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千年前的人是怎麼生活的,其實甲骨文里就有很多信息。

三千年前的人是怎麼生活的,其實甲骨文里就有很多信息。


中國歷史是坐觀君關注的重點。幾年來,自東周開始,分享了不少中國古代、近代和現代歷史文章。但至今並未涉及到夏商。



一般而言,中國信史時代是從商朝開始的。那麼,從今天開始坐觀君會陸續給大家分享有關商朝的歷史。這是一個長篇系列,今天先來看第一篇,先從甲骨文開始吧。





作者:唐際根,南方科技大學教授


原殷墟考古隊隊長

來源:公眾號「一席」(ID:yixiclub)








不喜歡看長文的朋友,可直接看視頻。








以下是文字版。





第一課  龜甲上的文字




今天我們來聊聊甲骨文。兩年多前,中國文字博物館發布了一則消息,說現在有很多不認識的甲骨文,如果有誰能夠釋讀一個從沒被認識過的字,可以獲得十萬塊錢的獎金。如果能夠彌補一個過去用過、但是解釋得不足的字,可以獲得五萬塊錢。

 


這是一個懸賞,但背後是對我們甲骨文文字研究的促進。


 


我們先來講一下什麼叫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龜甲大部分指的是烏龜殼的肚子那一塊,背甲的很少;獸骨是指牛的肩胛骨。兩個加起來,龜甲獸骨就是甲骨,上面的文字就是甲骨文。







01 甲骨文的發現




甲骨文是怎麼發現的呢?要追溯到清朝末年,在1899年。河南北部有一個城市叫安陽,是商王朝的都城。商王朝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一個王朝,它被西周攻破以後,那裡就成了一片廢墟了。




▲ 紅色標註位置為安陽小屯村

 




成了廢墟後鮮有人居住,一直到明朝的時候有少量的人住進去了,開始在商朝都城的廢墟上耕地,地下也沒什麼。到了清朝的時候人口增加了,就需要擴大耕地範圍,種更多的莊稼,這時就從地里刨出來一些小碎片。




▲ 小屯村

 




他們認為這些小碎片是一種藥材,所謂的「龍骨」,就把它賣到中藥鋪,這就有可能會賣給各種各樣的人。有一天這些藥材就賣給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這個人叫王懿榮,是北京的國子監祭酒。





▲ 王懿榮


 


王懿榮有古文字功底,他拿這個小碎片一看,上面有字,他的知識告訴他這些字可不是普通的東西,那是比漢代的文字、比磚石上的文字更古老的文字。他當然非常開心,就開始收集它。


 


他去世以後把東西都分出去了,其中一部分賣給了一個叫劉鄂的人。劉鄂也是一個很有學問的學者,他把上面的文字刊錄出來,編成一本書出版了。到1904年的時候,有另外一個學者叫孫詒讓,根據劉鄂那本書釋讀上面的文字,認出來大概十來個,但其實有好幾個認錯了。


 


1917年的時候,在甲骨學認字方面得到了比較大的突破,比如著名的學者王國維就認出了很多商王朝國王的名字。他把這些名字串起來以後,發現跟司馬遷《史記》所說的商王朝國王的序列是一樣的,這就更加證明它是商王朝的文字了。





 


這對於中國學術界來講是一個很重要的消息。剛好在上個世紀初,考古學從西方傳到中國,考古學的特點就是走到田野去,從地底下把研究材料挖出來,然後研究材料。


 


到1928年的時候,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派了一個叫董作賓的人到河南安陽發掘。董作賓去了以後發掘了一些甲骨,拿到歷史語言研究所給大家看,證明安陽確實出甲骨,而且可能還能挖得到。這就導致了安陽殷墟長期的考古發掘。





 


從1928年一直挖到中日戰爭1937年中止。等到中日戰爭結束,國共內戰再結束之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又重新啟動了對安陽的發掘,所以安陽的發掘是一個長期的歷史,從30年代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現在甲骨文一共出土了大概十幾萬片,統計數據有一些出入,一般認為大概有13萬片,也有說15萬片的。今天的甲骨發掘還在繼續,偶爾還有發現。比如2004年,在我做考古隊長的時候,發現了一坑甲骨。這坑甲骨有什麼特點呢?第一,所有甲骨片出自同一個坑,第二,它們都是大片。





