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聯劍走偏鋒海軍力量迅速崛起,但是一嚴重隱患制約持續作戰能力

蘇聯劍走偏鋒海軍力量迅速崛起,但是一嚴重隱患制約持續作戰能力

文|顧偉欣

蘇聯紅海軍通過劍走偏鋒的手段在某種特定的領域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海軍形成了不對稱的技術優勢。小型導彈艦、反潛艦、常規潛艇和岸基航空兵保護近海的安全,大型導彈艦、反潛艦、核潛艇以及遠程航空兵在大洋為國家爭奪權益。1985年時,紅海軍核潛艇的遠航次數比20世紀60年代末猛增20倍,水面艦艇的出航次數增加9倍,海軍航空兵出動量達到4500架次,常年在公海上執行戰鬥執勤的水面艦艇和潛艇數量超過160艘。蘇聯紅海軍終於從被敵人輕視的近海防衛海軍涅槃成了讓即便最強大的對手也如坐針氈、聞風喪膽的遠洋攻擊海軍。作為這支遠洋攻擊海軍的締造者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獲得了「紅色馬漢」的美譽,足以告慰對他有知遇和提拔之恩的庫茲涅佐夫的在天之靈。

蘇聯劍走偏鋒海軍力量迅速崛起,但是一嚴重隱患制約持續作戰能力

「紅色馬漢」,蘇聯海軍元帥謝爾蓋·戈爾什 科夫

然而在盛景之下隱藏著嚴重的隱患:蘇聯電子和自動化等輕工水平落後,無形中增大了艦員的負擔,制約了艦艇的持續作戰能力;蘇聯冶金和材料研究不如西方以及蘇聯海軍將艦艇視為「戰時消耗品」的設計思路,使同樣工程質量下建成的軍艦壽命不如西方艦艇;造船工業分布嚴重不均,僅有的幾家能建造大型軍艦的船廠都集中在波羅的海和黑海,導致遠東太平洋艦隊的戰艦必須要航行回歐洲水域進行大修維護,更加重了不必要的磨損;海軍規模陡然擴張、梯隊人才培養體系無法跟上規模擴張速度,同時高強度的使用損耗導致蘇聯紅海軍事故頻發,屢屢發生艦艇起火、爆炸和沉沒以及飛機墜機等惡性事故。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發生於1981年2月7日的列寧格勒空難:一架隸屬於太平洋艦隊航空兵的圖-104客機在列寧格勒剛起飛即因為飛機老化而墜毀,機上的太平洋艦隊領導班子無一倖免,遇難者中包括艦隊司令斯皮里多諾夫海軍上將在內的17名將軍,一時間太平洋艦隊的運作陷入癱瘓。雖然蘇聯紅海軍高層對這些隱患或多或少心知肚明,但還沒等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之際,蘇聯這個國家機器已經處在風雨飄搖之時。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蘇聯劍走偏鋒海軍力量迅速崛起,但是一嚴重隱患制約持續作戰能力

「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蘇聯乃至全世界僅次於航空母艦的最大型軍艦

雖然隨著蘇聯這個紅色巨人在1991年轟然倒地。作為1988年辭世的戈爾什科夫留下的遺產,強大的蘇聯紅海軍也隨之支離破碎,大量的核潛艇、導彈艦和反潛艦由於維護經費的缺乏,還未達到服役年限就被迫提前退役、出售和拆毀。如今作為蘇聯紅海軍繼承者的俄羅斯海軍除了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尚有戰力外,水面艦艇部隊和航空兵部隊再一次喪失了在大洋深處和美國海軍一決雌雄的能力。但這是蘇聯國家體制僵化、經濟政策失誤和社會民族矛盾突出所致,畢竟強大的海軍離不開強大的國家政治和經濟基礎作為後盾,並非蘇聯紅海軍建軍戰略之罪。相反這種建軍戰略給那些家底不甚豐厚的國家建設海軍提供了一條甚為合理可行的參考思路。

如今的俄羅斯海軍的建軍戰略事實上還是蘇聯紅海軍劍走偏鋒戰略的「縮略版」。在敘利亞戰爭期間的2015年10月,俄羅斯裏海區艦隊的1000多噸「達吉斯坦」號和不滿千噸的「暴徒」級小型導彈艦向敘利亞極端組織目標發射「口徑」型遠程巡航導彈並精確命中了所有預定打擊的目標,開創了世界範圍內輕型艦艇遠程精確打擊作戰模式的先河,這何嘗不是一種在實力有限的情況下獲得特定領域不對稱打擊優勢的表現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中國是如何繪製地圖的?世界最新測繪技術在明清陷尷尬境遇
英國東印度公司除了賣鴉片,還經營什麼?何時破產的?

TAG:國家人文歷史 |