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山古國的青銅碧玉,你對的上號嗎?

中山古國的青銅碧玉,你對的上號嗎?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出現過兩個中山國,由於社會生產力和文化形態的差異性,他們的歷史遺物也以不同的風貌展現著他們的文化訴求和精神審美,同時也間接的反映著他們的生活習性和人格特徵。

英雄壯志,執劍問蒼穹

春秋中後期生活在河西、河東的山西夏虞朝後裔逐漸建立了國家體系。但是在歷史上河西、河東的夏虞朝後裔卻有不同的稱呼,河西的被稱之為義渠,河東的被稱之為鮮虞,而我們今天所說的就是建立中山國古國的這支勢力強大的河東鮮虞。《呂氏春秋·簡選篇》中記載:中山亡邢,狄人滅衛。這件事發生在公元前662年,其中的中山指的就是鮮虞,這是鮮虞首次進入公眾的視野。

這支鮮虞人,史料多稱之為狄,因其定都於「中人城」,原中山之地,所以後來稱之為中山,以其地名代替鮮虞族名。在鮮虞攻邢敗衛的強勢出場後一百多年的時間內他們就再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直到公元前530年前後,晉國多次派軍征伐鮮虞,但並沒有完全滅掉鮮虞,直到公元前457年晉派新稚穆子征戰中山,直插中山國腹地,中山國受到致命的打擊,在歷史記錄中暫時消失。

這種「山」字禮器出土於中山第五代君主厝的墓葬中,像是中山國的國徽,其高119厘米,寬74厘米,厚1.2厘米,銎徑13.5厘米,重56.6公斤,共5件,屬於古代的軍隊儀仗禮器。禮器上部呈山字形,兩側向下部內轉成鏤空回字紋,下部中間有圓筒狀銎,可插在立柱上,銎的前後兩側有方形楔孔。這種禮器為中山國所特有,造型莊重,立於木柱之上排列在帳前,象徵著中山國王的權威。

公元前414年,在一個叫「顧」的地方,中山武公將其定為新都。《史記·趙世家》記載:「中山武公初立」,消失多年的中山國又出現在戰國的歷史版圖上。公元前407年中山被魏滅國,後又在公元前381前後,其蟄伏的余部殺出太行山,奇蹟般的完成了復興大業。隨後逐漸強大起來,稱霸一方,成為其它諸侯國眼中的一個勁敵,當時的縱橫家蘇秦是這樣稱讚中山國的:「千乘之國也,而敵萬乘之國二,再戰比勝,此用兵之上節也」。由此可以看出,中山國是一個善於用兵作戰的軍事強國。但隨著戰國兼并戰爭的發展和擴大,各諸侯國之間的吞併更加激烈,公元前297年,趙國向中山國發起了滅國之戰,中山國至此退出了歷史舞台。

中山和春秋戰國時期所有的諸侯國一樣,為了生存不斷在血與火中掙扎。由於它的歷史比較短暫,而且幾經復滅,史書上關於它的歷史記載不僅簡略零散,而且還非常的少,所以兩千多年來戰國時期的中山國一直被稱之為神秘王國。

青銅晚歌—中山錯金銀器

戰國的中山王墓葬中出土了許多青銅器,根據使用材料的不同分為錯金、錯銀、錯金銀三種。青銅器錯金銀工藝是指利用金銀良好的延展性,將其塗在青銅器的表面,錯出美麗的紋飾,使器物金光銀彩交相輝映,絢麗高貴。金銀錯是古代青銅精細加工一種技藝,起源年代目前無法考證,但在春秋中期時已經非常的興盛,戰國出現的錯金銀青銅器相對而言比較多。古代的錯金銀包括嵌錯和鎏制兩種形式。

嵌錯是將金絲或者金片鑲嵌於青銅器表面的凹槽中,然後用厝石加以磨錯。主要分為四個步驟:第一,先在器物地母範上預先刻好凹槽,為嵌錯金銀做準備。第二,對刻好的凹槽進一步的鏨鑿,以便於嵌進紋飾,即鏨槽。第三是鑲嵌,把金絲、金片適當加熱後壓嵌入凹槽,再進行捶打,使其牢固地附著於凹槽內。第四是進行磨錯,用厝石將初步鑲嵌於青銅器表面的金絲或者金片不平整的地方進行磨錯,使其平整光滑,與青銅器表面嚴密的契合。

