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的「五位一體」療法,每個推拿師都是這樣做的
中醫
05-28
小兒推拿不象成人推拿走經絡,同時穴位比較少,所以推拿做起來比較簡單,如果您了解了「五位一體推拿法」,相信每個家長都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推拿師了。
中醫上有五經、五位、五色,推拿也可以講五位,無論寶寶患上哪種疾患,你都可以從五個方面來推,效果那是杠杠滴。
五位一體推拿療法究竟是那五位?
1、手上的五經穴,心、肝、脾、肺、腎,五個手指頭,是哪個臟腑的病變,就推哪個指頭。
2、阿是穴:哪裡痛哪裡病就推哪裡,中醫推拿講究「痛點即重點」,長了個癤子就揉癤子,扁桃體發炎就揉發炎的體表部位,胃不舒服就揉中脘。
3、脊柱膀胱經對應的臟腑:脾胃病就推脾俞、胃俞;嘔吐就推天柱骨;腹瀉、便秘就推七節骨等。
4、腳上的反射區:小兒足部和手一樣,都是百脈匯聚,也是肢體的最遠端,推拿腳上的反射區都可以促進疾病治癒。
5、耳穴:耳穴也是重要的反射療法區,比如高熱可以點刺耳尖,相應的臟腑也有反射點等。
比如寶寶腹瀉,我們從5個方面推拿:
1、手上推脾經、調補大腸
2、阿是穴是逆時針摸腹,吳老師故意寫成摸腹。
3、背上的腧穴是上推七節骨
4、腳上的反射區是:腹腔神經叢,上、下身淋巴腺,大、小腸區。
5、耳穴的壓豆區域是:可以取大腸、小腸、脾、肝、肺等耳穴。
吳老師總結的五位一體推拿療法,適用於一切患兒,簡單易用,適合家長學習使用。
中醫藥適宜技術「中醫小兒推拿保健」山東手法培訓,山東金手指「喜寶兒推山東手法班」。


※寶寶眼屎多,如何推拿?
※10個月的寶寶睡著了就咳嗽吐怎麼回事?
TAG:小兒推拿醫師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