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焦慮,讓我們的家庭教育無所適從 之我們為什麼焦慮

焦慮,讓我們的家庭教育無所適從 之我們為什麼焦慮

榮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明,洪應明《菜根譚》

本章預告:

1)成人的焦慮

2)我們為什麼焦慮(本次推送)

3)焦慮的消極影響

4)放下焦慮的自我修鍊01

5)放下焦慮的自我修鍊02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焦慮是人的一種基本情緒,意指由於情緒或心理上產生內在衝突。按照現代漢語的定義,焦慮即焦急,憂慮。這裡面包含了兩層含義:憂慮表示對未來事物的擔心,而焦急則希望儘快達到目標的一種心態。

焦慮源於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未來的不確定性。

焦慮源於我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我們希望生活富足,我們希望身體健康,我們希望家庭幸福。正是這些美好的期待讓我們有了生活的目標,並為之付出,努力奮鬥。同時,焦慮的產生是我們對未來預期的不確定性,我們不知道多長時間能達成目標,我們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特別的變動會影響我們去實現目標。於是,我們急切的希望迫近目標,但這種急切又讓我們心理緊張,感到不舒服。

記得剛有女兒的那一年,我和妻子坐在回石家莊的長途車上,聊起了未來。我說:「我希望能在北京有一個好的工作,買輛車,有自己的房子,將來把你和女兒都接到北京。」「那好啊,可是能行嗎?一個月4000的工資,一套房子可要幾十萬啊。」妻子表示深深的擔憂。那之後的我也常常在焦慮中度過,總是默默計算著什麼時候才能攢夠房子的首付,默默祈禱著儘快拿到北京市居住證(那時還真幸福,拿到居住證一年後就可以申請北京戶口了),儘快把他們母女接到北京。為了儘快實現目標,那時的我努力工作,加班,找兼職,尋找一切可以掙錢的機會。終於,在繳了首付的那一天,我才感到些許的輕鬆。但同時,也知道,後面的月供仍是一個漫長的任務。

焦慮是延遲回報環境下的必然

曾經看過一個有趣的比喻,試想一下,在廣袤的草原,一群麋鹿在安詳的吃草,假如我們是一隻鹿,我會想什麼?餓了,我們就去吃草,渴了,我們就去尋找水塘;暴風雨來了,我們就去尋找大樹躲避;附近有獅子,趕緊跑。研究人員把這種環境稱為「即刻回報環境」。所有的行為,都是基於對當下需求的滿足,對當下情形的反應。獅子來了趕緊跑,一旦獅子的威脅不存在了,很快又可以安詳的吃草。

再想想我們的孩子,他們幼時是不是都有點這種即刻回報的表現?渴了哭,餓了哭,一旦吃飽喝足了,又眉開眼笑的逗你玩了。逛商場,看到喜歡的玩具,馬上就要,不給買就哭,躺在地上打滾,一旦買了,馬上破涕為笑;當你為孩子準備好她最喜歡的雞蛋羹,她突然說想要吃米糊,和她說明天吃米糊卻一點用處都沒有。這是因為我們的孩子,「只知現在,不知過去和未來」,他們的表現,同樣是對當下需求的即刻滿足。到了第二天,你要給她準備了米糊,說不定她又想吃雞蛋羹了,

在這種即刻回報環境下,焦慮是即時性的,它有助於迅速對環境做出反應,具有積極的意義。現代人的焦慮則經常是長期的,持續的焦慮,它產生於我們現在所處的「延遲回報環境」。隨著幾千萬年的進化,生產力的提升,人們已經不需要為即刻的需求有太多的擔憂。我們不必擔心今天沒有午飯吃,不會擔心周圍有老虎出沒,不會擔心買不起衣服。我們關注的是未來,我們按時上班,下班,為的是月末能領到屬於自己的一份工資;我們每個月存錢,是為了孩子下學期的學費,為了買房買車,為了生病時的不時之需,為了將來自己退休後仍能有一份體面的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焦慮就不可避免的產生了。我們不知道將來自己能拿到多少退休金,那時的消費水平是什麼樣的;我們不知道孩子將來能上那個小學,是不是還要有擇校費;我們不知道是不是有未知的疾病在等著我們。正是由於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憂慮著,焦慮著。

社會的發展加劇了人們的焦慮感

10幾年前,高房價還僅僅是北上廣深等幾個一線城市的問題,而現在,無論一線、二線,甚至三線,所有的城市房價都狂飆突進,相比10年前,漲了何止10倍。我有時會想,如果當年就是這樣的房價收入比,我會不會仍然有勇氣來到北京打拚?