 


但剛才提到的王懿榮收集的甲骨片全是碎片,為什麼呢?因為它是農民挖地挖出來的,農民也不懂,「啪」就給敲碎了,都成了碎片。當然也有少量的大片甲骨,這些甲骨都是牛的肩胛骨。


 


這一坑的上面那一片,雖然殘了,但就是牛的肩胛骨。被疊壓的那一片是龜甲,是烏龜的腹部這一塊,但你現在看不到它腹部的反面也就是背面。因為蹊蹺都在背面,待會兒我會講到。





 


那麼甲骨文是一種什麼樣的文字呢?世界上幾大文明裡頭,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字大家是知道的,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它是泥板文書,楔形文字。除此之外,跟它年代差不多的,稍晚一點,古埃及也有它的文字。這些文字都比甲骨文要早一些,它們大概是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就有了。還有印度的哈拉帕文字。




但是中國文字有什麼特點呢,因為古埃及之後,它的文字已經基本上不用了。兩河流域也是一樣,到了後巴比倫時代,文字就發生了變化。只有甲骨文,它從3000多年前開始使用,一直到今天,今天我們的漢字裡頭大概還有一千多個字明顯是從甲骨文裡頭出來的。





▲ 埃及象形文字、兩河流域泥板文書、甲骨文






02 甲骨文造字「三書」



 


甲骨文上的字是怎麼造出來的呢?很多學者說商朝人用了象形、會意、形聲、假借、轉注等等方法來創造字,但是我今天想把它講得簡單一點。


 


我借用故宮一位很有名的文字學家唐蘭的觀點,來總結這個造字的規律。他說假借、轉注都是用字的方法,不能叫造字。比如「你我」的「我」,商朝人造出來的時候實際指的是一件打仗的兵器,後來用的時候就把這個兵器假借為我。


 



▲ 甲骨文「我」




唐蘭先生認為造字只有象形、會意、形聲,按照象形、會意、形聲三個方法來歸納,我們就可以把甲骨文里的字進行一些研究挖掘,挺有意思的。


 


我們先說

象形字

。這張照片是我曾經在安陽發掘過的一輛馬車,把這個馬車挖出來以後,如果你從上面拍張照片俯視它,再去讀甲骨的時候,就能讀到甲骨片上有個跟我發現的這輛馬車一模一樣的字。這就是象形。





 


我舉的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例子,實際上象形還有很多更簡單的例子。比如魚,這片甲骨上有個「魚」字,我們今天的「魚」字就是這麼演變來的,它明顯就是一個象形字。





 


這個字是禾苗的「禾」,「禾」在那個時候應該指的是小米。這張照片是我拍的,而且是我在安陽附近拍的,今天安陽附近還種小米。





▲ 從左向右、從上到下依次為禾、麥、黍、年


  


再看商朝人關於房子的字,其實也是那個時候建築的反映。我就不細說了。







象形字還有很多,比方說器物、動物很多象形,比方說老虎、大象,這種動物它都是象形字。








接下來講

會意字

,會意字是最有意思的。左邊是我找的一片甲骨片的拓片,這裡面有很多文字。從上往下讀,我們看第二個字,是下雨的「雨」,這個「雨」字上面好像一個「山」字倒著寫,表示的是天空,底下三點表示雨。這就是會意字。





 


再看第四個字,裡面是一隻羊,兩個羊角,外面是個羊圈,把羊角圈到圈裡叫作劃地為牢,那就是「牢」,有時候這個字里是一頭牛。





 


今天的「牢」字是一個寶蓋頭,裡面一個牛,寶蓋頭指的就是那個圈。只不過商朝的人在描述事物的時候比較具像,它這個圈裡頭是羊他就寫成羊,圈裡頭是牛他就寫成牛。


 


