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開心扉的正確方式

打開心扉的正確方式

有心理學家調查測試後認為:「溫暖和理解是目前學生們感到最為缺乏的稀有品。」其實,和孩子朝夕相處的家長對此也深感苦惱。他們何嘗不想給孩子溫暖?他們何嘗不想理解孩子並和孩子溝通無極限?可處於「青春危險期」的孩子不知不覺中就站在了家長對面,成了家長強勁的「對手」。

前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說:「這是一個可塑性最大、危險性最大、最不穩定的年齡階段。」初中生在生理上進入青春發育期,心理上也開始進入「心理斷乳期」。要想順利度過這個危險期,家長就要深入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態,了解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共性及自家孩子的個性,理解孩子才能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可以說,理解先於教育,理解是溝通的前提。

家長要走近孩子,縮短有形的距離,更要走進孩子的心靈,拉近無形的距離。理解孩子,需要家長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需要家長學會聆聽、學會觀察、學會表達。

聆聽為心靈打開一道門。家長不要輕易命令孩子「閉嘴」。無論是同學間雞毛蒜皮的小事,還在球星歌手的八卦新聞,無論是抨擊社會現象,還是抱怨學業的繁重,只要孩子願意講,家長就用心地聽。孩子的價值觀、審美觀、人生觀等會在講述中不自覺地流露出來。只要留心,我們就能從孩子的言談中捕獲到不少有用的信息。而且,傾訴也是一種宣洩。要允許孩子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學習、分數、排名不應該是親子談話的全部內容,絕不是。能拉近距離的是家長對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也充滿興趣,至少能接納和聆聽。

觀察為心靈開啟一扇窗。有的孩子言語不多,但喜怒哀樂都寫在臉上。家長若留意孩子的這張「晴雨表」,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順藤摸瓜就能了解孩子的一些情況。聰明的孩子懂得察言觀色並善於掩飾,而聰明的家長能洞幽觸微,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橫看成嶺側成峰,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保持和孩子同樣的高度,這樣才能看清孩子眼中的世界。同時,我們要用欣賞與愛的目光打量孩子,更多地發現孩子的優點和特點。當我們的目光久久地落在孩子身上,自然會傳遞一種溫暖和力量。

表達為心靈架起一座橋。愛要讓孩子聽見,心要讓孩子看見。讓孩子享受愛、懂得愛,也要回報愛。雖有「忠言逆耳利於行」的說法,但良藥可口更容易被人接受。如果愛披著嘮叨的外衣,如果激勵裹著刺骨的寒意,如果關心與擔憂變成咬牙切齒的訓斥與幽幽嘆息,會不會適得其反?所以,要為愛找到正確的表達式,要保持一顆童心,擁有靜候成長的耐心。當家長把孩子當成朋友一樣地尊重,就可以坦誠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給出自己的建議和提醒。無論是口頭的話語,還是溫馨的字條,只要發自於心,終會觸動孩子。當心弦產生共鳴,溝通自然就不再是問題。

用雙耳聽、用雙眸看、用口說、用心悟,這就「聰」。做到了這些,你就是個理解孩子的聰慧家長。理解孩子成長的酸甜苦辣,體會孩子心情的喜怒哀樂,就會與孩子有說不完的話題,享不盡的樂趣。

理解是溝通的前提,愛是理解的前提。我們並不缺乏愛,只要我們掌握一點愛的智慧,付出一點愛的努力,孩子就將不再是我們的對手,而是我們最親密的同盟。

- End -

東芳老師

余東芳,筆名「子非魚」,

中學高級老師,省級骨幹教師,

全國十佳作文教改之星,河南省十大風雲博主之一

師生情,父母心。

寫的是教育心得,品的是人間真情。

長按識別下面的二維碼即可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芳老師 的精彩文章:

TAG:東芳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