諸侯,霸於中國。」到周宣王(前827~前782)時,呂國和申國被周宣王委以鎮守南方的重任,防止南蠻的侵擾,周平王曾發畿內之民前往戍守,所以《詩經·揚之水》有「戍甫」、「戍申」之辭。

呂國到了周平王之後,迅速衰落。故《國語·周語》說:「申、呂雖衰,齊、許猶在。」到了春秋初年,楚國強盛,向北吞併漢水諸國,公元前688年,呂國與申、曾等國,便被楚文王所滅,呂國臣民為紀念故國,以國為氏,稱呂氏。南陽呂國滅國後,曾有一支遷於今河南新蔡,史稱東呂,南陽呂國稱西呂。春秋時新蔡呂國為宋國所滅,其地後為蔡平侯佔據,被滅的新蔡呂國子民也以國為氏,稱呂氏。南陽呂國和新蔡呂國滅國後所形成的呂氏,史稱呂氏正宗。

姓氏書籍將出自春秋時晉國公族魏氏的一支呂姓,以及北魏少數民族改姓呂氏也作為呂姓的起源,實際上是不恰當的,因為呂氏早在此前的公元前2070年左右舜封伯夷時已經出現,呂姓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出於晉國魏氏的呂氏和北魏少數民族改姓的呂氏,只能視為呂姓在後世的繁衍和擴張,而不能視為呂姓的起源。

炎帝、共工為呂姓的遠祖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云:「呂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孫,為諸侯,號共工氏。有地,在弘農間。從孫伯夷,佐堯掌禮,使偏掌四岳,為諸侯,伯號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賜氏曰呂,封為呂侯。」可見呂氏出自姜姓,炎帝、共工是其遠祖,伯夷為其得姓始祖。

姜姓因炎帝而得姓。姜水是渭水的支流,炎帝出生並生長於今陝西中部渭水支流姜水沿岸,因而以地名「姜」為姓。炎帝部族早期以渭水流域為根據地,以後向東遷徙,活動於今河北中部、河南地區、山東西部、和湖北北部,即中原地區,並在這一地區和黃帝部落與炎帝部落發生了長期的衝突與融合,最終形成了中華民族早期的主幹部分,炎帝因此和黃帝一起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這正是今天海內外華人都自稱為「炎黃子孫」的原因。他以火德王,故號炎帝,相傳以火名官。炎帝教民作耒耜,以興農業,故又號神農氏。嘗百草為醫藥以治疾病。據《尚書》、漢《白虎通》、晉皇甫謐《帝王世紀》、唐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等古籍所載,炎帝神農氏被尊為「三皇」之一,又據《易?繫辭下》的記載炎帝神農氏被尊為「五帝」之一。

炎帝之後呂氏比較著明的祖先還有共工氏。共工氏是高辛氏即帝嚳時的諸侯,其活動區域在今河南一帶,因勢力強大曾和帝嚳分庭抗禮,所以《晉語?國語》引賈逵注云:「共工,諸侯,炎帝之後,姜姓也。顓頊(zhuan xu)氏衰,共工氏侵陵諸侯,與高辛氏爭而王也。」共工怒觸不周山的故事歷史上非常有名,《淮南子·天文》對此有記載:「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伯夷乃呂姓得姓始祖

伯夷是呂姓的得姓始祖。關於伯夷,論者往往引《山海經·海內經》:「伯夷父生西嶽,西嶽生先龍,先龍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郭璞註:「伯夷父顓敘師,今氐羌其苗裔也。」《呂氏春秋·尊師》:「帝顓頊師伯夷父。」《新序·雜事》:「顓頊學伯夷父。」認為伯夷父就是伯夷,是顓頊帝的老師。按顓頊帝遠在堯父帝嚳之前,而伯夷一般被認為是堯舜時期的人物,以時代方之,伯夷父和伯夷應該並非同一人。