我們再看會意字。這個字是分兩部分,上面這部分是一頭豬的象形,底下那個是個腳丫子。右邊這個字也是一樣,上面這部分是一頭鹿,底下也是個腳丫子。





 


豬後面為什麼有一個腳丫子呢?因為追逐豬啊,「逐」就是這麼來的。鹿後面一個腳丫子,追鹿啊。只不過那時候在做會意字的時候有具體所指,它早年其實是要具體指我追的是一頭鹿還是一頭豬。   





 


所謂會意字,它是把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不同構件放到一起,從而組成一個字,產生一個意思,這叫會意。比如這幾個字,其實很好認。


 


第一個字是「祝福」的「祝」。這個字左邊一個東西,右邊是一個人,這個人是跪著的,那個時候基本上都跪著,所以不稀奇。但是這個字會意在左邊部分。





 


像「丁」,但實際上它不是「丁」。這個部分表示的是被祭祀的對象的牌位,就是神牌。一個人跪到神牌前面,口中念念有詞,這表示「祝福」的「祝」。


 


認完這個字以後,右邊這幾個字就好認了。比如「宗教」的「宗」。其實古代的字跟今天的差不多,一個房子的屋頂,一般都釐定為今天的寶蓋頭了,裡面的一橫一豎或者兩橫一豎表示神祗,一個房子里插著祖先牌位,就是「宗」。





 


同理,上面部分寶蓋頭,裡面有個女人,「平安」的「安」,屋子裡有一個女人為「安」。有人把它過度解釋,說把老婆娶到家裡就心安了。





 


這幾個字認完以後,我想請大家再認一個字。這個字很有意思,把它描下來就跟左上角的那個字是一樣的結構。這個字是刻在一個陶片上的,是甲骨文里最常見的字

。只有左右結構,但是這個字有時候還是左中右結構,實際是一樣的,因為商代的字有時候不完全定型。





 


中間部分的底下那一塊,表示一個木頭做的鼓座,中間圓的就是鼓,而上面跟一個「山」字似的,那是一個裝飾。因為我做商代研究,我見過很多商朝人做的東西,他們特別喜歡做這種裝飾,有好多東西上都有這麼一個裝飾。


 


這是一個「鼓」字。右邊一隻手拿著一個鼓槌,左邊也是一隻手拿著一個鼓槌。





 


大家注意,那個時候不像現在,現在我們可以坐高凳子,那個時候都是坐地下,鼓也很低,坐在地下兩隻手敲鼓,這就是「鼓」字。


 


刻著「鼓」字的這塊陶片,是安陽當地的一個耕地的農民撿到的,他沒事經常在地里撿陶片,他知道陶片很古老。他撿過很多陶片,有五千年前的、四千年前的,這塊是三千多年前的。





 


他撿到這塊陶片以後覺得這個有價值,就收了起來,然後給了我一張拓片,陶片沒給我。這個老先生很厲害,撿了幾十年,所以他撿的東西很多,都是小碎片,他都用箱子放好。


 


他一邊撿一邊學考古,所以他撿完了這些陶片渣子、石頭後,都把它編排好,然後一盒一盒捋好:這是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的,那是四千年前的龍山文化的,這是商朝的,那是南北朝的……


 


有一次我去了,他讓我幫他看弄得對不對。我還真花了一上午仔細跟他比對一遍,基本沒什麼錯誤。


 




認完這個「鼓」字,我想請大家再認一個字,而這個字是

形聲字


 


同樣是在河南安陽,就在出甲骨的地方,我們挖出過一件青銅器,這件青銅器的腹部——器物的內側有一小片銘文,有個類似「鼓」的字,但跟「鼓」字又不完全一樣。





 


它兩側不是一隻手拿根鼓槌,是三撇。這就是「彭」,我一說「彭」你馬上意識到這是形聲字,因為「嘭嘭嘭」,有聲音。




認出很多字來,我們就會知道這些甲骨片到底寫的是什麼。比如這一片,「王其田」,就是國王去田獵打獵會不會順利,寫得很清楚,我們就可以讀出來了。









03 甲骨文寫了什麼?