嚴峻的就業競爭壓力,醫療的產業化,教育的產業化,養老基金的缺口這些問題這些年也越來越多的暴露出來,所有這些都加劇了現代人的焦慮。

社會輿論的推波助瀾

而社會輿論也在推波助瀾,在百度搜索「財務自由「,相關結果「約12,700,000條」。1200萬,選幾個標題看一下:財富自由到底需要多少錢?中國人財務自由的九個階段,你到了第幾段?8個步驟讓你實現財務自由;年輕人如何在35歲之前達到財務自由?人生的意義彷彿只剩下了錢,快、儘快、儘可能快、越來越快的獲取足夠的財富,然後,你就自由了!

那麼,自由了該幹些什麼呢?旅遊,休閑,干自己想乾的事?事情沒那麼簡單,就像老人退休一樣,沒退休的時候想退休,一旦退休了,整天空落落的,開始懷念上班的日子,歇上3,5個月,一旦返聘,又精神抖擻的去上班了。我認識一個投資的朋友,10幾年前就宣稱自己財富自由了,有房有車,有幾百萬。財富自由後,他開始世界各處遊歷,每次見到他,都是剛剛從哪兒旅遊回來,這樣自由了兩年。然後開始感慨:「沒勁,天天到處轉,看到的風景剛開始還覺得很美,看多了,審美疲勞,覺得都那回事。吃的還不習慣,真不如就在咱北京喝酒擼串。」後來,他開始關注環保,又重新開始工作,忙碌了起來。另外,他那幾百萬到今天還真不算多了。偶爾還打趣他,財務自由的兄弟。

對於養育孩子,同樣有一句很出名的格言:「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百度搜索結果「約1,890,000條」。190萬,少了很多,而且其中很多不同的聲音在批駁這句格言。但仍有很多家長深受其害而不知。多少培訓機構利用家長渴望孩子成才,宣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而對孩子進行超前教育。幼小銜接班就是教孩子一年級的內容;暑期強化班就是教孩子下學期的功課。有很多的孩子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背起了重重的書包,開始了繁重的學習。每天的學習內容安排地滿滿的,算術,語文,英語,鋼琴,畫畫,游泳等。甚至在1年級的時候就對孩子開始奧數訓練,就是為了能有一個好的小升初結果,殊不知奧數訓練並不適合大多數人。

我原來的一位朋友,曾經給她的3年級女兒同時報了箜篌,輪滑,游泳,國畫,英語,奧數,每天放學後的時間,還有每個周末,都被這些培訓班填滿。每次看到孩子,都能感覺到她的疲憊。我曾經和這位媽媽建議,少給孩子報些班,多給孩子些自己玩耍的時間。媽媽也是一臉的無奈:「這都是她自己要求的啊!我也累啊,成天陪著她跑來跑去,上課還要幫著她做筆記,回家了,她複習功課,我還要做飯,照顧她。再說,輪滑,游泳,國畫,箜篌這些不都是玩嗎,只有英語和奧數是學習的科目。」孩子就在這種高壓環境下堅持著,沒有自己的空餘時間,不能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終於有一天孩子爆發了,拒絕再去上任何興趣班,最後僅僅保留了英語。這件事情對這位媽媽的打擊挺大的,但所幸的是孩子有表達出來的勇氣和媽媽雖然難過,但還是能接受這一切。否則,一直這麼下去,不知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心裡陰影。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父母心緒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父母心緒 的精彩文章:

焦慮,讓我們的家庭教育無所適從 之成人的焦慮

TAG:父母心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