伯夷是堯舜時期非常顯赫的一位大人物。其一,他是堯舜的四岳。《世本》、《春秋氏族譜》等書均言:「堯四岳伯夷。」又《世本·帝系篇》云:「祝融曾孫生伯夷,封於呂,為舜四岳。」四岳,古書上亦稱太岳、大岳,是古代掌管四時、方岳的官。其二,他曾作過舜的秩宗。《國語·鄭語》載史伯說:「伯夷能禮於神以佐堯者也。」《尚書·舜典》載:「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禮?』僉曰:『伯夷!』帝曰:『俞,咨!伯夷,汝作秩宗。』」秩宗為上古掌管三禮郊廟祭祀的禮官。其三,他曾作過舜的理官。《尚書·呂刑》云:「乃命三後,恤功於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種,農殖嘉穀。三後成功,惟殷於民。」在這裡,伯夷與大禹、后稷被尊為「三後」,且位列禹、稷之上,可見其地位之高。理官是上古掌管刑獄的官職,伯夷所作的《呂刑》,是我國見於文獻的最早的刑律法典。《太平御覽》卷636引《世本》云:「伯夷作五刑。」其四,他是禹的股肱大臣,助禹治水有功,被封為侯伯之國,封於呂地,並賜姜姓、呂氏。

和伯夷同時代還有一位名人叫伯益,因為「夷」、「益」音近,有人把伯夷和伯益混同為一人,這是錯誤的。其實伯益是舜時東夷部族的首領,又作伯翳,佐禹馴鳥獸,賜姓曰嬴氏。相傳他也曾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讓位給他,益避居於箕山之北,但最後被禹的兒子啟給殺掉了,這就是《竹書紀年》所說:「益干啟位,啟殺之。」在《史記·五帝本紀》里,司馬遷在同一段文字中記載舜曾同時任伯益為虞官,即掌管山澤草木鳥獸之官;任伯夷為秩宗,即掌管三禮郊廟祭祀之官。可見伯夷和伯益確實是兩個人,而呂姓的祖先是伯夷而非伯益。

在商周之際,還有一位伯夷,他是孤竹君之子。相傳孤竹君遺命要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願登位,先後逃到周國。周武王伐紂時,兩人曾叩馬諫阻。武王滅商後,他們恥食周粟,逃往首陽山,採薇而食,餓死在山裡。事見《孟子·萬章下》和《史記·伯夷列傳》,在歷史上非常有名。而堯舜時期的伯夷有很多學者認為就是上古著名高士許由,由於這位伯夷辭君位不受逃往首陽山和許由辭堯禪讓歸隱箕山的事迹十分相似,所以著名史學家顧頡剛先生在《古史辨》中就認為,商周之際的伯夷和堯舜時期的伯夷並非二人,則這兩位伯夷及許由與伯夷當為同一傳說之分化。

南陽、新蔡是呂姓祖地

呂姓由於始祖伯夷佐禹治水有功,在虞夏之際被封為侯伯之國,並被賜呂氏,因而得姓,所以,呂姓的祖地應該是伯夷所封的呂侯之國所在地。關於伯夷受封的呂侯之國的地望,文獻的指向在今河南南陽市西。

漢王符《潛夫論·志氏姓篇》曰:「宛西三十里有呂城。」《史記·齊太公世家·集解》引徐廣曰:「呂在南陽宛縣西。」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曰:「淯水又東,梅溪水注之……梅溪又經宛西、呂城東,《史記》曰:呂尚先祖為四岳,佐禹治水有功,虞夏之際,受封於呂,故因氏為呂尚也。徐廣《史記音義》曰:呂在宛縣。高後四年,封昆弟子呂忿為呂城侯,疑即此地。」唐林寶《元和姓纂》:「呂,炎帝姜姓之後,虞夏之際封呂,今南陽宛縣西呂亭是也。」《括地誌》說:「故呂城在鄧州南陽縣西三十里。」《路史·國名計甲》:「呂(甫),侯爵、伯夷之封,杜預謂在南陽宛西……蓋後來之呂遷申,在周亦曰甫。」《水經注》、《元和姓纂》和《路史》眾口一詞,都說宛西(即南陽西)為伯夷所封之地。呂城所在地以前稱董呂村,《元統志》稱:「今南陽縣西有董呂村,即古呂城。」《明統志》載:「呂城在(南陽)府西三十里,虞夏時呂望先祖於此,今名董呂村。」《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說:「呂城在南陽縣西三十里,今名董營。」董營村因董姓居此故名,在南陽市區西9公里的沐後河左岸,屬王村鄉所轄。