 


甲骨文到底寫了哪些內容呢?我們捋了一下,發現它的內容非常地豐富,其中絕大多數跟祭祀、戰爭、狩獵有關,包括祭祀卜辭、戰爭卜辭、狩獵卜辭,還有旬夕卜辭。


 


什麼是旬夕卜辭?我們今天一個禮拜是七天,一個月是四周,可是商朝的時候一個月三旬,一周是十天,就是一旬,所以他經常會問,下一旬我做什麼事情會不會順利,下一旬會不會下雨。




當然還有表示天象的,比如月食的、日月星辰的。還有病患,比如商朝一個很有名的女性人物婦好,她得了病,會不會牙齒痛之類的,就講她的病患。


 


當然還記載了很多人物,卜辭上或者甲骨文里提到了很多的商朝的國王,提到很多類似於婦好這樣的人物。






04 甲骨文背後的時代


 


有了這些內容以後,我們就可以研究三千年前那個王朝。根據這些甲骨文,我們能夠看到三千年前的一些歷史文化,也就是說甲骨文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關於三千年前的歷史和那時的文化面貌。


 


首先我們看看三千年前的人是怎麼生活的。其實甲骨文里就有很多信息,比如這張圖片、這些字,當然這裡面有的是金文,有的是甲骨文,這都是那個時候的字,從這些字就能看出來那個時候商朝人怎麼生活的。


 





比如我們如今有軍隊的旗幟,那個時候也是有旗幟的。我們不可能挖出一面三千年前的旗幟來,但是我們能從字里看到三千年前的旗幟是跟今天完全不一樣的。這幾個都是「旗」字。





▲ 甲骨文金文中所見商王朝旗字




這個字大家可以順便再認一下,「得」字,一隻手拿到了海貝就叫「得」,為什麼是海貝呢?因為海貝代表了錢。





 


還有那個時候的生活方式。比如今天我坐在這兒,有桌子,有高椅子,這是很晚的東西,三千年前沒有。三千年前有很小很矮的案,比如左邊這個石俎。右邊這個字下面一個抬輿,兩個人在抬輿上抬東西。這是那時候的生活方式,看到這個是不是想起日本。





 


除此之外,甲骨文還給我們提供了大量鮮活的人物資料,比如婦好。我們在挖一個墓以後,憑著墓葬里出土的文物,說這個墓的主人叫婦好,之所以能夠這麼肯定,就是因為有甲骨文。我們發現的提到婦好的甲骨片有200多片,所以我們才能知道婦好生前做過什麼事。







    


甲骨文背後的歷史和文化也非常地豐富。舉個例子,今天農業仍然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經濟形態,那時占卜很多都是跟農業有關的,所以能夠看出來那個時候也重視農業,而且商朝主要的經濟形式還是農業。





▲ 左(由上往下讀):甲辰貞其登黍。意即:甲辰日卜問,是否徵收糧食黍?


    中(由右往左讀):貞我不其受年。意即:卜問,我們是否有個豐年?


    右(由上往下讀):南土受年。意即:卜問,南部地區是否會是個豐年?




當我們把這些甲骨文的文字解讀出來以後,我們就能知道商王朝是一個非常發達的農業社會,是一個等級化非常明顯的階級社會,也是一個生活內容很豐富的——跟歷史上後來一脈相承的一個社會。


 


這是甲骨文文字背後的內容,當然我們只能簡單地講一講,不可能一個一個字地講。如果一個一個字講的話,有專門的古文字學家,他們一輩子都在從事這項研究。






05 一個誤解


 


另外,我想講一下很多人對商王朝的一個誤解。由於甲骨文的發現,大家都以為商朝人日常書寫的文字是用刀刻出來的,認為商朝是刀筆文字時代。其實甲骨文只是碰巧保存下來了,真正的商朝社會,那時的日常書寫肯定是毛筆字。


 


我講完甲骨文我得把這個掰過來,並不是因為發現了甲骨文就說商朝是刀筆文字時代,其實它是毛筆文字時代。我們可以看一看甲骨文里跟毛筆字相關的一些信息。


 