插錯金銀兆域圖銅版為中山王厝陵區的建築規劃圖,與現在地圖相反,上為南,下為北。圖版的中心部位,用金片嵌出五個享堂建築的輪廓線,中心為王堂,兩側為哀後堂、王后堂和兩個夫人堂。享堂的外圍,用銀絲標識墓的封土底邊——丘(足欠)、再向外,用寬銀片嵌出「內宮垣」和「中宮垣」二層宮牆輪廓線,其中內宮垣的北部嵌有「詔宗宮」、「正奎宮」、「執帛宮」和「大將宮」的標識,分別是陵園中主持祭祀禮儀、清潔、祭祀用品和看守陵墓的官員處所。王堂上部鑄有國王命令修建陵墓的詔書三行42個字,背面中腰兩側各有一獸面銜環鋪首。錯金銀銅版兆域圖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有比例的銅版建築圖,它的四個拐角處都有明顯的介面,說明當時用的是嵌錯工藝。

除了錯嵌,另一種是用汞齊塗金的鎏制錯金法,稱為「金塗」法。汞齊塗金是在器物表面預先燒鑄很淺的凹槽,然後在進行塗金。製造金汞齊是把金箔剪成碎片,在坩堝內加熱到400攝氏度左右,然後按照黃金與水銀1:7的比例,使金箔溶解成液體,然後將其直接浸入於冷水盆內,形成金與水銀混合的泥狀固體「金泥」。塗金時將金泥抹青銅器的凹槽內,再用無煙炭火溫烤使水銀蒸發,只留金泥嵌於凹槽內,但由於加熱蒸發水銀時會造成金溢出凹槽,所以要進行多次塗金,盡量使金面與凹槽平齊。

中山國的錯金銀器物在器物造型上和紋飾描繪方面都呈現出濃郁的草原民族特色,展現出中山國傳統的游牧民族風情,其善於刻畫動物造型的熟練技能,反映出中山國的族屬特徵。中山國錯金銀青銅器動物造型融合了現實與神話,具有極高的藝術感染力。

錯銀雙翼神獸,形似獅非獅,似虎非虎,四肢弓曲,利爪怒張,兩肋生翼,前胸寬闊而低伏,臀部隆起,後尾斜挺,圓頸挺立,兇猛雄壯,昂首向左作咆哮之狀,彷彿在威嚇敵人。通身錯銀,紋飾舒捲有致,身軀雲紋千變萬化,動感強烈。神獸雙翼上的羽毛紋飾精緻細密,栩栩如生,背部還用銀錯出兩隻於雲中蟠曲的龍雀,生動形象。雖然目前我們尚不能確定它屬於哪一種動物,但是它所展現的蓄勢待發之威和睥睨天下的雄霸之氣給人極強的震撼。

先秦史研究者李學勤指出,這種神獸形象具有中國北方民族及斯基泰—西伯利亞式藝術特色,與獸身鷹首的格里芬屬類似屬於同一藝術風格。

中山國的錯金銀青銅器中,動物身上額紋飾不僅追求圖案美,起裝飾裝用,還具有塑形的作用。錯金銀虎噬鹿,虎身各處用金銀錯出的紋飾,充分結合了虎的動作、姿態,成為塑形的重要手段。那斑斕的皮毛,虎頰上堅硬的肌肉,肩和胯處扭動的關節,彎曲的脊柱,都通過不同形狀的金銀鑲嵌線條來展現。這種裝飾與塑形相結合的錯金銀工藝手法是中山國動物造型的獨有特色。

錯金銀虎噬鹿屏座長51厘米,高22.5厘米,老虎的口中撕咬著一隻小鹿,虎的前爪由於鋪抓鹿而懸空,利用鹿腿支撐著虎本身的平衡,設計極為巧妙。老虎的強勁威猛和小鹿的幼弱無助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充滿了對力量勇猛的肯定,在野性的再現,表現出遊牧民族對於生活獨特的審美感受。

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座:邊長47.5厘米,案面已經腐朽,僅存案座,底部是兩雌兩雄的梅花鹿,四龍四鳳組成案身。四龍獨首雙尾,上吻拖住斗拱,雙尾向兩側盤環反勾住頭上雙角,四風雙翅聚於中央連成半球形,鳳頭從龍尾糾結處引頸而出。集鑄造、鑲嵌、焊接等多種手工藝為一體,精巧精湛,是戰國時期藝術品中的珍寶。

上一頁12下一頁

玉中中山

公元前202年大漢王朝建立,承襲周秦禮制,分封諸侯,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皇九子劉勝被封為第一代中山靖王,定都於盧奴(今之定州),始為漢代中山國,相比於戰國中山,兩漢中山國文史記載可考,傳承更替脈絡清晰。漢中山國共歷經了17代中山王世襲統治,長達三百多年,存留了大量的歷史遺物

漢王朝是製作和使用玉的黃金時代,漢代王侯墓常用大量的玉器隨葬,隨著我國考古發掘工作的進行,大量的玉器出土,其中中山國第一代君主中山靖王劉勝夫婦的金縷玉衣和東漢穆王劉暢的墓出土的青玉二龍銜環谷紋大玉璧非常引人注目。

