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禁止透露雍正死因,歷史學家對檔案大量研究,有了巨大突破

乾隆禁止透露雍正死因,歷史學家對檔案大量研究,有了巨大突破

乾隆禁止透露雍正死因,歷史學家們近年來對檔案大量研究,有了巨大突破。

雍正在位期間,「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雍正帝與康熙帝一樣勤於政事。後人收集他在位的13年中硃批過的摺子就有360卷。雍正在位期間,「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刻薄是真刻薄,但不寡恩;冷酷是真冷酷,但非無情。雍正一朝無官不清的說法,也許誇張了點,卻是對雍正治國的公正評價。雍正無疑是一個極有個性的人,也是一個傑出的人物。他感情豐富,意志堅強,性格剛毅,目光銳利,而且奮發有為。

乾隆禁止透露雍正死因,歷史學家對檔案大量研究,有了巨大突破

深受大家愛戴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勤政。用「拚命四郎」形容他一點不為過。在位十三年,堅持每日親自批閱奏摺,在已保存下來的數萬件奏摺上某些所批示的批語甚至高達一千多字…(大佬們若有興趣可以去看看中國華僑出版的《雍正御批》),平均睡眠時間每天只有四小時,工作狂的節奏。

2.不好情。既沒有繼承他爸比康熙的多情,也不如他兒子乾隆那樣濫情;

3.厲精圖治。鐵腕反腐,設立軍機處,將君權最大化;改土歸流,大大鞏固了對西南的統治;「攤丁入畝」實現土地均勻化,割富益貧的舉措有力合理化了稅負,既給乾隆攢夠了零花錢,同時又加強城鄉間的聯繫,有利於社會穩定;

4.雙商高,自帶軟萌屬性:「朕就是這樣的漢子,就是這樣的秉性」(批田文鏡奏摺)、「朕亦想你、朕實在不知怎麼疼你」(批年羹堯奏摺)、「朕躬甚安,不必掛朕,你好么?好生愛惜身體」(批高其位奏摺)等金句流傳至今;

5.審美高(參考清世宗期間保存下來的文物)

乾隆禁止透露雍正死因,歷史學家對檔案大量研究,有了巨大突破

按照《上諭內閣》等官方記載,早在雍正七年,皇帝就得了一場大病,此後雖好轉,但身體一直未完全康復。雍正十三年八月後,雍正病情加重,但始終沒有停止政事。八月二十二日晚,雍正病情突然加劇,凌晨時就駕崩了。據雍正的心腹大臣張廷玉的私人記錄,當時雍正七竅流血,令他「驚駭欲絕」。官方記載認定他是病死的。此後,還有人根據文獻中對其病症的記載,認定雍正是中風而死的。至於死因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是,中風猝死。這是現代人根據現代醫學推測的,但是,並無太多根據。因為,中醫和西醫是完全不同的診病系統。

二是,胤禛是被曹雪芹和竺香玉合謀毒死的。據傳《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有個戀人叫竺香玉,是林黛玉的化身。竺香玉後來被雍正霸佔成為皇后。曹雪芹想念戀人,就找了一個差事混入宮中,與竺香玉合謀,用丹藥將雍正毒死。這是編造的故事,純屬無稽之談。

乾隆禁止透露雍正死因,歷史學家對檔案大量研究,有了巨大突破

三是,暗殺

(1)呂四娘刺殺

民間最為流行的說法是,當時有一位俠女叫呂四娘,她的父親和爺爺都因文字獄被雍正殺害。為報仇,呂四娘砍去雍正的頭。因此,在安葬雍正時,只好鑄造了一顆金頭。

乾隆禁止透露雍正死因,歷史學家對檔案大量研究,有了巨大突破

(2)宮女太監刺殺

還有一種傳說,說雍正九年,宮女與太監吳守義、霍成在雍正睡熟時,用繩縊之,氣將絕,用太醫張某之葯而愈。

四是,丹藥中毒

歷史學家們近年來對清宮檔案進行了大量研究,越來越多的史學工作者認為,雍正吃丹藥中毒致死的可能性極大。如金梁曾懷疑雍正帝是吃道家丹藥毒死的,楊啟樵在《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一書認為雍正帝是「服餌丹藥中毒而死的」。鑒於雍正帝親近道士,誤食丹藥中毒是很有可能的。

乾隆禁止透露雍正死因,歷史學家對檔案大量研究,有了巨大突破

概括起來,雍正之死同他多年勤政之累的體力透支有很大關係;同他心神長期不得安寧、夜不能寢、精神不能貫注、懼怕報應有很大關係;更同他長期以來不斷服用丹藥、體力大量積毒有關;他晚年為求長生加大劑量服用丹藥,乃至亂服春藥更是導致他最終猝死的直接原因。

在乾隆即位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雍正皇帝生前蓄養的煉丹道士張太虛,王定乾等人驅逐,如此迫不及待還聲稱雍正在其死前未用過其一顆丹藥,讓他們出宮之後不可亂說一句話。不僅如此,乾隆帝還交代宮中的宮女太監不準亂傳,也就是說雍正帝真正的死因是和丹藥之術脫不了干係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天下知天下 的精彩文章:

三國最僥倖的大將,屢打敗仗,卻每次都能取對方將領首級
在位56年,41年是傀儡,60歲執政,75歲去世,卻奠定了千秋大業

TAG:觀天下知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