這幾個字,大家可以試著認一認。文字學家都認識這些字,認出來的結果是一樣的,但是對這些字的解釋稍微有一些不同,我用的是我自己的解釋,我認為我的解釋是有道理的。


 


第一個字,又看到「手」了,一隻手就這麼拿著,剩餘表現的就是一支筆。商朝人喜歡做裝飾,上面是筆上的一個裝飾。拿著一支筆在寫字,這就是「歷史」的「史」,書寫下來就是歷史的「史」。這是毛筆的拿法。





 


第二個字是「典」,「典」指古典文獻、典籍。「典」有四豎,那是竹簡,或者是四根物條,有一圈是代表一根繩子把竹簡編起來,然後底下兩隻手將竹簡拿起來讀,或者合起來保存,這就是「典」字。


 





看第三個,

上面兩個字「作冊」,就是編書,當然作冊是一個官職,

編書也是個官職,不是普通人能編的,所以這些文字里就包含有毛筆字信息。





 


實際上,我們發現過一片卜骨,很有意思。這片卜骨還真沒公布過,它有一條一條的豎條,就像今天我們的作業本上的線格,關鍵就在這個豎條上。字是黑色的,按照豎條把字刻好了。







我們去讀它的時候居然讀不通,然後發現它不是一句話,是一個個的字,上面還有好多墨在上面,實際上是為了刻寫了以後,用毛筆練字。


 


大家再看一下這張照片,「母」「丁」「彝」三個字,它很多的筆道都是圓弧型的,絕不是刀刻的,是毛筆寫的,寫了以後用泥摳下來,用范鑄造起來。

 





 


大家看這個字,這也是個「彝」字,拐彎那一筆那麼圓潤,它一定是毛筆寫的。







當然還有其他的字,「父」「辛」兩個字明顯是毛筆字,筆鋒都還有,這都是那個時候寫毛筆字的比較重要的證據。





 


我們還有更硬的證據,能充分證明商朝三千年前是寫毛筆字的。我們發現了一件玉器,玉器上直接就發現了毛筆寫的字。





▲ 

石璋上的墨書文字





後來我們又發現另一件玉器,上面有商朝人蘸著硃砂寫的紅色的毛筆字。所以商王朝時代是一個毛筆字時代。





▲ 朱書玉璋




我從甲骨文講到那時候的日常書寫,都離不開甲骨文的發現。如果沒有甲骨文的發現,我們不會認識到商王朝豐富的歷史文化,也不會知道那個時候是寫毛筆字。所以,甲骨文也好,毛筆字也好,都是三千年前的古文字。正是因為有了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我們才知道那麼多的信息。










課後問答




問:

我想知道占卜怎麼代表吉或者凶的。


 


唐老師:

好的。我可以開個卦了啊。大家知道甲骨文很多都是記錄占卜的結果,一條完整的卜辭它一般由四個部分組成:具體時間,誰來占卜,問的是什麼問題,問題的結果如何。


 


重要的在於占卜,他問的事情可以事先想好,但是關鍵是要做一些準備工作。


 


比如卜骨,他要先把骨頭這個地方鋸開刮平,然後還要在背後鑿一些小坑,鑿完坑以後再鑽一個小圓洞。占卜的時候,問題的結果是根據正面開的裂痕來判斷的。卜甲也是一樣,正面有很多裂紋,這叫卜兆,根據裂紋來判斷吉和凶。





 


怎麼樣判斷吉凶呢?其實秘密在後邊那些鑿的小槽和鑽的小孔中。因為它占卜之前要鑽鑿好,占卜的時候要拿火去燒,所以後面經常有黑點,鑽鑿以後厚薄不勻,這裡挖了一個坑,那裡又挖了一個洞,燒到一定程度以後它就裂了。


 


占卜的這個人做完以後,一般國王讀卜兆,國王就說,根據這個卜兆,我下一次打仗一定會怎麼怎麼樣,我去打獵一定會很安全,或者說下個禮拜會下雨。


 