關於新蔡,著名的姓氏典籍宋鄭樵《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曰:「呂氏,姜姓。侯爵,炎帝之後也。虞夏之際,受封為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於呂,今蔡州新蔡縣是其地也。」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辯證》也說:「呂,姜姓。炎帝裔孫為諸侯,號共工氏。從孫伯夷,佐堯,號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賜姓呂氏。呂,膂也,言能為禹股肱。國在今新蔡。」這兩部書均認為伯夷所封的呂侯之國在新蔡,這種說法顯然有誤,但新蔡確有呂國故城存在,《路史·國名記一》引《圖經》說:「新蔡為古呂國。」《左傳》成公七年:「取於申、呂以為賞田。」沈欽韓《春秋左氏傳地名補註》卷六注曰:「按《續志》,汝南新蔡有大呂亭。注引《地道記》曰:故呂侯國。《水經注》:新蔡縣青陂之東,對大呂亭,南有小呂亭。」《水經注·汝水》:「汝水又東南逕新蔡縣故城南……申呂之地也。」新蔡之呂大約是楚人消滅南陽呂國後,將呂人遷於新蔡,成為楚國的附庸國,仍稱呂國,所以新蔡的呂國應該是南陽呂國的延續,其故城在今新蔡縣東北張廟大橋東新洪河北岸的大呂亭遺址上,面積約2000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米,出土陶片多為飾繩紋的鼎鬲等殘片。

可以認為今河南南陽西和新蔡縣均為呂姓的祖居之地。

祖地

南陽

南陽歷史文化悠久。早在數十萬年前「南召猿人」就在這裡生息繁衍。戰國時期,是全國著名的冶鐵中心,西漢時為全國六大都會之一,「商遍天下,富冠海內」,東漢為光武帝劉秀髮跡之地,故稱「南都」、「帝鄉」。南陽曾培養和造就出著名謀略家、商聖」范蠢,「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等舉世間名的歷史人物。以及彭雪楓、馮友蘭、姚雪垠、李季、王永民、二月河等現當代名人。

夏代仲康時,封其子於鄧國。商代為「南鄉」之土,有謝、楚、鄧諸國。西周時,境內有申、呂、楚、鄧、蓼等國。周宣王時(前827~前782),南陽市中心城區為申伯國地,西周將領召伯虎在謝地築城,即宛城,時在西周宣王時期,距今已有2800餘年的歷史。春秋時申、呂等國為楚所滅,楚在申地設申邑。春秋中晚期,楚改申邑為宛縣,宛縣(城)即為南陽的代名詞。

新蔡縣

新蔡縣位於黃淮平原西南部,豫東南邊陲兩省三區交界處,為駐馬店市所轄。新蔡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上古時期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春秋時期,呂國曾遷居此地,後蔡平侯遷都於此,始稱新蔡。至今新蔡仍保留著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址和久負盛名的文化古迹。如龍山時代的涼馬台等歷史遺址、簧學大成殿、子路問津處、楚襄王城和墓、蔡平侯制幣爐、東漢葛王城及葛王墓、金粟禪林寺。史有以《搜神記》而揚名於世的晉文學家干寶;著有《補日圖說》的王齊;著有《醫學集成》的名醫吳蒼山。

本文摘自《中華姓氏中原尋根叢書》

力臻卓越 鼎立中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南飯店 的精彩文章:

【姓氏】張姓起源

TAG:河南飯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