金縷玉衣,幻滅的不朽夢

古代王侯基本上都會幻想長生不老,靈魂永存,所以他們千方百計的尋找長生不老葯,而且將此希望寄託於死後的屍體,他們相信「玉能寒屍」,為使他們的屍體不朽,他們用昂貴的玉衣作殮服。玉衣是古代皇帝和高等貴族死後專用的葬服,史書上也稱之為「玉匣」,外觀和人體形狀相同,體現了穿戴者的身份和等級。

中山靖王的玉衣體型肥大,全長1.72米,由2498片玉片組成,用於編綴的金絲約重1100克。玉衣分頭部、上衣、褲子、手套和足五部分。頭部的臉蓋上刻划出眼睛,鼻子和嘴的形狀,腹部和臀部突出,褲筒製成腿的樣。其妻子的相對於比較短小,公用玉片2160片,金絲重700克。劉勝的金縷玉衣製作水平極高,據考古人員推測可能是用人體模型設計的,按照人體部位的不同,玉片大小和形狀也不一樣,有些玉片背後尚能依稀辨別當時的編號,說明玉衣的製作是經過縝密的設計的。玉片加工非常精巧,縫寬一般在1—1.5毫米,穿孔的孔徑極為細小,最大的孔徑為2毫米,小得僅1毫米左右,孔壁規整,光滑無痕。玉料也很講究,玉衣的上半身為黃灰色,編綴精緻,所用金絲一般長4—5厘米,根據需求粗細不一,最細的直徑只有0.35毫米,更為驚嘆的是合股金線,用十二根極細的橫斷直徑只有0.08—0.13毫米的金絲擰成,柔軟結實又富有彈性。而且這件玉衣的玉料被鑒定為閃石玉,即軟玉,與新疆的和田玉、青玉同屬一類,因此,這件玉衣的玉料可能來自遙遠的新疆,超凡的技藝和奢華的用料可見這件玉衣所耗費的的人力和物力。

漢代的玉衣有金縷、銀縷、銅縷之分,按照《後漢書·禮儀志下》記載,東漢時皇帝的玉衣用金縷,諸侯王、列侯等用銀縷,大貴人、長公主用銅縷。而劉勝僅是諸侯王,死後的殮服用的卻是金縷,這可能是西漢時對使用玉衣還沒有嚴格的定製,或者是破格的待遇也說不定。封建貴族穿戴玉衣的目的是屍骨不朽,但是在劉勝的墓發掘後,玉衣里的屍骸早已化為灰燼,只剩下一些牙齒的琺琅質外殼和碎骨殘渣。或許他們並不是不知道,凡生命之屬,皆不能不死,只不過是在自欺欺人中掩蓋對死亡的恐懼。

蒼璧禮天,何以藏身

玉璧是古人祭祀活動中常用的禮器。在他們認為天圓地方的時代,天屬青色,所以「以蒼璧禮天」。玉璧在當時既是高貴的禮器,同時也是諸侯王之間相互往來的重要憑證和權力的象徵。漢代厚葬之風盛行,又相信玉可以存身,因此玉璧多用於隨葬,以保護屍體不腐。

東漢青玉二龍銜環谷紋大玉璧於1969年出土於東漢第六代中山王劉暢的墓中。玉璧通高30.5厘米,直徑24.4厘米,厚1.1厘米,體型碩大,用青玉雕制。玉質半透明,表面有溫潤、明亮的光澤,局部沁蝕處泛紅褐色。璧之內外邊緣為素麵寬頻,肉面飾規整的谷紋。上部透雕二龍銜環鈕,兩側各透雕一龍為耳,以陰刻線勾勒龍口、鼻、眼、耳及足爪。龍紋剛健有力,寓意皇族子嗣強健興盛,反映了所有者的身份與地位,有繁榮富強、圓滿吉祥之意。

璧面採用減地凸雕技法,充分表現了穀粒的飽滿與渾圓,且排列有序,象徵的是五穀豐登。根據滿城劉勝之墓的考古經驗,以及該玉璧夾雜在玉衣片之中的被盜現狀,這件玉璧應該放置在死者劉暢的胸部或背部。

兩漢的殮葬觀念充分發揮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天子王侯通過各種手段追求天上人間的永恆快樂,千方百計的想羽化成仙,並創造大量的物質財富以備身後享用。由於玉器在漢代以前就與政治,天地,鬼神連接在一起,加上漢代巫鬼思想的盛行,漢代對玉的認識和鬼神的思想牢固的連接在了一起,出於對死後屍身不朽的渴望,以及神仙不死的嚮往,引發了漢代玉器的重大變化,他們認為玉有靈性,並迷信「金玉在九竅,精神不死」的說法,死後多用玉衣裹身,玉璧隨葬,製造了大量的喪葬玉器,以保護屍體不朽,2000多年過後,零星的殘骸遺骨卻簡明扼要的說明了一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天文學家找到精確分析太陽大氣的新方法
提供綠色通道 吸引國際人才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