但是,什麼樣的卜兆是好的結果,什麼樣的卜兆是不好的結果,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很多人想知道。因為卜兆的卜一般是裂個豎紋,然後裂個橫紋,「占卜」的「卜」就這麼寫。一個豎紋一個橫紋,形成了一個夾角。


 


美國有一位學者專門做過這個研究,就是根據正面的卜兆的夾角去研究,看看夾角是銳角時是吉還是凶,或者夾角是鈍角時是吉還是凶,就想找出這個規律來。結果很遺憾,沒找出任何規律來。


 


所以今天要回答這個問題還為時過早,當然也有可能讀卜兆的時候就是胡說八道,但目前為止確實還沒有結論,研究還不夠。


 


但是我覺得在大數據時代就有可能給出答案。因為過去的統計它就只有是還是不是,我們可能有必要去辨別出什麼時間段是什麼樣的卜兆,或者根據問的事情去辨別。大數據時代可以根據卜兆做成圖形,現代科技發達,這些是有可能能夠解讀出來的,但是今天還不可以。







  


問:

唐老師,剛才聽到您講小屯,我以前一直有疑問,為什麼幾千年沒有在小屯這片土地上發現甲骨片,但是在1899年王懿榮就得到這個契機?


 


您剛才說其實在明以前,這個地方成為廢墟之後幾乎沒有人煙,在小屯所發現的這些碎片和近幾十年來大陸的很多新的發掘,這些發掘

的甲骨片的地點和原來小屯的地點之間有沒有什麼聯繫?





 


唐老師:

這事還挺複雜。三千年前西周把商王朝打下來以後,剛開始商王朝還有人活著,周王就說你們還是在你們的地盤好好活著,我撤了,但他又不放心,就設了所謂的三監,就把他的叔叔管叔、蔡叔、霍叔放到安陽的周邊去監視。


 


商朝的王子武庚還帶著商朝人住在那,但是時間很短,因為很快武庚就叛亂。叛亂以後,周人二次東征又把他打垮了。這時候周人開始改變了戰略,我全給你遷走,誰讓你不老實。這一遷走,殷墟就廢了,從此這個地方就沒有人煙了。


 


到西周時候小屯就是墓地,因為我們在小屯發現過兩座西周墓葬,在附近還發現過幾個墓地,也是西周的。戰國時候,墓地,隋唐時候,墓地,我們經常發現隋唐墓葬。但就是一直沒有人居住。


 


到了宋朝的時候,在殷墟的附近南邊開始出現了一個居民點,很複雜的,叫什麼黃堆原,到明代的時候才有人住到小屯來。從周初二次東征以後到明朝人再進來,隔了很多年都沒人,所以不會有發現。


 


明朝剛開始就幾戶人家進來,慢慢可能有別人遷過來,結婚生子,慢慢擴展,到了清朝末年人口多了,才開始佔據更大的地方耕作,而耕作的地方恰恰就在小屯。


 


而今天來看,小屯村底下以及小屯的南邊和北邊這一片剛好是殷墟的核心區,也就是商王朝都城的最重要的部分,我們把它叫宮殿宗廟區。占卜就在宮殿宗廟區進行方,所以剛好是在小屯這個地方,占卜完以後,龜甲獸骨就被一坑一坑埋下去。


 


所以早年的都是偶然挖出來,正好碰巧碎了,後來我們挖出來的幾坑都是完完整整的甲骨。在1936年發現一坑有17000片甲骨,1973年發現好幾個小坑,1993年又發現一坑,2004年發現好幾個小坑,全都是一坑一坑的。


 


這個區域剛好是商王朝都城的核心宮殿宗廟區所在,也就是當年占卜的地方,占卜完後甲骨就被埋在了附近,導致現在才發現。其他地方有,但是極少,基本都是零散的,這個局部是最集中的地方,今天還能挖得到,只不過不能隨便去挖。




未完待續。

想看更多中國歷史,點擊公眾號底部「看往期」菜單,或者在公眾號回復「中國」。




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我






還想了解我?點「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井觀天 的精彩文章:

極簡以色列史(爆笑版)
一個匪夷所思的故事:看完你就明白敘利亞為什麼這麼複雜了。

TAG:坐井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